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和16排螺旋CT对于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对比分析患者气钡双重造影和16排螺旋CT临床检查结果。结果气钡双重造影检出率略高于16排螺旋CT检查,但二者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和特异性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气钡双重造影和16排螺旋CT均为较为有效的胃癌临床诊断方法,但16排螺旋CT检查技术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冠心病临床诊断或可疑病例在1周内先后行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左右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的狭窄程度进行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价双源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可评价的血管比例在90%以上,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的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94.1%、阳性预测值为74.9%、阴性预测值为94.9%、符合率为91.8%。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行,可作为高危人群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特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4年来对均为术前进行螺旋CT检查的术后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56例,总结螺旋CT检查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特殊价值,并与结肠镜、气钡双对比造影、B超等3种检查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与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对病灶的发现率几乎一致,明显高于B超。多排螺旋CT检查对发现患者浆膜层受侵及腔外肿块、腹腔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膜转移等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检查手段。并且多排螺旋CT(结直肠充气后)扫描于工作站进行三维处理后对受侵肠管范围可以进行大致测量,比较直观显示病变形态范围,为术前手术计划制定提供参考。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具有特殊价值,应作为结直肠癌术前必备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造影检查在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小肠肿瘤患者80例, CT造影和X线气钡灌肠检查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小肠充盈情况以及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小肠充盈扩张满意率为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价值相对于传统气钡灌肠具有显著提高,但其仍无法作为小肠肿瘤诊断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1月某院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多层螺旋CT、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结果:多重螺旋CT定性准确率高于气钡双重造影(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定位准确率、定性准确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气钡双重造影单独检查(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气钡双重造影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1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CT影像学特征。结果 CT诊断阳性符合率为39.2%,阴性符合率为60.8%,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为45.1%,阴性符合率为54.9%,两种检查方式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阳性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数字胃肠造影与CT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数字胃肠造影结果与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数字胃肠造影对胃癌诊断的特异性为84.38%,敏感性为89.58%,与CT诊断的符合率为89.58%。结论数字胃肠造影对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双源64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或疑似为冠心病。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双源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对比观察两种诊断技术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敏感性为75.3%,特异性为79.8%,准确率为89.4%,对照组敏感性为60.1%,特异性为79.8%,准确率为74.6%。观察组诊断的各项指标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准确率更高,且具有安全无创、灵敏、特异、经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在诊断小肠不明原因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或随访确诊小肠病变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及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MSCT检出率明显高于气钡双重造影(81.25%VS 6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5)。结论:MSCT在小肠不明原因出血诊断中有一定比较优势,MSCT检查较气钡双重造影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董娜  薛娟 《江苏医药》2012,38(19):2319-2320
目的 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肠镜检查在小儿大肠息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8例疑诊大肠息肉的患儿,全部病例均先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后行肠镜检查并切除息肉.结果 388例中气钡双重造影检查阳性323例,其中12例假阳性,阴性65例;肠镜检查有363例为大肠息肉,其中气钡双重造影检查阳性311例,有52例未发现息肉.两者诊断符合率86%.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与肠镜检查相结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及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以及特异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46例在本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66例患者,让其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的检查。对比64排螺旋CT冠状成像与常规冠状造影检查结果,了解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以及特异性。结果:以常规冠状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率为97.01%,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为95.35%。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属于无创检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在食管细小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了近几年来误食鱼刺患者178例的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的检查结果。结果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发现异物45例,饮水冲洗后发现异物84例;未见异物的94例未作特殊处理,在回访1~7d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不仅能确定食管有无异物,并能明确食管异物的大小、位置及刺入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食管细小异物有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通过比较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来确定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19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发现16例对比剂外溢至肠腔内。多层螺旋CT对活动性下消化道出血定位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2%、100%、100%、66.7%。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时对比剂外溢至肠腔的位置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度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和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和手术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表现为充盈缺损,龛影,局部黏膜破坏中断、展平消失,瘤周黏膜推移,小肠肠腔狭窄和胃肠道受压移位,诊断正确率达67.74%;CT表现为腔内或腔外肿块,肿块内可见液化、坏死、囊变及斑点状钙化,病变区均匀中度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管壁局限性增厚和转移病变,诊断准确率达83.87%。结论胃肠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黏膜及黏膜下病变和管壁功能性改变及管腔狭窄、胃肠道受压推移等具有优势,而CT能明确显示肿瘤的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能提供更多的胃肠道腔外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对比,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显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等的影像表现,以DSA检查为金标准,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准确性。结果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狭窄(≥50%)敏感性94.5%、特异性98.8%、准确率97.9%。结论 16层螺旋CT在观察和测量下肢血管狭窄、闭塞等方面,具有与下肢动脉DSA相同的检查效果,可以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宋福端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66-2467
目的 比较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食管癌诊断符合率为66.0%,表现为黏膜破裂、增粗、迂曲、充盈缺损、龛影、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剂滞留、管腔狭窄、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而近端管腔增宽等;CT检查诊断食管癌符合率为88.0%,CT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等.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于食管早期黏膜病变及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CT对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准确性高;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目前应用的标准化临床指标(包括:平板运动实验、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月同时行运动平板实验、64排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44例,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运动平板试验和64排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TET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1.54%、特异性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50%和阴性预测值为37.50%;64-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65%,特异性为55.55%,阳性预测值为73.33%,阴性预测值为71.42%。结论在无创诊断冠心病方面64排螺旋CT优于运动平板试验,临床上64排螺旋CT可做为一种筛查冠心病的更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将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本院并且确诊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共62例,全部患者在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的1个月内均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观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符合率等指标。结果在检查的679支血管中,64排螺旋CT诊断发现232支存在狭窄血管以及闭塞血管的情况,中度以上的有217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发现有227支存在狭窄血管以及闭塞血管的情况,中度以上有209支,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的阳性预测率为92.63%,阴性预测率为96%,符合率为98.08%,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与"金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方法一样效果良好,并且64排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方法方便、快捷、无创,具有很强的应用和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慢性阑尾炎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慢性阑尾炎的结肠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结果:阑尾不显影8例,阑尾充盈不全16例,阑尾粘连固定10例,盲肠阑尾根部炎性浸润或痉挛14例,检查过程中右下腹麦氏点压痛12例.结论: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在慢性阑尾炎诊断中,影像表现明确,具有一定特征性,特别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慢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法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优越性。方法吞服装有产气粉的肠溶性胶囊,释放CO2气体,口服80%(w/v)硫酸钡,形成小肠双对比图像。结果总结性分析21例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成功率100%,阳性6例,阳性率28.6%,小肠疾病双对比影像具有特征性表现。结论口服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能形成清晰的气钡双对比图像,有利于病变的显示,易于定性诊断,该法具有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