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鼻出血患者151例,男112例(74.17%),女39例(25.83%)。年龄11~89岁,平均(50.16±16.83)岁。出血时间集中在12月~次年3月(53%)。59例为外院转院,46例为门急诊鼻腔填塞治疗无效后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64例下咽癌病人临床疗效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下咽癌外科切除与修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 1989年 1月~ 1995年 9月 6 4例下咽癌切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生存率等 ,其中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 2 6例 ,未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 38例。结果 :6 4例下咽癌患者手术后全部恢复了吞咽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40 .6 % (2 6 / 6 4) ,以咽瘘最常见。2 6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后拔管率 5 3.8% (14/ 2 6 )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5 .4% (17/ 2 6 )和 5 0 % (13/ 2 6 )。38例喉全切除下咽癌患者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2 .6 % (2 0 / 38)和 44 .7% (17/ 38)。保留喉功能和未保留喉功能两者 3、5年生存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适用于 T1 、T2 期的肿瘤及经过仔细选择部分 T3期肿瘤患者 ,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同时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陕北榆林市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有逐渐增加之势,尤其以白沙蒿(籽蒿)花粉症最为明显。我们在1999~2002年每年7、8月份,共对97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调查,发现有196例疑似籽蒿花粉症患者。于2002年的7、8月间选择其中59例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59例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8~60岁,平均32岁。病程3~50年,平均6年。有其它变态反应病史者19例(27%),有家族变态反应病史者9例(18.3%)。全部患者均先做特异性皮内试验,然后做皮肤划痕试验,以确定其致敏变应原。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1]。59例患者具…  相似文献   

4.
慢性舌扁桃体炎致舌扁桃体肥大,临床上多按慢性咽喉炎治疗,效果不佳。2003年3月~2005年5月,我科在喉内镜下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6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8例中,男22例,女46例,年龄32~76岁,平均52岁;病程为3月~6年。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咽喉不适感、梗塞感、压迫感,咽部发痒,刺激性干咳,重者夜间不能入睡,其中14例有睡眠呼吸暂停,2例有吞咽困难;6例有双扁桃体摘除术病史,2例曾行腭咽成形术。所有患者均多次诊断为慢性咽喉炎,药物及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多数患者怀疑咽喉部长了肿瘤,要求检查。经喉内镜检…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效果 ,探讨外科治疗最佳方案。方法 :对我院 1984~ 1996年收治的 2 2 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2 2 8例患者中肿瘤位于单侧叶者 16 2例 ,狭部 18例 ,双叶 34例 ,侵犯甲状软骨及气管 14例。颈淋巴 c N0 14 8例 ,c N+ 80例。术后均随访 5年以上。结果 :c N+者行功能性 (41例 )和根治性颈清扫(39例 )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7.8% (36 / 4 1)和 87.2 % (34/ 39)。腺内型 c N0 伴被膜侵犯者行选择性颈清扫 2 1例 ,随诊观察 2 0例 ,其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0 .5 % (19/ 2 1)和 90 .0 % (18/ 2 0 ) ;腺内型 c N0 不伴被膜侵犯者均未行颈清扫 ,其 5年生存率为 99.0 % (99/ 10 0 ) ,5年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1.0 % (1/ 10 0 ) ;腺外型 c N0 行颈清扫 4例 ,5年内发生对侧转移为1/ 4 ,3例未行颈清扫者 5年内发生颈淋巴转移为 2 / 3。腺叶切除术后对侧复发率为 2 .4 7% (4/ 16 2 )。行全甲状腺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 85 .7% (12 / 14 ) ,被膜内全甲状腺切除的 5年生存率为 85 .0 % (17/ 2 0 )。侵犯甲状软骨板及气管者 ,行喉全切除 ,其 5年生存为 3/ 5 ,保留喉功能的 5年生存为 6 / 9。结论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提倡功能性颈清扫 ;腺内型 c N0 者主张随访观察 ,发现淋巴  相似文献   

6.
咽部异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部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急诊常见疾病之一.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06年3月诊治的300例咽部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当患者被诊断为难治性眩晕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或破坏性治疗时,医生应该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再次进行慎重的、充分的评估。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11年6月在本科就诊诊断为难治性眩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包括病史、听力学、前庭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78例患者拟诊为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3例和拟诊为难治性梅尼埃病55例。其原因包括诱因未除17例(21.8%);诊断有误8例(10.2%)后被确诊为桥小脑角病变、第四脑室肿瘤、鼻窦炎、精神神经疾病;病情复杂合并其它疾病42例(54%),包括梅尼埃病合并BPPV、颈椎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先天畸形和精神神经科学疾病等;药物治疗不当2例(2.5%),手术治疗不当9例(11.5%)。结论诊断难治性眩晕需谨慎,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湘潭市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出生的2 365名新生儿(正常新生儿1 354例及NICU新生儿1 011例)进行听力筛查,正常新生儿出生后3~7天进行DPOAE初筛,NICU新生儿于出生后3~28天接受初筛,无论初筛通过与否,42天后运用DPOAE与AABR复筛,有一项以上未通过者3月龄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初筛时正常组未通过率8.05%(109/1 354)、NICU组未通过率14.05%(142/1 011);复筛率64.95%(1 536/2 365),复筛未通过25例,其中DPOAE未通过18例,AABR未通过5例,DPOAE+AABR均未通过2例;3月龄听力诊断时确诊听力损失7例(2.96%,7/2 365),其中单耳听力损伤2例、双耳5例;正常组1例,NICU组6例;轻度听力损失2例,中度3例,重度2例。其中2例NICU患儿初筛通过,复筛AABR未通过。结论湘潭地区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96‰(7/2 365)。  相似文献   

9.
影响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6 8例 (2 72侧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行内窥镜鼻窦手术 ,先评估其总体疗效 ,再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年龄、病程、疾病分期、术后鼻窦内窥镜检查定期与否四个因素进行评判 ,分析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116 8例 (2 72侧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 ,术后随访 2~ 3年 ,其总体疗效为治愈 111例 (6 6 .1% ) ,好转 42例 (2 3.2 % ) ,无效 15例 (10 .7% ) ,总有效率 89.3%。 2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对疗效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术后定期内窥镜检查与否 ,比重占 85 % ,其次为疾病分期占 10 .6 2 % ,年龄占 3.84% ,病程占 0 .5 3%。结论 :术后定期内窥镜检查是影响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提高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总结颈廓清术中保留颈内静脉的临床经验。方法 :8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中 ,在原发灶切除同时 ,共进行 146侧 (双侧 116例 ,单侧 30例 )颈廓清术 ,其中改良颈廓清 (MND)10 6侧 ,根治颈廓清 (RND) 4 0侧。双颈廓清术 5 8例 ,其中同期双颈廓清 32例 ,18例保留双侧颈内静脉 ,14例保留一侧颈内静脉 ;分期双颈廓清 2 6例 ,第一次均为 RND,第二次均为 MND。 30例行一侧颈廓清术 ,术中均保留颈内静脉。结果 :患者 3年生存率同期双颈廓清 81.5 % (2 2 / 2 7) ,分期双颈廓清 6 0 .9% (14/ 2 3) ,一侧颈廓清 75 % (15 / 2 0 )。5年生存率同期双颈廓清 6 1.5 % (16 / 2 6 ) ,分期双颈廓清 40 .9% (9/ 2 2 ) ,一侧颈廓清 70 .6 % (12 / 17)。 MND最大淋巴结直径≤ 3cm,术后复发率 12 .9% (11/ 85 ) ,>3cm者复发率为 47.6 % (10 / 2 1) ,总复发率为 19.8% (2 1/ 10 6 )。 RND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为2 2 .5 % (9/ 40 )。结论 :声门上型喉癌常有双颈淋巴结转移 ,需行双颈廓清术 ,并必须保留一侧颈内静脉。在淋巴结小于3cm ,肉眼观与颈内静脉无粘连时保留颈内静脉 ,不增加淋巴结复发率 ,减少并发症 ,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分析1999年12月至2008年9月期间1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应用管石复位治疗后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对1240例BPPV患者应用改良Epley 手法和Barbecue 360°体位翻滚复位法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并于一周后复查,随访一年.结果 1240名患者中,男500例,女740例,年龄5~92岁,平均(46.5±2.3)岁.其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1149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69例,同时性双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17例,同时性双侧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2例,同时性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3例;特发性BPPV 968例,继发性BPPV 472例,继发病因包括头部外伤、感染、各种耳部疾病、高血压、手术等.利用手法复位治疗后,首次治愈率85.6%(1062/1240),其中后半规管BPPV86.2%(991/1149),水平半规管BPPV 81.2%(56/69),混合性半规管BPPV 68.2%(15/22);观察随访1年后,总治愈率94.2%(1168/1240),复发率5.7%.结论 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疗效肯定,见效快.方法 简单,短期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BPPV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与声带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声带息肉患者15例,术后经患者同意行24 h双探头pH监测观察咽喉反流及胃食管反流与声带息肉的关系。结果 15例患者进行监测,咽喉部反流阳性6例(40%),食管反流阳性1 3例(8 6.6 7%),两者均阳性6例(4 0%)。在6例咽喉部反流阳性患者中,5例(8 3.3 3%)反流症状数量表阳性,4例(66.67%)反流检查计分阳性;13例食管反流阳性的患者中9例(69.23%)反流症状数量表阳性,11例(84.62%)反流检查计分阳性。结论上消化道及咽喉反流在声带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胃反流物刺激可能是声带息肉发生的直接病因或是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鼻窦、外耳道、口咽等处真菌性感染临床较多见,而喉真菌病鲜见报道。我科自2010年3月~2012年12月诊治咽喉真菌病患者14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男8例,女6例,年龄41~65岁,平均50岁。其中咽部感染11例,喉部感染3例。主要症状为咽部明显疼痛、烧灼感、异物感,3例表现较严重的声嘶症状。主要体征为咽部黏膜充血明显,软腭、扁桃体等表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金属食管镜扩张食管狭窄并置入食管支架,改善恶性食管狭窄及食管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患者经全麻或表麻在金属食管镜下扩张狭窄的食管,然后置入双喇叭硅胶管或镍钛合金支架.4例应用双喇叭硅胶管,24例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所有患者食管扩张及支架置入顺利,术后进食无障碍.2例(7.2%)支架向上移位,23例(82.8%)发生胸骨后疼痛,7例(25.0%)发生胃液返流,4例(14.3%)发生阻塞,1例(3.6%)于术后两个月死于术后食管大出血.结论:用金属食管镜扩张恶性食管狭窄,人工支架置入是改善恶性食管狭窄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理想姑息治疗方法,支架置入方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三黄液在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冲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鼻窦炎为鼻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采用内镜鼻窦手术(e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术腔冲洗直接影响治愈率。我们于2001年3月-2003年3月间应用三黄液对65例行ESS患者术腔进行冲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的耳神经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我科 1994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经乙状窦后进路手术 6 5岁以上患者 6 8例 ,讨论了各种异常对手术的可能影响及围术期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手术治疗的疾病有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5 2例 ,桥小脑角胆脂瘤 3例 ,听神经瘤 1例 ,半面痉挛 12例。术前检查异常的有 :心电图 2 9例 ,占 42 .6 5 % ;胸部放射线检查异常 11例 ,占 16 .18% ;高血脂 3例 ,占 4.4% ;糖尿病 1例 ,占 1.47% ;高血压病 8例 ,占 11.76 % ;白细胞低下 2例 ,占 2 .94% ;血小板减少 1例 ,占1.47% ;腹部 B超 9例 ,占 13.2 4% ;神经性耳聋 9例。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随访 8个月至 5年 ,症状无复发。术后并发症 :颅内感染 2例 ,迟发性小脑血肿 1例 ,应激性溃疡 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认为老年患者虽然体质较差 ,体检结果异常多 ,但只要正确处理围手术期的异常 ,老年患者完全可以耐受耳神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7.
中鼻甲气化又称泡状鼻甲,个体之间因气化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中鼻甲过度气化致头痛的患者可无鼻窦及鼻腔病史,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年3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伴头痛的中鼻甲过度气化患者24例,经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单纯的食管异物,经食管镜取出后患者很快恢复健康.一旦异物导致食管穿孔后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0年3月~2005年12月共收治了42例食管异物并发食管穿孔的患者,现就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等离子舌根减容术,主要应用于舌根肥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有些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缺氧窒息而死亡.我科自2003年8月~2006年8月对34例舌根肥大OSAHS患者进行等离子舌根减容术治疗,其中有4例(11.76%)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困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内窥镜鼻窦手术与传统鼻窦手术对中鼻甲及嗅觉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与传统鼻腔、鼻窦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 型 2期 , 型 2期 )中的手术疗效对中鼻甲形态及嗅觉的影响。方法 :对 1997年 9月~ 1999年 9月间参加该项研究并随访半年以上的二组病例 85例 (16 3侧 ) ,经冠状位鼻窦 CT扫描 ,术前、术后鼻内窥镜检查及嗅觉测试。二组分别施行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及传统鼻腔、鼻窦手术 ,对中鼻甲病变采取完整保留和部分切除二类方式。结果 :经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 ,随访半年以上的 5 2例(10 1侧 )患者鼻窦炎治愈、好转、无效率分别是 6 4.4%、2 9.7%、5 .9% ;相应中鼻甲恢复正常率分别是 6 3.1%、30 .0 %、0 .0 % ;嗅觉恢复正常率分别是 6 6 .2 %、36 .7%、0 .0 %。33例 (6 2侧 )经传统鼻腔、鼻窦手术患者鼻窦炎治愈、好转、无效率分别是 30 .6 %、48.4%、2 1.0 % ;相应中鼻甲恢复正常率分别是 47.4%、3.3%、0 .0 % ;嗅觉恢复正常率分别是 6 3.2 %、2 3.3%、0 .0 %。结论 :内窥镜鼻窦手术较传统鼻窦手术更有效地解决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 ,从而提高 型、 型鼻窦炎治愈率。本研究表明中鼻甲形态的转归 ,嗅觉恢复与鼻窦炎治愈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