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视力低于正常的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屈光不正已经成为影响儿童视力的主要原因[1-2]。为了解目前视力低于正常(低常)的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我们回顾分析778例裸眼视力低于正常的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类型及其程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及其发展、分布规律,对258例视力低常的4~6岁儿童进行了屈光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近2年在本所门诊就诊的裸眼视力<1.0的4~6岁儿童258例,488眼。其中男123例,女135例。1.2 检查方法 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以角膜映光法及遮盖法检查眼位。1%阿托品眼水点眼,连续3d后进行检影验光,3周后配镜。258例均经过眼科常规检查,排除其他眼病,无外眼及内眼手术史。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异常视力屈光状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32(1):29-30
学龄前儿童是视觉发育的重要阶段 ,眼屈光状态变化较快。近年来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已引起社会关注 ,为了探索学龄前异常视力儿童的屈光状态及发生、发展、分布规律 ,及早发现儿童的眼科疾患及时治疗 ,提高儿童的智力 ,促进视觉发育 ,我们对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来就诊的 2 3 4例裸眼视力 <5 .0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屈光检查分析及治疗探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计 2 3 4例 416只眼 ,均无其他眼病及眼手术史。其中男 181只眼 ,女 2 3 5只眼 ,4岁 5 8例 ,5岁 94例 ,6岁 82例。1.2 方法 :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教育负担加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发病年龄提前,发生率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屈光不正是引起视力损害的最常见原因,又是致盲的第二位原因,可造成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并限制了接受教育及就业的机会.为了解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视力及屈光状态情况,我们对荆门市城区部分小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学龄儿童视力的因素,总结科学预防视力异常的经验。方法从1938例经过体检的学龄儿童中挑选出500例视力正常及500例视力异常的学龄儿童进行关于学习环境、不良习惯及遗传因素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然后比较视力正常组和视力异常组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学龄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5.80%,其中女孩为24.68%,男孩为26.85%,男女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龄儿童关于学习负担、不良习惯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学龄儿童的学习负担、不良习惯和遗传因素是影响学龄儿童视力的主要因素,重视学龄儿童的眼保健工作,对学龄儿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视力异常预防,对改善学龄儿童的视力状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中小学生屈光不正与视力矫正的情况,现将2001~2002年来我院验光的1300人(2600只眼)进行屈光检查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7~12岁学龄儿童视力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7-12岁学龄儿童视力状况。方法:对小学1-6年级的7-12岁学龄儿童,采用GBl1533—89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监测分析。结果:7~12岁儿童视力低下率为21.4%,儿童视力低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女生近视人数多于男生,视力不良程度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出现轻、中、重百分比的变化。结论:只有从学龄初儿童起紧抓预防近视工作,才能使我们的预防近视工作取得明显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8,(8)
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对术眼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斜视矫正术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散光度等指标变化。结果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随着治疗时间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度随着手术时间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1、3个月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1个月的等效球镜改变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无散光类型低于术前(P<0.05),顺规性散光类型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的逆规性散光高于术前(P<0.05),斜向散光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斜视矫正术对术眼屈光状态会造成不同程度与不同类型的影响,值得临床上关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分析视力低常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本院随机(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搜集的120例(120眼)视力低常的学龄前儿童(3~6岁),所有儿童均接受图形视力表检查、对数视力表检查、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屈光检查。将视力低于0.8的患儿实施散瞳验光。结果 (1)3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为50.00%,4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6.67%,5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6.67%,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6.67%,4、5、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3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显著高于4、5、6岁学龄前儿童(P 0.05);(2)3岁学龄前儿童在屈光不正、远视、近视等方面的出现率明显高于4、5、6岁学龄前儿童(P 0.05);而3、4、5、6岁学龄前儿童混合散光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3)120例视力低常的学龄前儿童中共检出60例弱视儿童,占50.00%(60/120,28例中屈光不正性弱视、2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12例斜视性弱视),学龄前男童与学龄前女童在弱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4、5、6岁学龄前儿童的弱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年纪越小视力越差,年纪越大视力越好,因此也说明了学龄前期的儿童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育成熟;屈光不正分布规律显示3~6岁学龄前儿童远视是视力低下的主要发生原因,所以我们对其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和屈光状态及其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防盲治盲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18 000名(36 000眼)中小学生的视力,其中18 076跟视力不良学生进行散瞳验光,判断屈光状态,将所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视力不良发生率为50.21%,各组近视眼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发病率高于男生,视力下降的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屈光不正中6~8岁组以远视最多,9~15岁组以近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近视性屈光不正患病率则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结论 引起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视,做好近视防治工作,对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越来越多的儿童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准确测出每个人的实际屈光度(静态屈光)是评价和处理屈光不正的关键。本文对177例2.5~18岁的屈光不正患者分别进行了动态及静态屈光检查,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屈光异常标准。方法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筛查,根据筛查结果,结合近年来我国文献弱视及视力不良状况,探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屈光异常可行的合理标准。结果近视绝对值≥+0.50D、混合散光均定为屈光异常,远视性屈光异常标准:2岁儿童球镜≥+2.75D,或柱镜≥+1.25D;3岁儿童球镜≥+2.50D,或柱镜≥+1.25D;4岁儿童球镜≥+2.25D,或柱镜≥+1.25D者定为屈光异常;5~7岁儿童球镜≥+2.00D,或柱镜≥+1.25D者定为屈光异常。结论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屈光异常标准的确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弱视的屈光状态。方法 检查34所幼儿园3-7岁学龄前儿童,将视力低常儿通知到门诊复查。用1%阿托品眼水点眼,每日3次,连滴3天后用日本佳能R-50a和带状光投影,测定其屈光度,3周后复查,矫正视力<0.9者列为弱视。本文采用汉化EPI-INFO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2550例弱视患者中,男1298例,女1252例,年龄集中于4-6岁(占87%)。弱视类型以屈光不正性为主,1770例,占总数69.41%;斜视性次之,452例,占总数17.73%;轻、中度弱视2420例,占总数94.90%。在5100只眼中,61只眼无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混合散光各为58.20%、30.69%、9.92%,经卡方检验,远视的发病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就单纯远视,近视与散光比较,各组散光发病率均高于单纯远视、近视、且以复合远视散光居多。结论 屈光不正是形成弱视的主要原因,远视是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邹城市学龄儿童视力不良原因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力是衡量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预防视力不良已成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查清视力不良的种种原因,本文对1057名学龄儿童的视力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生子屈光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视光门诊就诊的24对双生子屈光不正病例,运用左右眼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屈光状态进行分析.结果 经配对t检验表明:24对双生子等位眼的球镜、柱镜、总屈光度和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相关性分析表明:24对双生子双眼的球镜、柱镜、总屈光度和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6、0.60、0.96、0.94,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每对双生子的屈光度相近,其中以总屈光度的相关性最高,说明遗传是影响双生子屈光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615名低常视力儿童屈光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少年儿童屈光状态的特征,加强视力保健,防治弱视及近视发生。方法随即选择门诊视力低常患儿3~14岁615例,≤10岁采用1%阿托品眼膏,>10岁用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散瞳后检影验光。结果615例中5~8岁各年龄组间远视与近视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9~14岁各年龄组之间近视与远视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散光多分布在0.25~2.00D,顺规散光占95.41%、逆规散光占4.59%。结论随年龄增长,远视人数逐渐减少,近视人数逐渐增多,7~10岁患儿屈光状态由远视向近视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