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尝试在团体辅导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方法对西南大学10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社交效能感团体辅导,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使用交往焦虑量表(I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交效能感量表在辅导前后分别进行测定。结果团体辅导后,社交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提高;交往焦虑得分明显降低、差异迭到极其显著水平;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的团体辅导可以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进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社交焦虑是在与他人交往时体会到的不自在,恐惧,紧张和担忧。一般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网络交往中的焦虑、压力所起的作用,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以及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等。在社会情境中,自我效能知觉预测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的和显示出来的焦虑水平(Alden,1986)。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睡眠模式、睡眠质量及其分布情况,考察大学生睡眠状况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调查全国727名18~25岁在校大学生的睡眠模式、睡眠质量以及抑郁、焦虑的状况.结果:我国大学生平均入睡时间为(23:28±1:...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社交焦虑问卷(IAS)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存在显著差异,但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理科、文科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但在社交焦虑和求助应对方式中差异显著。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而自责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责、合理化应对方式三变量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上表现出差异性,并且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本研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查了560名大学生。以SAS≥45和SDS≥50为界值(X+SD),结果显示14.46%和17.32%的大学生存在焦虑和抑郁状态,10.36%的学生焦虑和抑郁并存。SAS和SDS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728P<0.01),SAS和SDS分与PSQI各成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抑郁混合组PSQI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这个智商和情商共存的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智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情商.一个人也很难在社会交往中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要衡量一个人的情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看他在社会中怎样进行人际交往。有些人在社交过程中可谓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也有些人则在社交中手足无措.心存焦虑与恐惧。为此,特邀请一位从事心理研究的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及睡眠质量与生活事件及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和湘潭市2836名青少年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交际焦虑量表(IAS)进行调查。结果 1中学生睡眠质量PSQI总分为(4.88±2.527)分,有14.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2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包括农村、高中、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家庭暴力、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交焦虑;3中学生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交焦虑呈强相关(r=0.132~0.381,P<0.01),有无睡眠问题中学生间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交焦虑存在显著差异(t=11.927,4.437;P<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交焦虑均对中学生睡眠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玲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86-189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建立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A)、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广州地区3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社交焦虑的新环境社交回避、一般环境社交回避维度与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交焦虑的3个维度与依恋焦虑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大学生依恋通过影响社交焦虑,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依恋水平相关显著,社交焦虑在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癌症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玉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71-373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 SAS) ,抑郁自评量表 ( SDS)和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 ( PSQL)测查了 560名癌症患者 ,以SAS≥ 4 5和 SDS≥ 50为界值 ,结果显示 1 4 .4 6%和 1 7.32 %的癌症病人存在焦虑和抑郁状态 ,1 0 .36%的癌症病人焦虑和抑郁并存。SAS和 SDS评分呈正相关 ( r=0 .72 8,P<0 .0 1 ) ,SAS和 SDS分与 PSQL各成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抑郁混合组 PSQL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编制适合大学生的社交焦虑量表(SAI),并得到该量表的大学生常模。方法:对520名大学生(男生255人,女生265人)的SAI测试结果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对1891名来自全国8个城市的大学生(男生888人,女生999人,4人性别缺失)完成了SAI测试,其结果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26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完成了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3个因素:紧张焦虑(TA)、社交敏感(SIS)、社交自信(SIC);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3因素模型的结果(CNIN/DF=3.027,GFI=0.939,AGFI=0.925,TLI=0.891,CFI=0.903,RNSEA=0.046),并根据修正指数进行了量表简化最终获得22个条目的SAI量表;该量表的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均大于0.70;最后本研究提供了该量表的大学生常模,并对本结果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大学生中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1.
初中学生家庭环境与交往焦虑、惧怕否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初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交往焦虑及惧怕否定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量表(FNE),对507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 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得分高,则FNE、IAS评分低;而成功性、控制性、矛盾性的高评分影响独生子女IAS、FNE评分增高,道德宗教观的高评分使女性初中学生FNE、IAS评分增加;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低评分则增加非重点中学学生IAS、FNE得分。结论 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导致交往焦虑、惧怕否定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探讨睡眠质量与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36题健康问卷(SF-36)对扬州大学715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筛查出睡眠问题发生率为15.8%;PSQI各条目得分存在年级与专业上的差异;睡眠正常被试的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异常被试(P0.01);PSQI总分与SF-36各维度得分存在极其显著性负相关(P0.01)。结论睡眠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率,睡眠问题会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应引起高校心理工作者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福州地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选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IE)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福州地区3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调查者中,心理控制源属外控型的学生占总数的46.5%(155名),属内控型者占53.5%(178名).大学...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在校军校学员的睡眠质量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分析、研究,指明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帮助和引导建立良好的睡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PSQI)对712名军校学员进行整群抽样。结果:军校大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平均得分为(6.29±3.13),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2.16%,5个年级学员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45,P0.05)。结论:军校学员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学校应采取适当措施改善学员的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某医学院校学生的睡眠质量与压力感知、社会支持及自尊水平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某医学院校不同学制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78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压力感知量表(CP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自尊量表(SE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PSQI均分为(4.94±2.46),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1.2%;43.5%的学生存在健康危险压力;16.5%的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较低;低自尊水平者占15.1%。PSQI总分及各成分与CPSS总分存在正相关性;PSQI总分及绝大多数成分与PSSS总分、SES总分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目前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差、压力大,相当部分学生支持水平和自尊水平不高,压力感知、社会支持及自尊水平影响睡眠,应综合地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不良的心身状态。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考前焦虑情绪与唾液皮质醇、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医学生在期末考试前焦虑情绪与唾液皮质醇、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以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ormY)、唾液皮质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表(SCL-90)为评价工具。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于期末考前5周和考前3天,共测2次,调查某医学院二年级药学专业43名学生的焦虑状态与相关生理、心理指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高焦虑组的SCL-90总分、日间功能和主观睡眠质量均高于无焦虑组和轻焦虑组,但组间唾液皮质醇没有差异;4周后,状态焦虑没有显著变化,轻度焦虑组的皮质醇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关分析显示,焦虑与SCL-90总分、睡眠总分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皮质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自评焦虑与心理健康综合水平、主观睡眠质量有较稳定的相关关系,而与唾液皮质醇的相关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健康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健康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控制源量表(MHLC)、自我效能量表(GSES)、健康行为量表(RHBC)对86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内控因子与健康行为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有势力的他人因子与健康实践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机遇因子与认知-情感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2健康心理控制源各因子及自我效能对健康行为回归效应显著(P0.01);3健康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健康心理控制源及自我效能对大学生健康行为存在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2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不均衡,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恐惧型(44.6%),其次是冷漠型(26.1%),安全型(15%)和专注型(14.3%)比例较低;2城镇学生的依恋回避分数显著低于农村学生(t=-2.304,P0.05),独生子女的依恋回避分数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t=-3.492,P0.01);城镇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t=2.408,P0.05),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393,P0.01);3依恋回避与亲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情绪控制效能负相关(r=-0.251,-0.326,-0.160,-0.381,-0.229,-0.214;P0.01),依恋焦虑与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负相关(r=-0.279,-0.249,-0.347,P0.01),与亲合效能、利他效能和沟通效能不相关(r=-0.103,-0.076,-0.078;P0.05);4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F=15.431,P0.01),其中安全型高于恐惧型、专注型和冷漠型,冷漠型高于恐惧型(P0.01);5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能够预测人际交往效能感(R2=0.221,P0.001)。结论: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