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3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7年2月DSA引导下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33例共39椎,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分别测量病椎椎体前、中、后缘的高度变化,并计算其与原椎体高度的比值,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均达到疼痛缓解(P<0.01);BI值明显增加(P<0.05);椎体前缘及中线高度明显增高(P<0.01)。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安全增加椎体高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不愈合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2月~2007年1月,对13例15个椎体发生骨不愈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中采用经双侧椎弓根穿刺,置入2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充填由球囊扩张所形成的椎体内空腔。通过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35个月,平均24.7个月。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即刻明显减轻或消失,l~2d后下地活动。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61.5%,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8.5^o,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7,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8.4分降至2.1分。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不愈合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恢复脊柱序列,是治疗椎体骨不愈合的较好微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3例(26椎),记录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术前和术后X线片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4(9±2)个月.患者术后胸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为(7.8±1.4)分,术后24 h为(2.7±1.2)分(P<0.05),末次随访时为(2.8±1.3)分.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的(16±0.6)mm、(21±0.5)mm恢复到术后的(22±0.6)mm、(32±0.7)mm(P<0.05)及末次随访(23±0.7) mm、(30±0.9)mm.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或压迫症状.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在DSA透视引导下行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骨水泥。结果: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术后1周腰背疼痛、后凸角度、伤椎高度、活动能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注入骨水泥,不仅能够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导致的疼痛,而且可以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有利于脊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44个伤椎,其中男13例19个伤椎,女17例25个伤椎;年龄66~83岁,平均72岁;骨折部位为T7~L5椎体,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3例3个椎体前缘有少许未引起临床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其余椎体X线片上均未见明显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术后48h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并可下床活动,住院4~12 d.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6±0.2分,术后为2.0±0.3分,末次随访时为2.1±0.2分,术后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43.1±1.1分降低到术后20.3±1.2分和末次随访21.1±1.2分(P<0.01);伤椎前、中柱的平均高度由术前15.1±1.8mm增加到术后24.3±2.1 mm和末次随访24.4±1.8 mm,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脊柱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1.2°±4.3°减小到术后10.1°±3.2°和末次随访10.2°±3.3°(P<0.05).结论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及减少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所致腰背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所致腰背痛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8月-2005年6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10例患者腰背部疼痛,无神经症状和体征。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穿刺经两侧椎弓根在病椎内置入2枚或1枚球囊扩张椎体后使塌陷椎体复位后,将聚甲基丙浠酸甲酯(PMMA)灌注入球囊扩张后所形成的空腔内。观察术后疼痛的改善程度,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h小时均可下地活动,X线片示骨折后突畸形平均矫正16°(12°~30°),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目前有价值的治疗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痛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少、出血少、止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并能即刻加固病椎,增加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初步诊断依据及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61~80岁,平均69.4岁;腰背部疼痛病程3周~10年,平均3.2个月.术前腰椎骨密度T值为-2.69~-6.73,平均-3.17.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MRI及CT检查,病变椎体为T7 1例,T92例,T11 5例,T12 13例,L1 9例,L2 5例,L3 3例,L4 1例.均术中抽取病变椎体内组织行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坏死.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通过测量术前、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上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结果:术前均有腰背痛,坐起、翻身及行走等脊柱承受负荷时疼痛加重,且病程>3周.脊柱X线片上均有椎体压缩改变,25例(64%)骨坏死椎体在X线片可见椎体内裂隙征,31例(79%)骨坏死椎体在CT片上可见椎体内裂隙征,所有骨坏死椎体在MRI片上有界限清晰的信号改变区域.随访13~48个月,平均26.3个月,骨坏死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1.7±11.1)%恢复至术后2d(69.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67.2±15.5)%,与术后2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2±1.4分和(80.1±8.7)%,术后2d分别为1.8±0.6分和(25.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0.5分和(26.1±7.9)%,与术后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3例术后发生其他椎体骨折.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根据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9.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2004年10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18例19椎,均为新鲜骨折,腰背部疼痛剧烈,无神经症状和体征。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穿刺经两侧椎弓根在伤椎内置入2枚球囊扩张后使塌陷椎体复位后,将含钡骨水泥灌注入球囊扩张后所形成的空腔内。观察术后疼痛的改善程度,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18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h均可下地活动,X线片示骨折后突畸形平均矫正14°(11°~17°),3例有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两侧,无临床症状;2例术后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止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并能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正常序列。 相似文献
10.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2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OVCF)老年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前经充分评估和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于术后3~7d康复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PKP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6例,24个伤椎,均经单侧椎弓根置入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然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48h内均明显缓解并可下床活动,患者4~12d内出院。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5±0.3)分到术后(2.1±0.2)分和最终随访(2.3±0.3)分(P<0.01);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43±1.32)分到术后(21±1.29)分和最终随访(22±1.25)分(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14.8±2.8)mm到术后(24.3±2.1)mm和最终随访(24.4±1.9)mm(P<0.05);cobb角平均由术前23.2°±4.6°到术后10.3°±3.1°和最终随访10.2°±4.3°(P<0.05);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2月采用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108例,其中多椎体骨折30例,骨折累及椎体后壁24例。局麻下扩张146个椎体,每椎注射2.5~6.5 mL,平均4.6 mL。根据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球囊扩张程度明显大于椎体高度复位程度,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7 mm(33.4%),伤椎中部高度平均恢复2.8 mm(丢失高度的37.8%),Cobb角平均矫正3.3°,单侧与双侧扩张无显著性差异;疼痛改善程度与复位无相关性。结论 PKP球囊在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内扩张会使骨小梁压缩骨折,一般仅能使伤椎部分复位,复位程度与近期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PKP术中采用椎体支架(VBS)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老年单节段OVCF患者83例,其中47例采用传统PKP治疗(PKP组),36例在PKP术中采用VBS系统治疗(VBS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球囊压力、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Beck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局部Cobb角。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时间> 1年。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Beck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PKP组比较,VBS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透视时间更长,球囊压力更高,骨水泥注入量更多,骨水泥渗漏率更低,住院费用更高,伤椎Cobb角恢复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种术式均能缓解OVCF患者疼痛,PKP术中采用VBS系统能更好地纠正伤椎畸形,且骨水泥渗漏率低,但其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59例(70个椎体)椎体后壁完整的重度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49例;年龄63~87岁,平均73.1岁;患椎压缩比66.7%~74.8%,平均70.6%;采用低压渐进式球囊扩张复位法行PKP。对比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SF-36健康调查评分、患椎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骨水泥椎旁渗漏5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8~3.4年,平均2.6年。VAS评分术前为(8.3±2.2)分,术后3 d为(2.1±0.7)分,末次随访时为(2.1±0.7)分;SF-36健康调查评分术前(32.7±6.9)分,术后3 d为(43.2±7.1)分,末次随访时为(47.1±6.5)分;患椎高度术前为(8.2±1.4)mm,术后3 d为(12.7±2.3)mm,末次随访时为(11.8±1.6)mm;局部Cobb角术前27.8°±5.3°,术后3 d为18.7°±4.1°,末次随访时为19.6°±4.5°。各组数据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压渐进式球囊扩张复位法行PKP治疗老年重度OVC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8例17椎,均为新鲜骨折,腰背部疼痛剧烈,无神经症状及体征。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MRI显示骨折椎体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X线C形臂透视下,采用经皮经椎弓根穿刺,在伤椎内先后植入同一枚球囊,扩张使椎体复位后,将含钡骨水泥注入椎体扩张所形成的空腔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平均椎体前缘高度恢复50·2%±12·1%。平均灌注骨水泥5·8mL(4·5~7·6mL),1例椎体前缘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引起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4·5个月,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观察组),40例行单球囊单侧扩张(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拍摄X线片并测量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评价患者畸形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观察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2年.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Cobb角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PKP治疗OVCF能够提升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效果,减轻术后矫正效果的丢失,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不愈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1月,38例老年陈旧不愈合OVCF患者(41个椎体)接受经皮后凸成形术。患者术前行站立位、动力位X线,CT,MRI检查。比较术前、术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by index,ODI),椎体前缘、中线和后缘高度。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2个月。VAS评分从术前7.9分下降至术后3.0分,ODI从术前65.3%下降至术后37.2%,椎体前缘、中线高度较术前分别恢复8.3 mm、6.2 mm,椎体后缘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陈旧不愈合OVCF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9例椎体后壁破裂但无神经损伤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放置两枚可扩张球囊(balloon)于塌陷终板下方,扩张球囊抬升终板以恢复椎体高度,并在持续透视监控下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症状和体征,48h内患者背痛都明显缓解。X线片复查显示伤椎高度基本恢复,无骨水泥影超过椎体后缘,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2.3°±4.7°矫正至术后的9.3°±5.1°。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可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有选择地对椎体后壁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进行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过伸位经皮椎体成形术(hyperextension reductio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HR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OVCF患者97例(119椎),其中男25例,女72例;平均年龄为(73.40±5.16)岁。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RPVP组52例,采用HRPVP治疗;PKP组45例,采用PKP治疗。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第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椎体高度、Cobb角等临床和影像学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2 d,术后3、6个月的腰背痛VAS评分、ODI、椎体高度、Cobb角等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RPVP与PKP治疗OVCF,两种方法都能够迅速缓解腰背部疼痛、很好地矫正后凸畸形,而HRPVP操作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