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中国9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问卷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石河子大学大一至大四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独生子女(是否)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农林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现状。方法采用Fazio编制、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随机对166位农林院校全日制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所调查样本主观幸福感水平(68.6±6.3)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4.90,P<0.001),且不存在性别间、年级间、专业间、城乡间、志愿意向间差异;②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543,P<0.05)。结论农林院校大学生尤其非独生子女主观幸福感偏低。  相似文献   

3.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相关的心理因素(自我概念、人际困扰、人际应对、人际信任和人际敏感)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果 除人际困扰外,自我概念、人际应对、人际信任、人际敏感因子得分在性别和家庭所在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各维度得分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各维度的具体项目上,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不尽一致;自我概念、人际困扰、人际应对、人际信任、人际敏感因子的得分在高低两端之间呈现出极显著差异.自我概念、人际困扰、人际应对、人际信任4维度中,专业、性别、民族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不明显;自我概念、人际困扰、人际应对因素对人际信任的贡献很小.结论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人际应对能力相对是比较高的.民族院校大学生不仅存在人际困扰,而且有相当多的人困扰程度较严重;在人际交往方面普遍表现出不信任;民族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敏感症状.  相似文献   

4.
采用《感戴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问卷》对27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大学生感戴状况及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感戴水平在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感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幸福感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森田质性格分布情况,探讨森田质性格、总体幸福感及自尊水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和森田质性格调查表对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进行测查。结果①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森田质性格所占比例为26.3%;②森田质性格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非森田质性格大学生(t=-7.68,P<0.05);森田质性格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非森田质性格大学生(t=7.43,P<0.01);③自尊水平与总体幸福感显著相关(r=0.362,P<0.05),森田质性格与总体幸福感显著相关(r=-0.588,P<0.05);回归分析显示森田质性格、高自尊水平对总体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8,F=14.56,P<0.01)。结论森田质性格、高自尊水平对独生子女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民族院校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方法于2011年12月初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358名西藏民族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民族学院大学生身体自我总均分中等水平(3.17±0.45);除身体健康、身体自尊、身体肥胖和身体活动因子外,身体自我其他各因子汉族大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藏族大学生;除身体自尊因子差异不明显外,男生在身体健康等10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身体力量、身体灵活、整体身体、身体自尊、身体外表、身体协调、身体自我等因子上,农村学生得分低于城镇学生,且在身体自尊(t=-2.222,P<0.05)和身体外表(t=-3.886,P<0.001)因子上有明显差异,其他因子均高于城镇学生,但差异未见显著;除身体健康、整体身体、身体自尊和身体外表因子外,身体自我及其他因子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但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民族院校大学生身体自我处于中等水平;民族院校大学生身体自我具有明显民族、性别差异,汉族学生明显优于藏族学生;男生明显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编制《实现幸福感问卷》,探索实现幸福感结构。方法以南昌大学188名本科生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出目标投入、潜能开发、自我实现、自我发现4个实现幸福感维度,Cronbachα系数在0.705~0.875之间,实现幸福感各因子与综合幸福问卷各因子的相关显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0.184~0.663之间(P<0.01)。学生实现幸福感呈现自我实现>自我发现>目标投入>开发潜能的特征。结论《实现幸福感问卷》符合心理测量标准,实现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分别反映幸福感的不同层面,三者整合是未来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尊的关系。方法应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尊量表对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在SPSS11.5中采用描述统计、t检验和积差相关进行分析。结果①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均低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稍高于中等水平;②男生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女生,消极情感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消极情感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③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并分别存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差异。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智慧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智慧与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智慧与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智慧的情感维度与幸福感的对情感的控制维度呈正相关,智慧的反思维度与幸福感的对健康的担心维度以及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总体表明,大学生的智慧和幸福感之间存在关联,智慧的发展有助于其幸福感的提升,反之追求幸福也能增进其智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综合幸福问卷>对南昌大学1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 11.5进行数据整理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除负性情感(r=-0.06.P>0.05)外,积极应对与幸福感的其他8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②消极应对与负性情感呈显著正相关(r=0.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尊在大学生焦虑、孤独感与总体幸福感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随机选取520名大学生,采用总体幸福感问卷(GWB)、孤独感量表(UCLA)、自尊量表(SES)以及特质焦虑量表(STAI)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与孤独感(r=-0.72)、特质焦虑(r=-0.75)呈显著负相关与自尊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自尊与孤独感(r=-0.56)、特质焦虑(r=-0.58)呈显著负相关;②自尊在焦虑、孤独感和总体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结论自尊可以部分调节大学生在体验到负面情绪时对幸福感产生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总体幸福感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测查三甲综合医院、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和二甲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总体幸福感水平;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测查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三甲综合医院(t=2.488,P0.05)和精神专科医院(t=2.265,P0.05)女性医务人员的总体幸福感明显高于二甲综合医院;三甲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强迫:t=3.133,P0.01,人际关系:t=3.296,P0.001,抑郁:t=2.024,P0.05,焦虑:t=3.000,P0.01,敌对:t=4.094,P0.001,恐怖:t=4.165,P0.001,偏执:t=2.759,P0.01,精神病性:t=4.719,P0.001,其它:t=4.052,P0.001)和二甲综合医院(躯体化:t=5.089,P0.001,强迫:t=2.694,P0.01,人际关系:t=2.549,P0.05,焦虑:t=4.614,P0.001,恐怖:t=5.411,P0.001,精神病性:t=4.504,P0.001,其它:t=2.231,P0.05);女性医务人员的总体幸福感与90项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医院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女性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学生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AFW-US),以年级为单位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378名医学生调查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女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常模(t=9.929,P=0.000),男医学生与男大学生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2,P=0.256);②医学生中女生总体幸福感水平高于男生(t=2.068,P=0.039);年级、专业、月均消费、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医学生幸福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医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呈正相关关系(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学生总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环境、自我意识和学校学习。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状况较好,提高医学生幸福感应从家庭环境、学校学习和自我意识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价值观研究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山东某高校28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宗教型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r=-0.16,P0.01),其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人际关系和精力维度与经济型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r=0.12~0.16,P0.05);②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r=0.15~0.16,P0.05),与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负相关(r=-0.14~-0.35,P0.05)。结论持经济型价值观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不一定高,但生活满意度较高;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而采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及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师范大学本科生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其保护性因素。方法向382名师范本科生发放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平衡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幸福感保护性因素问卷。结果①60.7%的被试的生活满意度在中等水平以下;②师范本科的男生和女生在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99,P0.01);③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做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家庭人均月收入主效应显著(F(3,374)=6.10,P0.01)。是否独生子女主效应不显著(F(1,374)=1.34,P=0.26)。二者交互作用不明显;④人际交往状况、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自信程度和家庭和睦程度能够解释幸福感变异的60.2%;⑤积极应对在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回归系数β由0.24降到0.14。结论师范大学本科生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偏低。更高水平的的积极应对方式、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人际状况、自信程度与家庭和谐度是他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济南市3所大学58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21份。结果①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8.25,P=0.031);②大学生感戴与幸福感中对健康的担心这一因子存在负相关,与总体幸福感及其它5个因子存在正相关。感戴与主观幸福感(t1=3.33,P1=0.005)及其因子精力(t2=2.55,P2=0.048)、对生活的满足与兴趣(t3=4.25,P2=0.002)、愉快的心境(t4=1.89,P2=0.007)、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t5=0.04,P6=0.003)、紧张-松弛(t6=0.02,P2=0.037)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大一新生比大四学生体验更强烈的幸福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可以预测幸福感,感戴水平越高,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西安不同类型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进行调查,为今后的心理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西安地区4所不同类型高校的584名大一学生进行大学生社会适应调查。同时,对不同来源地、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父亲职业及人格在总体幸福感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西安地区大学生的总体社会适应状况良好。人口学特征对社会适应性无显著影响,而人格特征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等因子对社会适应的好坏有显著影响。结论人格因素是大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艺术大学生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艺术大学生自我产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用幸福感指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494艺术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①艺术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有显着的独生和性别差异。②艺术大学生的高、低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着的差异和相关。结论自我效能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总体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山东6地市的497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老年人总体幸福感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t=0.13,P=0.90;t=-1.24,P=0.22);②外向、低精神质、低神经质的老年人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内向、高精神质、高神经质的老年人(F=37.39,42.30,47.93;P<0.01);③除主观支持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2,0.17;P<0.01)。结论: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总体幸福感都有一定预测作用,是影响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