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格因素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安顺市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x-=14.54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外倾性特质呈显著正相关(r=0.441,P<0.01),与神经质特质呈显著负相关(r=-0.351,P<0.01);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和外倾性特质可显著预测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B eta=0.434,P<0.001)。结论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感不高,神经质和外倾性特质对职业决策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格因素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安顺市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x-)=14.54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外倾性特质呈显著正相关(r=0.441,P<0.01),与神经质特质呈显著负相关(r=-0.351,P<0.01);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和外倾性特质可显著预测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Beta=0.434,P<0.001).结论 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感不高,神经质和外倾性特质对职业决策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医学院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格特质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妨碍量表、情绪智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428名医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自我妨碍与情绪智力、内外向显著负相关(r=-0.117,-0.189;P0.05或0.01),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r=0.413,P0.01);情绪智力与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r=0.304,P0.01),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1);内外向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192,P0.01);2内外向和神经质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智力通过内外向、神经质间接影响自我妨碍。其中神经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的中介作用最大,占情绪智力总效应的56.5%。结论: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内外向和神经质对自我妨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数据结果。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上均有显著差异,人格因素中的神经质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呈显著正相关(r=0.350,0.108,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r=-0.162,P<0.05);外倾性与情绪低落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389,P<0.05);开放性与情绪低落、低成就感成显著正相关(r=0.142,0.291,P<0.05);宜人性与情绪低落成显著正相关(r=0.319,P<0.05);严谨性与情绪低落成显著负相关(r=-0.115,P<0.05),与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252,P<0.05)。结论人格各变量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的关系:以人格特质为中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人格特质与自我妨碍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妨碍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大五人格问卷对109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我妨碍与情绪智力显著负相关(P<0.001).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智力通过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间接影响自我妨碍;②大学生自我妨碍与神经质人格显著正相关(P<0.001),与宜人性、责任心、外倾性、开放性显著负相关(P<0.001);神经质对自我妨碍的影响力最强(β=0.416).结论: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大学生自我妨碍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不同的人格特质对自我妨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自身人格特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某高校161名大一到大三学生为被试,对其归因方式、人格特质及父母教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人格特质中精神质分数越高其归因总分越低(r=-0.215,P<0.01),外倾性分数越高其归因总分越高(r=0.180,P<0.05),神经质分数越高其内控归因的分数越高(r=0.284,P<0.01);②父母的惩罚严厉等因子分越高其大学生归因总分越高(r=0.176,0.165,P<0.05;r=0.271,0.241,P<0.01;r=0.280,P<0.001);③父母感情温暖理解因子分越高其大学生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的分数越低(r=-0.160,P<0.05;r=-0.263,-0.264,-0.240,P<0.01),其外倾性分数越高(r=0.199,P<0.05;r=0.230,P<0.01);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分越高其大学生人格特质中精神质和神经质分数越高(r=0.197,0.178,P<0.05;r=0.257,0.208.0.268,0.267,0.299,P<0.01)。结论大学生倾性人格特质及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等教养方式易形成外控型归因方式,而高精神质的人格特质易形成内控型归因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幽默风格在成人依恋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幽默风格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对41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依恋回避与自贬型幽默相关不显著外,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非适应性幽默风格、抑郁显著正相关Ps<0.01),与适应性幽默风格显著负相关(Ps<0.01);抑郁与非适应性幽默风格显著正相关(Ps<0.01),与适应性幽默风格显著负相关(Ps<0.01);自强型、嘲讽型、自贬型幽默在依恋焦虑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强型幽默在依恋回避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依恋焦虑、依恋回避既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抑郁,又可以通过幽默风格对抑郁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乐观人格特质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气质性乐观问卷与自尊量表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尊在父亲受教育程度(F=2.508,P<0.05)与母亲受教育程度上(F=2.648,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大学生效能感(r=0.525,P<0.01)、乐观维度(r=0.541,P<0.01)以及乐观总分(r=0.625,P<0.01)与自尊显著正相关;失败(r=-0.468,P<0.01)、悲观维度(r=-0.349,P<0.01)与自尊显著负相关;③大学生乐观人格特质对自尊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乐观人格特质对自尊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方法 对181名被试进行NEO-FFI人格测验和Holland职业兴趣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偏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神经质与经营型存在正相关,与常规型存在负相关;外倾性与经营型存在负相关,与常规型存在正相关;开放性与研究型、艺术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社会型存在负相关,与常规型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与社会型存在十分显著的负相关;责任心与现实型、社会型和经营型存在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情绪类型在人格特质与道德判断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道德判断测验(MJT中文版)和情绪类型问卷对36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人格特质与道德判断能力、理智型情绪类型、平衡型情绪类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19,0.389,0.315;P0.01),与情绪型情绪类型(r=-0.138,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道德判断能力与理智型情绪类型、平衡型情绪类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21,0.385;P0.01),与情绪型情绪类型(r=-0.273,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②人格特质不仅对道德判断能力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理智型情绪类型和平衡型情绪类型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情绪类型是人格特质与道德判断能力关系中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分离特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62名医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解离特质量表(DTS)、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防御方式问卷(DSQ)、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测试。结果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的分离特质总分和各维度分数高于未受虐待者(t=2.609~3.860,P0.01);分离特质与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神经质、不安全感、不成熟防御、中间型防御、掩饰呈正相关(r=0.13~0.69,P0.05),与外向性、开放性、友善性、谨慎性、自尊、一般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13~-0.56,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不成熟防御、不安全感、儿童期虐待、神经质分别与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呈正相关(Beta值=0.093~0.463,P0.05);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一般自我效能分别与分离特质呈负相关(Beta值=-0.099~-0.381,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具有不良影响,不成熟防御方式、不安全感、人格特质是影响其分离特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修订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自尊量表(SES)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人格中的内外向维度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②父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③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父亲教养方式对自尊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路径系数为0.13),父亲教养方式对人格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34,P<0.01),人格对自尊的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62,P<0.001)。而母亲教养方式对自尊的直接效应和对人格的直接效应均不显著。结论人格在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父亲教养方式能够通过影响人格的塑造而促进个体自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使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分数在性别、有无虐待、身体健康和家庭关系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t=2.373~5.641,P<0.05;F=4.580~9.542,P<0.05),且与儿童期虐待、神经质、生活事件呈正相关(r=0.133~0.479,P<0.05),与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外向性、友善性、谨慎性、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121~-0.386,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儿童期虐待、神经质分别对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106~0.394,P<0.05),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关系、谨慎性特质、环境领域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分别对医学生的不安全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14~-0.236,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医学生不安全感心理具有不良影响,人格、自尊、自我效能感、家庭关系、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也是影响其不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人格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某师范院校女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①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人格与一般群体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神经质(t=-10.59,P<0.001)、外倾性(t=-30.36,P<0.001)、开放性(t=-16.29,P<0.001)、责任感(t=-19.13,P<0.001)和宜人性(t=18.08,P<0.001);②在应对方式的各个维度上,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在幻想(F=3.27,P<0.05),退避(F=4.83,P<0.01)与合理化(F=9.86,P<0.001)3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③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人格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因素能预测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编医护辅导调查表进行测评。测评86例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人格、应对方式、医护辅导并作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SDS平均分为47.76±7.38,且抑郁情绪与神经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47,0.27,P〈0.01),与内外向、积极应对、医护辅导呈负相关(r=-0.41,-0.25,-0.24,P〈0.01),进入抑郁评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的因素依次有神经质、内外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医护辅导(R=0.57,R2=0.32,P〈0.01)。结论神经质、内外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医护辅导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广州市大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其与大五人格和自我控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551名广州市大学生的大五人格、自我控制以及问题行为进行测量。结果:1广州市大学生的内化和外化问题水平较低;2除开放性外,其余4个大五人格维度以及自我控制均与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相关关系(r=-0.02~0.81,P0.01);3大五人格与自我控制共同解释39.1%内化问题和31.0%外化问题的方差变异,两者既共同又独立解释内化和外化问题的方差;开放性(B=0.09,P0.01)、外向性(B=-0.10,P0.01)、宜人性(B=-0.07,P0.05)、神经质(B=0.25,P0.01)与自我控制(B=-0.05,P0.05)显著预测内化问题行为;开放性(B=0.05,P0.05)、严谨性(B=-0.08,P0.01)、宜人性(B=-0.18,P0.01)、神经质(B=0.13,P0.01)和自我控制(B=-0.06,P0.01)显著预测外化问题行为。结论:广州市大学生的问题行为总体程度较轻,大五人格特质和自我控制是大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保护性因子。  相似文献   

17.
亚洲复原力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亚洲复原力量表进行修订,并探讨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将翻译后的亚洲复原力量表在244名大学生中进行预测,确定正式版本后以整群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山东省在校大学生646名,采用亚洲复原力量表和人格五因素问卷简版(NEO-FFI)进行正式施测。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亚洲复原力量表包括自我可塑性、情绪管制和灵活应对三个维度,可解释总方差的47.1%。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原有模型,χ2/df=2.36,RMSEA=0.055,GFI=0.923,CFI=0.908,NNFI(TLI)=0.894。③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65,分半系数为0.836,重测信度为0.894(P0.001)。④量表总分与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与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中文版亚洲复原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幽默风格与孤独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默风格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风格量表(HSQ,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和UCLA孤独量表对江西某高校34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自强型、亲和型、嘲讽型、自贬型幽默和孤独感呈显著年级差异;2孤独感与自强型、亲和型幽默显著负相关,与嘲讽型、自贬型幽默显著正相关;34种幽默类型对孤独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解释总变异量的36%,F(4,381)=47.362,P〈0.001。结论幽默风格与孤独感关系密切,其中自强型幽默对孤独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中职生的人格特点、自尊水平并探讨其与学业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格五因素问卷、自尊量表和学业行为问卷对宝鸡市346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职生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情绪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471,-3.676,-2.597;P<0.05)、情绪性和谨慎性存在显著的父母关系差异(t=3.0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