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地塞米松减少或消除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所产生的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重要脏器疾病,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00例,按术后镇痛负荷量配方不同,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M组);吗啡1mg;Ⅱ组(MD组);吗啡1mg+地塞米松5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配至5ml,一次注入,并接术后硬膜外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24h内血压、心率、呼吸、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镇痛效果。结果Ⅰ、Ⅱ两组患者术后24h的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具有减少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且不影响吗啡的镇痛强度和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观察喷他佐辛与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手术180例患者,ASAⅠ级,随机分两组。A组(n=90例)选用吗啡10 mg加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L及0.894%罗哌卡因10 mL加生理盐水至100 mL。C组(n=90)喷他佐辛90mg加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L及0.894%罗哌卡因10 mL加生理盐水至100 mL。以PCEA模式设计如下:负荷剂量3 mL加维持量2 mL/h加PCA每次0.5 mL进行镇痛。结果 A组与C组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和Ramsay评分比较,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喷他佐辛与吗啡在术后硬膜外镇痛均有良好效果,但吗啡的PCEA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喷他佐辛。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术后患者氢溴酸高乌甲素(Ⅰ组)与吗啡(Ⅱ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ASAⅠ-Ⅱ级下愎部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术后镇痛用药随机分为两组:氢溴酸高乌甲素(Ⅰ组,n=30)与吗啡(Ⅱ组,n=30)。术后连续监测BP、RR、ECG、SPO2。定时观察记录视觉模糊评分法(VSA)及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4h、8h、16h、24h、32h、48h各时间VAS评分Ⅱ组略低于Ⅰ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 5)。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Ⅱ组明显高于Ⅰ组。结论:中下腹部手术后氢溴酸高乌甲素与吗啡硬膜外镇痛均有良好效果。但氢溴酸高乌甲紊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所产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方法将8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所有患者均用芬太尼作为椎管内镇痛药物,各组使用不同的抗呕吐药(甲氧氯普胺、氟哌利多、地塞米松)。手术结束后使用PCEA,并分别记录术后24h和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皮肤瘙痒及呼吸频率等。结果术后24h内,地塞米松组抗呕吐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抗恶心作用与氟哌利多组相似,均明显高于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各组间VAS和手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管内单次应用地塞米松可显著减少术后硬膜外芬太尼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较氟哌利多和甲氧氯普胺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腔多模式镇痛对妇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吗啡5mg+罗哌卡因125mg+氟哌利多2.5mg),术毕时连接PCEA泵;B组:采用吗啡硬膜外腔镇痛,术毕时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18h后硬膜外再追加吗啡2mg,拔出硬膜外导管;C组:采用吗啡单次硬膜外腔镇痛术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术毕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后拔出硬膜外导管,18h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8h后重复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记录3组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3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方式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乌甲素伍用吗啡用于硬膜外持续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兆春  叶香芳 《海峡药学》2010,22(6):195-196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伍用小剂量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隙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的下腹部、下肢手术15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高乌甲素-吗啡组,Ⅱ组为吗啡-罗哌卡因组,Ⅲ组吗啡组。在缝皮肤时先硬膜外腔予注1.5%利多卡因5mL,然后以2mL.h-1持续泵入镇痛混合液。Ⅰ组成分高乌甲素24mg+吗啡5mg+0.9%氯化钠至100mL,Ⅱ组成为吗啡5mg+罗哌卡因225mg+0.9%氯化钠至100mL,Ⅲ组成分为吗啡10mg+0.9%氯化钠至100mL。3组均在镇痛后6h、12h、24h、48h,测定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恶心、呕吐、眩晕、皮肤瘙痒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 3组在镇痛期间同时点VAS无显著差异。镇痛后6h有下肢运动神经阻滞:Ⅰ组1例,Ⅱ组11例,Ⅲ组7例,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后两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副作用(恶心、呕吐、眩晕、皮肤瘙痒)发生率,Ⅲ组高于Ⅰ、Ⅱ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硬膜外高乌甲素伍用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效果理想、几乎不阻滞运动神经、副作用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配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罗哌卡因与吗啡合用是否提高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方法80例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试验组,将吗啡2mg、罗哌卡因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经硬膜外腔注入,Ⅱ组为对照组,将吗啡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经硬膜外腔注入,拔除导管将患者送回病房,由专人随访术后镇痛时间,镇痛效果及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Ⅰ组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1),患者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结论吗啡与布托啡诺合用,延长了术后镇痛时问,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地佐辛或吗啡用于全髋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并探讨地佐辛用于全髋置换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全髋置换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55~75岁,体质量45~76kg。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硬膜外镇痛组(A组)和吗啡硬膜外镇痛组(B组),每组20例。观察24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24h内各时段VAS评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内A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的术后镇痛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9.
杨泉芝  孔航 《贵州医药》2001,25(1):38-39
目的:比较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法与单次注药法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道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n=30),硬膜外单次注药组(EPIn=30)。手术结束时,PCEA组硬膜外导管接自控镇痛泵(简称PCA),药液用0.006%吗啡加0.15%布比卡因,由病人自行给药镇痛。EPI组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注入吗啡2mg。在术后4、8、12、24h进行随访并记录:(1)疼痛评分(用VAS法);(2)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RR);(3)副作用发生率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等。结果:在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MAP及RR两组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24h副作用发生率两组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PCEA和EPI两种方法都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不同硬膜外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随机选择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芬太尼组):0.2%罗哌卡因+0.0002%芬太尼+0.005%氟哌利多;B组(吗啡组):0.2%罗哌卡因+0.01%吗啡+0.005%氟哌利多.术后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 ml,持续输注量2 mL/h,单次自控给药量1 ml,锁定时间为20 min)进行镇痛.结果 A、B两组的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的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A组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便于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1.
椎管内注入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因其高效持久的镇痛效果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应用吗啡存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阿片类不良反应。为了平衡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者针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椎管内吗啡的用法、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总结椎管内吗啡的给药方法与存在的问题,并列举影响镇痛效果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分别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和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氢溴酸高乌甲素20mg+0.15%罗哌卡因共100ml;B组,吗啡10mg+0.15%罗哌卡因共100ml,两组均采用100mlPCA泵,流量2ml/h,单次PCA0.5ml,锁定时间15min,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镇痛效果均满意,但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术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和吗啡用于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行股骨骨折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吗啡组(M组)。术毕给负荷剂量L组氯诺昔康0.1mg/kg,M组吗啡0.1mg/kg,随后L组氯诺昔康32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4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分别加入镇痛泵药池,背景输注为2ml/h,PCA量为0.5ml,锁定时间为10分钟。观察记录镇痛效果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L组和M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M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结论: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术后PCA的镇痛效果与吗啡接近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适用于PCA。  相似文献   

14.
陈华军  薛涛  花弄影 《重庆医药》2009,38(16):2064-2065
目的比较妇科术后静脉和硬膜外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经腹子宫切除患者,术毕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50例。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2μg/mL,术毕给负荷量3mL。背景剂量1mL/h,单次PCA剂量2mL,锁定时间30min。观察记录术后6、18、24:48h患者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药物总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各时相点生命体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EA组患者镇痛泵有效平均按压次数及药物总量显著高于PCIA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或静脉镇痛安全有效,硬膜外组用药量显著多于静脉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合适参数设置。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60例,均行L3~4间隙穿刺,随机分为A、B、C3组,术毕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A组:负荷剂量(loading)5mL、单次给药剂量(bolus)1mL、锁定时间(lockout time)10min、连续背景输注给药(background infusion)2mL/h。B组:负荷剂量5mL、单次给药剂量2mL、锁定时间20min、连续背景输注给药2mL/h。C组:负荷剂量5mL、单次给药剂量3mL、锁定时间30min、连续背景输注给药2mL/h。镇痛药为0.2%罗哌卡因+0.5 g/mL舒芬太尼,总量100mL。观察记录3组患者术后8h、24h、36h的VAS评分、PCEA次数、运动恢复情况、不良反应以及生命体征。结果 C组术后8h、24h的VAS评分低于A组和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次数C组少于A组和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动恢复情况、不良反应以及生命体征3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0.2%罗哌卡因+0.5 g/mL舒芬太尼PCEA参数设置为负荷剂量5mL、单次给药剂量3mL、锁定时间30min、连续背景输注给药2mL/h能够更好的提供剖宫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对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昂丹司琼(Ⅰ)组;甲氧氯普胺(Ⅱ)组;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联合(Ⅲ)组。三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8%,显著低于Ⅰ组(28%和20%)和Ⅱ组(32%和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氮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赵强 《海峡药学》2013,25(9):124-125
目的比较吗啡、舒芬太尼用于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胃肠功能影响。方法60例拟在腰_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AsAI一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30例。A组镇痛药配方为吗啡5mg+氟哌利多2.5mg+1%罗哌卡因15mL+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IB组舒芬太尼50斗g代替A组配方中的吗啡。设置负荷剂量为5mL,背景剂量为1h3mL,自控药量1次2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病人术后24h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肠鸣音、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吗啡组在术后24h的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组(P〈0.05)。吗啡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高(P〈0.05)。舒芬太尼组肠鸣音、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吗啡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部手术PCEA,镇痛效果弱于吗啡,但不良反应少,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8.
刁敏锐  杜瑞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06-1507
目的 比较骨科手术后患者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PICA)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ASAⅠ~Ⅱ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A(n=50)和PCEA组(n=50)。PIC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min静注氯诺昔康8mg和恩丹西琼(恩丹西酮)4mg后连接镇痛泵(48mg氯诺昔康+生理盐水至100m1);PCE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min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mg和恩丹西酮4mg加生理盐水至10ml后连接镇痛泵(9mg吗啡+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至100m1)。连续量为2ml/h,自控量为0.5ml/15min。术后连续监测BP、RR、ECG、Sp02,定时观察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4h、8h、16h、20h、24h、32h和48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吗啡PCEA组略低于氯诺昔康PICA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发生率PCEA组明显多于PICA组(P〈0.05)。结论 骨科手术后氯诺昔康PICA与吗啡PCEA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氯诺昔康PICA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20例自愿行术后镇痛的产妇随机分为B、M两组,每组60例。两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接一次性使用机械式镇痛泵,B组布托啡诺5mg、M组吗啡5mg,各组均加入盐酸罗哌卡因150mg及生理盐水至100mL。两组首次剂量10mL、背景输注量2mL/h、追加量0.5mL、锁定时间15min,镇痛时间为48h。观察并记录术后2h、6h、12h、24h、48 h疼痛VAS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好,均无呼吸抑制发生,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与使用吗啡组相当,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是剖宫产术后产妇镇痛的理想配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微剂量吗啡鞘内注射辅助镇痛用于剖宫产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足月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2 mL+0.6 mL生理盐水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用硬膜外罗哌卡因镇痛.3组生理盐水内含吗啡剂量分别为A组0.12 mg、B组0.08 mg、C组0 mg(对照组).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4,8,12,24 h时镇痛效果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术后8 h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1),B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8mg吗啡鞘内注射辅助镇痛用于剖宫产,效果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