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与氟哌啶醇肌注控制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兴奋激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组(研究组)33例和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组(对照组)32例治疗,研究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4~6 mg/d),同时给予氯硝西泮口服(2~4 mg/d),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针剂肌肉注射(10~20 mg/d),疗程7d。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兴奋激越项目(PANSS-EC)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0,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PANSS总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27,P<0.05),PANSS-EC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01,P<0.01);对照组PANSS总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39,P<0.05),PANSS-EC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8.44,P<0.01)。治疗后第7天两组PANSS总分(t=0.63,P>0.05)和PANSS-EC评分(t=1.62,P>0.05)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与氟哌啶醇肌注控制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在兴奋激越控制后以利培酮口服液替换氟哌啶醇肌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65例兴奋激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3例随机分入研究组,利培酮口服液(2~6m/d)合并氯硝西泮(2~4mg/d),第8天起氯硝西泮逐渐减量,共观察49d;32例分入对照组,前7天氟哌啶醇肌注(10~20mg/d),第8天起逐渐替换为利培酮口服液(2~6ml/d),共观察49d。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兴奋激越项目(PANSS-EC)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在入组时及治疗第7天、第14天、第49天各评定1次。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4,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PANSS总分从治疗第7天起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27,2.39;P均<0.05),从治疗第14天起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40,4.30;P均<0.01);两组PANSS-EC评分从治疗第7天起下降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01,8.44;P均<0.01);两组治疗同期PANSS总分、PANSS-EC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9~1.82;P均>0.05)。研究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3~10.46;P均<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可有效安全地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激越。用氟哌啶醇肌注控制兴奋激越后直接换用利培酮口服液,也能保持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口服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口服液治疗,于入院时及治疗8周后进行观察,评定其代谢指标变化。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口服液组平均治疗量分别为(112.4±10.7)m g/d和(4.0±0.5)m g/d;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血压及代谢指标无显著差异(t=0.254,0.112,0.287,0.243,0.134,0.263;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及代谢指标变化不明显(t=1.345,1.316,1.912,1.823,0.485,0.410;P>0.05);利培酮口服液组治疗前后体重及代谢指标变化显著(t=2.912,3.124,2.802,3.021,3.120,2.918;P<0.01)。结论齐拉西酮较利培酮口服液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6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和氟哌啶醇组各48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口服与氟哌啶醇合并异丙嗪肌注观察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因子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NSS兴奋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及治疗各时点比较无显著差(P>0.05).利培酮口服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且症状轻微.结论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 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及全病程治疗的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1例老年期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36例和氟哌啶醇组35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和氟哌啶醇针剂治疗,疗程2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治疗躁狂发作患者兴奋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6例严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和氟哌啶醇组各28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口服与氟哌啶醇合并异丙嗪肌注,观察2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利培酮治疗儿童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合并利培酮组(简称合用组,n=48)和单用氟伏沙明组(简称单用组,n=48),治疗6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在一般人口学资料、病程、Y-BOCS、SDS、SAS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末,合用组使用氟伏沙明平均剂量(150.37±23.92)mg,单用组氟伏沙明平均剂量((153.61±21.3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合用组的显效率(66.7%)高于单用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5);合用组Y-BOCS评分(12.66±4.41)较单用组(14.53±4.1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SDS评分[(41.12±5.69)vs(42.58±6.32),P>0.05]及SAS评分[(45.83±7.76)vs(48.37±9.13),P>0.05]与单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2、4、6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氟伏沙明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儿童强迫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王俊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651-652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利培酮合并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6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疗程6周。结果治疗6周,阴性症状的有效率为81.7%。结论利培酮合并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将 5 9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 ( 4 mg/d)1组 ( 1 9例 )、利培酮 ( 6 mg/d) 2组 ( 2 0例 )和氯丙嗪组 ( 2 0例 ) ,治疗 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 PANSS)评定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 BPR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 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两个剂量组与氯丙嗪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在认知因子、阴性因子、PANSS总分减分率方面 ,利培酮组与氯丙嗪组有显著性差异。利培酮的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头昏等。结论 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 ,利培酮优于氯丙嗪 ,少数病例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相似文献
10.
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21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接受国产利培酮片或进口利培酮片治疗,每组均为107例,平均剂量分别为3.9 mg/d和3.7 mg/d,观察疗程为8周.于入组时(基线)、治疗后第2、4、6、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S)进行疗效评估.于治疗前和试验结束时,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血生化指标、心电图和体质量改变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国产利培酮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进口利培酮组为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的研1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以及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并且每个访视点PANSS减分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利培酮组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牛率为40%,进口利培酮组为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体质量均有显著增加(P均<0.01).第8周末国产利培酮组TESS总分低于进口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进口利培酮相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10)
目的:观察手工制作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研究组给予10周的手工制作治疗。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护士观察量表(NOSIE)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HAMA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2);2治疗后两组患者NOSIE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0)、(t=3.46,P=0.00)。结论:手工制作结合药物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及社会兴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验证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6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利培酮合并氯氮平为合并用药组 ,第二组为利培酮治疗组。用 PANSS量表评定其疗效 ,TESS量表评定其副反应。结果 1合并用药组在第 2、4、8周减分 (9.4± 3 .6,1 8.2± 5 .3 ,41 .9± 1 3 .3 )与单一用药组 (1 0 .4± 2 .6,2 6.8±6.1 ,41 .6± 1 3 .0 )在疗效上没有显著差异。 2合并用药组在副反应方面明显多于单一用药组。结论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并未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带来好处 ,我们的研究不主张合并用药。 相似文献
13.
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短期肌注氟哌啶醇或氯硝安定合用利培酮及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65名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进入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安定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期4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疗效,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入院测评基线比较,各组患者PANSS-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治疗1周后各组组间兴奋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5.41,P0.01),A、C两组疗效优于B组。但以PANSS-兴奋激越项目减分率分级标准计算疗效的比较在5天末(χ2=1.526,P0.05)、1周末(χ2=1.529,P0.05)、2周末(χ2=1.335,P0.05)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在肌强直(χ2=22.388,P0.01)、震颤(χ2=8.633,P0.05)、扭转性运动(χ2=1.335,P0.05)及静坐不能(χ2=6.341,P0.05)等椎体外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行为,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博思清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春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60-661
目的 比较博思清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首发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博思清和利培酮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两组患者在嗜睡、锥体外系症状及月经功能紊乱方面的不良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 博思清、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似,不良反应有所不同,程度均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影响的差异.方法 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氯氮平(氯氮平组)、利培酮(利培酮组)及氯丙嗪(氯丙嗪组)治疗,疗程6周.检测治疗前、治疗后6周空腹血糖(FPG)、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值(2HPG).结果 ①组内比较,治疗前、后FPG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HPG高于治疗前(分别P<0.001,P<0.05);②组间比较,氯氮平组治疗后2HPG[(7.88±1.11)mmol/L],高于氯丙嗪组[(7.32±0.98)mmol/L]及利培酮组[(7.29±1.04)mmol/L](均P<0.05),而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对糖代谢的影响以2HPG为主,且氯氮平的影响大于利培酮及氯丙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和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利培酮治疗6周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阴性症状量表分≥20分78人,被随机分为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治疗组(联用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于基线和治疗8周后评定PANSS量表、卡尔加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定临床疗效,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量表(SEPS)评定锥体外系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4.6%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5,P=0.037),实验组PANSS阴性量表减分(P=0.000)、CDSS减分(P=0.019)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SEPS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恢复期抑郁对脑卒中病人远期疗效的影响以及帕罗西汀在脑卒中合并抑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2 1例恢复期脑卒中合并抑郁病人 ,按抑郁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并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病人在进行康复和原发病治疗同时 ,治疗组 64例 ,给予帕罗西汀 (赛乐特 ) 2 0mg d抗抑郁治疗 ,对照组 5 7例 ,给予安慰剂治疗 ,4个月后对两组病人抑郁状况和远期疗效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即ADL评分 )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恢复期脑卒中合并抑郁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明显正相关 ,帕罗西汀治疗卒中病人抑郁 ,治愈率为 48 4% ,有效率为 87 5 % ,治疗组ADL评分 69 6± 8 1分 ,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恢复期脑卒中病人合并抑郁对远期疗效有明显影响 ,赛乐特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抑郁状况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下腰痛(claronic low hack pain,CL,BP)是骨科、康复科门诊遇到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约占门诊量的30%-60%,作为一个复杂的健康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显示[1-4]CLBP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情感障碍.本文探讨帕罗两汀联合康复治疗对CLBP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Robert C Wu Kevin Thorpe Heather Ross Vaska Micevski Christine Marquez Sharon E Straus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