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测定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心功能评定的价值。方法选择76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和36例正常妊娠产妇进行空腹静脉血BNP测定。结果妊娠期高血压产妇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产妇,合并有心力衰竭的高危产妇的BN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力衰竭的高危产妇,随着心力衰竭分级的增加BNP的水平亦随之增高。结论血浆BNP测定可以准确评定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心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治及判定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黎峰 《北方药学》2015,(2):107-107
目的:研究血浆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BNP)检测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均在入院治疗d2和进入缓解期后空腹取静脉血约2ml,离心取血浆,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同时,选择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取静脉血约2ml,离心取血浆,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水平为(355±28.6)ng/L,观察组进入缓解期后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为(97.7±18.5)ng/L;对照组测定血浆BNP水平为(32.3±15.7)ng/L。观察组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缓解期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急性期血浆BNP水平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判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子痫前期(包括轻度和重度)患者血清中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运用公式动脉硬化指数[AI=(TC-HDL-C)/HDL-C]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动脉硬化指数水平变化。方法应用酶法及间接沉淀法检测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高组)、30例子痫前期患者及5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中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妊高组血清中动脉硬化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子痫前期组血清中动脉硬化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妊高组及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脉硬化指数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检测在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首次确诊或复发尚未行任何治疗的甲亢老年患者72例,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组(36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组(36例),同时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比3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检查3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甲亢患者2组老年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甲亢心脏病组比单纯甲亢组水平要高(P<0.01);甲亢患者的LAD、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甲亢心脏病组比单纯甲亢组更高(P<0.001),3组LVEF无显著差异(P=0.329).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43,P=0.001),与LAD和LVEDD呈正相关(R=0.823,0.726);清BNP水平预测甲亢心脏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5),其临界值为283.65 pg/ml时,灵敏度为94.8%,特异度为91.3%.结论 血清脑钠肽的检测可作为是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了解左旋氨氯地平对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92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静脉血查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5mg每日1~2次,治疗4周,复查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结果①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增高;左旋氨氯地平可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止凝血功能变化原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正常孕妇、正常非孕妇各40例分别测定其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及原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正常妊娠组、非妊娠组其凝血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凝血指标随病情加重差异越明显;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正常妊娠组、非妊娠组的血小板、D二聚体、血浆黏度等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尚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监测和治疗产前妊高征患者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BiositeDiagnostics公司出品的B-型利钠肽试剂盒和TriageBNP测试仪分别测定90例HF(NYHAⅡ、Ⅲ、Ⅳ)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Ⅱ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1)。血浆BNP在HF控制后明显低于HF控制前(P<0.01)。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卒中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收集8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TOAST分型,分为非心源性脑卒中,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腔隙性、其他原因及原因不明脑卒中.入院24h内采集血样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脑钠肽水平.比较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脑钠肽水平.结果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为(147.5±7.8) ng/L,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为(51.2±5.8) ng/L,腔隙性卒中患者为(39.5±10.0)ng/L.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t =67.8,23.6,17.6,均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用于鉴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脑卒中,其在脑卒中的病因学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鉴  程峰  石磊  贡伟一  王文明  刘华  惠国帧 《江苏医药》2012,38(10):1174-1176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创伤(TBI)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30例重度TBI患者(TBI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技术测定患者伤后1-2、4-5、7-8和10-11d共4个时间段血浆BNP浓度。结果 TBI患者伤后初始BNP浓度较对照组可升高7.3倍(P<0.01)。弥散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BNP浓度在伤后7-8d内较无或仅少量SAH患者增高,颅高压组BNP浓度高于颅内压正常患者(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在伤后即迅速升高,且在广泛SAH或颅内压增高患者中可持续升高;血浆BNP浓度升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奕  金涛  张钰  张俊杰  华绍芳 《天津医药》2003,31(11):698-70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母儿血浆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及NO/ET比值的变化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0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中NO和ET的含量。结果 :妊高征组母血及脐血中N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E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NO/ET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且病情越重比值越低。妊高征组母血及脐血中NO和ET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r分别为0.274、0.220 ,均P>0.05) ,而对照组母血及脐血中NO和ET之间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642、0.529 ,均P<0.01)。妊高征组母血NO/ET比值与孕妇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 (r= -0.629,P<0.01) ,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r=0.480,P<0.01)。结论 :妊娠期NO/ET比例失衡可能是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 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9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92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脑钠肽(BNP)、Cys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术期内径(LVEDd)水平,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有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问BNP和CysC水平.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BNP、CysC和LV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CysC和LVEDd水平均明显丌高,且LVEF逐渐降低(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NP和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 治疗前后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和Cys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BNP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P< 0.001).结论 CysC表达水平的高低与CHF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判断CHF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血浆B型钠尿肽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和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评价血浆B型钠尿肽在临床治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113例和同期健康妊娠女性20例作为对照,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患病的情况分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46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3例、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期9例.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和高血压各个时期的心功能的状态等;分析血浆BNP的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等级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BNP水平为(106.7±28.5) pg/ml、轻度子痫前患者为(135.8±34.4) pg/ml、重度子痫前患者为(315.9±42.6) pg/ml、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患者为(1 473.6±351.6) pg/ml,患者的BN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在逐渐的上升,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在不断地加重,与心功能等级存在正相关.结论 血浆BNP随着患者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上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中脑钠肽(BN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及其对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PIH组),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另外选取健康妊娠者49例(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中的BNP及cTnI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轻度PIH组、中度PIH组、重度PIH组的BNP及cTnI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PIH组、重度PIH组各指标高于轻度P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BNP及cTnI水平逐渐升高,以重度PIH组升高的水平最为显著。结论:联合检测血中BNP及cTnI能够反映PIH患者心肌的损伤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及早判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脑钠肽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赵爱国  郭小云  夏天  苏如松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26-1028,I0002
目的观察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脑钠肽(BNP)之间的关系,比较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不同eGFR水平BNP的诊断界值(cut—off值),研究肾功能对BNP应用于心衰诊断的影响。方法对老年eCRF合并心衰未透析患者52例及无心衰29例和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NP浓度,根据eGFR分组进行对比。结果eGFR小于30ml、30~60ml心衰组BNP水平均高于eGFR小于30ml、30—60ml无心衰对照组和eGFR大于60ml健康对照组(P〈0.05),eGFR小于30ml、30—60ml无心衰对照组BNP水平较eGFR大于60柚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eGFR小于30ml心衰组与eGFR30—60ml心衰组BN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P〉0.05)。eGFR与BNP心衰组无相关,无心衰对照组呈负相关(心衰组γ=-0.081,P〉0.05,对照组γ=-0.581,P〈0.01)。eGFR30~60ml心衰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1500ng/L作为临界值的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86.7%;eGFR小于30ml心衰组AUC为0.860,1850ng/L作为临界值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2.9%。结论CRF合并心衰时心衰是导致BNP升高的主要原因,BNP可作为判断CRF患者是否合并心衰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吴春风  廖德祥  胡柯 《安徽医药》2012,16(3):331-333
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Ⅱ)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4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及AngⅡ水平,测定4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120 d的血浆BNP和AngⅡ水平。结果导管消融后4个月,8例(17%)患者复发房颤。消融术前,房颤组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消融后4个月房颤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前血浆BNP及AngⅡ升高,消融术后均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颈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指标与其合并症及并发症间的关系,为防治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87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基线资料、病史的采集和颈动脉ET检测。观察ET参数(Ep、β、AC、PWVβ、AI)与糖尿病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与Ep呈正相关,有高血压病者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Ep、β、PWVβ呈正相关,有冠心病者明显高于无冠心病者。糖尿病合并卒中与Ep、β、PWVβ、AI呈正相关,有卒中者明显高于无卒中者。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病变与Ep、β呈正相关,有下肢动脉病变者明显高于无下肢动脉病变者。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获知颈动脉弹性的减退。糖尿病颈动脉ET参数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卒中、下肢动脉病变等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比较两者在CHF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CHF组共72例,其中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肌病20例,原发性高血压16例,以瓣膜关闭不全为主的风湿性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18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CHF组又分为心功能Ⅱ级组20例、Ⅲ级组22例、Ⅳ级组30例。又按射血分数(EF)将CHF组分为EF<40%组(40例)和≥40%组(32例)。对照组45例,为非CHF患者,其中冠心病心绞痛24例,原发性高血压21例。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标免疫法测定ADM和BNP的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结果CHF组总体BNP水平较非CHF组显著升高(P<0.05);ADM在CHF组较非CHF组有增高趋势,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诊断C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ADM(P<0.01)。BNP与病因无相关。ADM和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ADM和BNP在NYHA心功能Ⅲ级组较Ⅱ级组显著升高(P<0.05);但心功能Ⅳ级组较Ⅱ级组升高,较Ⅲ级组反有下降趋势。其中仅BNPⅣ级组与Ⅱ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ADM和BNP有助于不同心功能级别的诊断。②BNP诊断CH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AD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利肽(BNP)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并观察拉西地平治疗对LVH和BNP水平的影响。方法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50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LVH)和无左室肥厚组(NLVH),给予拉西地平治疗6个月,观察血清BNP水平和LVHI治疗前后及组间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结果拉西地平治疗前,LVH组和NLVH组血清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并LVH组高于NLVH组(P<0.01);治疗后LVH组LVMI、血清BNP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NLVH组治疗后仅LVMI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血清BNP水平与BNP和LVMI均呈正相关(r=0.31,P<0.05,r=0.45,P<0.01)。结论拉西地平不仅可以平稳降低血压,还可逆转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中脑钠肽(BNP)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以确定BNP水平能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中BNP水平,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BNP的差异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BNP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中BN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P〈0.01),其中冠心病患者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能预测其并发冠心病的风险,还能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胡静  沙红  李琪 《中国医药》2011,6(11):1402-140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及重症肺炎患儿心力衰竭(心衰)时血浆N端脑钠肽(N-BNP)水平的改变,明确N-BNP对心衰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肺炎心衰组、先心病心衰组及先心病非心衰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20例为同期收治的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及心脏疾病的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患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浆N-BNP的浓度,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Mann-Whit-ney秩和检验方法检验各组间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对照组N-BNP平均浓度(250.3±193.7) ng/L,范围为(31.1~796.3)ng/L;先心病心衰组N-BNP平均浓度(5738.7 ±5378.3) ng/L,范围为(650.0-20 890.0)ng/L;先心病非心衰组N-BNP平均浓度(570.9±502.4) ng/L,范围为(621.4 ~25608.0)ng/L;肺炎心衰组N-BNP平均浓度( 6284.3±5768.2) ng/L,范围为(65.4~1991.5)ng/L.肺炎心衰组与先心病心衰组患儿血浆N-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1,P>0.05).先心病心衰组与先心病非心衰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4,P<0.01),而先心病非心衰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06,P=0.039).结论 先心病及重症肺炎患儿心衰时血浆N-BNP水平明显增高,N-BNP是判断心衰的一个敏感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