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8年9月至2009年10月我们收治骶尾部藏毛窦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多发于臀裂和骶尾部的感染性疾病,其治疗方法日益增多,涌现出许多经典术式和改良术式。本文综述目前对骶尾部藏毛窦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藏毛窦为皮肤褶皱区域的一种慢性感染 ,好发于天生裂隙部位[1 ] ,尤其常见于骶尾部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本文对藏毛窦的病因、诊疗方案、预防及预后进行详细阐述 ,以期对临床工作者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骶尾部藏毛窦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l例;年龄19~32岁,平均23.1岁;病程4个月至3年,〈1年1例,1~2年6例,〉2年1例。首诊7例,外院一次手术后复发l例。3例误诊为肛瘘,  相似文献   

5.
2007~2008年,我科共收治骶尾部藏毛窦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共收治骶尾部藏毛窦患者12例,均行病灶切除创口开放引流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53岁,平均31.6岁;病程3个月至6年。临床表现:骶尾部肿痛(其中反复骶尾部肿痛7例),肿块隆起,破溃流脓伴窦道形成。局部检查:骶尾部可见肿块隆起,表面皮肤呈暗褐色且质硬,或可见1~5个窦口,或挤压可见脓水自窦口溢出,肛门检查均未触及内口及瘘道。X线检查未见骨质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袋形缝合和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藏毛窦患者并分别进行藏毛窦切除后袋形缝合术或一期缝合手术21例,其中12例采用袋形缝合,9例采用一期缝合.结果 藏毛窦切除后袋形缝合平均创面愈合时间(33.50±19.45)d,袋形组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无复发;一期缝合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7.33±17,16)d,2例术后感染,切开引流,二期愈合,1例出现术后感染后创面未愈,再次手术治愈,1例创面轻微裂开,复发1例(11.1%).结论 藏毛窦切除后袋形缝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复发率低,一期缝合的优点是创面愈合快,但是应当考虑到患者感染率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骶尾部藏毛窦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为一种少见疾病,多见于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发病罕见。男性多见,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病,肥胖和毛发浓密的者易发病。1847年Anderson和1854年Warren首后报道此病。1880年Hodges正式采用藏毛窦这一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军人发病率较高,这些患者都有长时期乘坐吉普车经历,故有“吉普车病”之称。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巨大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特点,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巨大骶尾部藏毛窦,总结诊断、于术入路、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藏毛窦完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病理为异物性肉芽肿,随访时间11个月至10年,术后创1:3感染2例,复发1例。结果表明,术前应进行全面评估,蛛网膜下腔或连续硬膜外麻醉、骶尾部入路、低电量电刀剥离是切除巨大骶尾部藏毛窦的最佳方法,彻底手术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995~2011年,我们收治骶尾部藏毛窦患者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系青壮年男性,体胖多毛;年龄18~30岁,平均22.6岁;病程5个月至6年。其中9例因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反复肿痛破溃流脓就诊,6例在外院误诊为肛周脓肿或肛瘘而行多次切开引流术,最多者有I例曾行5次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11.
2009~2013年,我们采用手术切除、一期缝合、负压吸引引流治疗骶尾部藏毛窦患者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32例,女6例;年龄17~36岁,平均23.2岁;病程6个月至7年。病变窦口均位于骶尾部后正中臀沟处,窦口1~4个,其中6例窦口可见毛发钻出。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均无异常。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藏毛窦改变。其中11例见窦道内毛发。  相似文献   

12.
尾部藏毛窦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 ,2 3岁 ,因尾部肿痛流脓水反复发作 2年 ,于 1982年 9月入院。检查 :在肛门后 6cm处正中线上有两个窦道 ,相距约 0 8cm ,窦口约米粒大小 ,远端窦口较软 ,上皮组织向内翻入 ,触诊在窦道口附近可摸到不规则硬结 ,按压时有少量脓性皮脂溢出。诊断为尾部藏毛窦。于次日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下行藏毛窦切除术 ,取俯卧位 ,美蓝注射液自窦口加压注入藏毛窦内 ,使窦壁染色然后挤压出窦腔内积存的美蓝 ,以防切开后正常组织染色 ,然后取局部“▲”型切口 ,切开皮肤 ,电刀切开皮下组织 ,以电 刀切除所有染色组织 ,直至骶骨筋膜为止 ,电凝止…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2岁。因肛门后侧破溃流分泌物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肛门后侧出现硬结,稍感疼痛,随后即破溃,反复流脓性分泌物,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藏毛窦,未行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14.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这类窦道最常见于肛门后尾骨处背侧,称为尾部藏毛窦(coccygeal pilonidal sinus)。内藏毛发是其特征,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反复发作。1830年Mayo首先阐述这一疾患,1847年Anderson和1854年Warren先后报道此病。1880年Hodges正式采用尾部藏毛窦这一名称。本病在欧美属多发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军人发病率较高,这些患者都有长时期乘坐吉普车经历。故有“吉普车病”之称。本文对尾部藏毛窦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我科采用创面开放结合中药去腐生肌膏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5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祝斌  龙浩成  戴洛 《腹部外科》2013,(5):323-324
目的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骶尾部藏毛窦5例,5例均骶尾部感染反复发作,待炎症消退后均行藏毛窦一期切除缝合术.结果 5例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藏毛窦,3例术后I期愈合,2例术后切口轻度裂开,经换药后治愈.随访6~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藏毛窦疾病容易误诊,术前应仔细检查,明确手术范围,彻底手术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Ⅰ期切除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骶尾部藏毛窦行Ⅰ期切除缝合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性分析。结果全组除1例术后5月复发外均治愈,无手术意外损失及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12~16天,术后随访6月~1年,无窦道复发。结论Ⅰ期切除缝合治疗藏毛窦具有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愈合时间短、缩短住院周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尾部藏毛窦临床较少见。我科自1987~1997年间共收治维吾尔族病人9例,诊断明确,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因本病容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骶尾部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疗效。方法在2008年6月至2015年9月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骶尾部藏毛窦病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病人并发症情况、住院及愈合时间,并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5.8min;术后当晚仅有1例病人因疼痛肌注曲马多止痛,无病人出现切口感染;病人住院时间为13~16 d,平均完全愈合时间为术后15.4 d;术后随访时间为3~14个月,无病人出现疾病复发。结论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治疗藏毛窦疗效满意,相比其他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具有手术简单、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复发后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等显著优点,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藏毛窦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可发生于骶尾部、顶枕部,最常见的是骶尾部。发生在骶尾部者称为尾部藏毛窦,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