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近年来 ,低收入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逐渐受到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目前对低收入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generalself -efficacy)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不多见。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各种挑战或新情境的应对能力的总体信心[1] 。一般自我效能感描述的是个体有效地应对各种紧张情境的广义而稳定的个人能力感 ,它与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1- 2 ]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well-being)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 ,是反应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低收入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对于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与其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国人幸福感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922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对其主观幸福感状况的影响.结果 922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碍分最高分为125分,最低分为31分,平均(61.7±11.3)分.自我效能感及2个维度对主...  相似文献   

3.
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61名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均不存在性别(t=1.93,P=0.055;t=-0.52,P=0.607)、年级差异(t=-1.553,P=0.936;t=0.080,P=0.121),学校存在显著的差异(F=5.860,4.271,P均0.05);2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6因子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243,0.165,0.370,0.331,0.286,0.223,0.378,P均0.001);3高自我效能感组和低自我效能感组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和主观幸福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3.438,-3.949,-2.257,-3.405,P均0.001);4自我效能感均进入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的回归方程,对其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最佳(F=28.845,12.821,72.784,56.464,41.025,23.946,76.512,P均0.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也越高(F=27.487,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r=0.290,P0.05),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也越高(F=15.395,P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作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地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社交焦虑是在与他人交往时体会到的不自在,恐惧,紧张和担忧。一般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网络交往中的焦虑、压力所起的作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以及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等。在社会情境中,自我效能知觉预测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的和显示出来的焦虑水平(Alden,1986)。  相似文献   

6.
郭晓霞 《校园心理》2017,(5):328-330
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开展家庭教育和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自我效能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选取某高等院校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女生(t=2.337,P<0.05);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得分,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t=0.728,-0.961;P>0.05);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165,-0.217,-0.137,-0.186,-0.168,-0.196,-0.221;P均<0.05),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257,P<0.01)。本研究认为家庭功能、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人格特征、一般自我效能感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1896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人格特质的数据资料,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其内在逻辑关系。结果:人格特征的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倾对主观幸福感既有直接影响(效应系数分别为-0.103、-0.355和0.199),也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效应系数分别为-0.074、-0.327和0.124)。结论:人格特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尝试在团体辅导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方法对西南大学10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社交效能感团体辅导,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使用交往焦虑量表(I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交效能感量表在辅导前后分别进行测定。结果团体辅导后,社交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提高;交往焦虑得分明显降低、差异迭到极其显著水平;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的团体辅导可以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进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社交焦虑问卷(IAS)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存在显著差异,但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理科、文科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但在社交焦虑和求助应对方式中差异显著。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而自责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责、合理化应对方式三变量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上表现出差异性,并且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以及《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测量了425名大学生.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484,0.529,0.586,0.439;P<0.01);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153,-0.324,-0.310,-0.611;P<0.01).分层回归表明,当学业情绪4个维度,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分别进入回归方程时,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的预测效应为(△R2=0.020,0.023,0.111,0.040;P<0.001).结论 学业情绪的4个维度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指数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②高社会支持组和低社会支持组被试在幸福感各指数上均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③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则对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和主观幸福感各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属性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各指数的预测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方法使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对409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倾向于体验到较高水平的积极情感、较低水平的消极情感,但在生活满意度上有待提高;②健康状况不同的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积极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生活满意度方面,性别、城乡差异显著;③主观幸福感由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组成,其中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情感成分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它们都是主观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指标,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情感成分的预测力大于认知成分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结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贫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8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各指标均显著相关;同学支持、家人支持和参加活动对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B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同学和家人支持对正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同学支持、家人支持、倾诉方式和参加活动对负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结论 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比较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400)=3.901,P〈0.01);③社会比较类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④社会比较倾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36,P〈0.01)。结论大学生的社会比较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宽恕、人际关系满意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学生宽恕、人际关系满意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人际关系满意感量表对64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宽恕、人际关系满意感和主观幸福感都显著正相关,宽恕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也通过人际关系满意感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在宽恕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人际关系满意感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儿童期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武汉4所高校220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239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付方式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测试。结果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偏低(P<0.001);家庭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需改善他们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65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量。结果①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而城乡差异显著(P〈0.05);②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城乡差异显著(P〈0.01);③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结论自我概念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个体归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归因方式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深圳大学25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尊、归因与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t=0.696,0.466,1.167;P>0.05);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和总分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归因普通特殊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没有区别,自尊与归因方式的不同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层面的预测作用不同,高自尊者可能比低自尊者产生更强的幸福感,个体归因为特殊性可能比归因为普遍性更容易产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个年级的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得分为23.95±9.22,主观幸福感男、女生分别为76.64±12.38和75.80±10.58。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分、情绪耗竭、乏个性化、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5;P0.05)。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都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学习倦怠不明显,具备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情绪耗竭和乏个性化可大致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