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局部黏附激酶(FAK)是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员。参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的信号传导,在人体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通过检测FAK蛋白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了解FAK在大肠癌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的一个家族,它属于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这个家族的成员包括FAK和新近发现的富含脯氨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细胞粘附激酶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l)的SHD结构域对成骨细胞内局部黏附激酶(FAK)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取1~2dSD大鼠颅盖骨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传至第3代.体外构建野生型GIT1和删除了SHD结构域的GIT1的质粒并组成慢病毒.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刺激成骨细胞后,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GIT1、删除了SHD结构域的GIT1与FAK的相互关系,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GIT1和FAK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删除了SHD结构域的GIT1对成骨细胞内FAK位置和活性的影响.结果 PDGF刺激成骨细胞后,GIT1与FAK的相互结合明显增加,且随着时间的增加,结合量逐渐增加(F=293.105,P=0.0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PDGF刺激后,成骨细胞局部黏附内活性形式的FAK(FAK酪氨酸397磷酸化)明显增加.PDGF刺激成骨细胞后,删除了SHD结构域的GIT1与FAK的结合明显被抑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二者的相互关系无明显变化(F=0.322,P=0.737);删除了SHD结构域的GIT1抑制成骨细胞局部黏附内FAK酪氨酸397的磷酸化,同时降低FAK在局部黏附内的表达.结论 删除了SHD结构域的GIT1通过降低与FAK的相互结合,从而抑制成骨细胞局部黏附内FAK酪氨酸397的磷酸化,影响成骨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粘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结果 结论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检测40例大肠癌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FAK的表达。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K阳性表达率为60.0%,与正常人(2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外周血淋巴细胞FAK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有关。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K异常表达与荷瘤状况有关,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淋巴转移的预测等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E-CD)及黏着斑激酶(FAK)和磷酸化黏着斑激酶(FAK py397)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02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直肠癌及对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30例和2006年至2007年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新鲜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3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E-CD、FAK和FAK py397的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正常直肠黏膜中E-CD呈细胞膜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E-CD细胞膜表达缺失,直肠癌组织中E-CD、FAK及FAK py397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099、18.358、25.612,12.316、28.823、23.168,8.927、18.122、22.620,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χ~2=0.439、1.899、3.676,0.541、4.051、1.135,P>0.05);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K及FAK py397表达率分别为83%(54/65)、68%(44/65)和31%(20/65)、26%(17/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07,34.163,20.897,P<0.05).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E-CD细胞膜表达缺失、FAK和FAK py397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27、P53及粘着斑激酶(FAK)的表达与胶质瘤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控制其切除标本中P27、P53与FAK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胶质瘤之间的关系及意义。结果P27、P53的表达与胶质瘤中晚期有一定的关系,有明显的协同作用(χ2检验,P<0.05),而FAK的表达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7可能是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P27与P53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相似文献   

7.
肿瘤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是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起始;整合素(integrin)是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受体,介导许多信号通路的发生,包括Integrin/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复发和转移,其中Integrin/FAK信号转导通路,在Integrin介导的肝癌黏附转移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踝蛋白(Talin)是第一个被证实的Integrin活化蛋白,是黏着斑(focal adhesion plaque,FAP)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Talin结构、功能、与Integrin/FAK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肝癌及其他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是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起始;整合素(integrin)是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受体,介导许多信号通路的发生,包括Integrin/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复发和转移,其中Integrin/FAK信号转导通路,在Integrin介导的肝癌黏附转移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踝蛋白(Talin)是第一个被证实的Integrin活化蛋白,是黏着斑(focal adhesion plaque,FAP)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Talin结构、功能、与Integrin/FAK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肝癌及其他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FAK、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92例乳腺癌组织中FAK和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和46.7%,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K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星正相关(P〈0.01),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FAK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列联系数C≈0.3952)。结论FAK和VEGF-C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FAK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增强其淋巴管生成作用,进而促使乳腺癌细胞的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是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起始;整合素(integrin)是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受体,介导许多信号通路的发生,包括Integrin/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复发和转移,其中Integrin/FAK信号转导通路,在Integrin介导的肝癌黏附转移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踝蛋白(Talin)是第一个被证实的Integrin活化蛋白,是黏着斑(focal adhesion plaque,FAP)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Talin结构、功能、与Integrin/FAK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肝癌及其他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运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测定HSFB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SFB)中的FAK、整合素α1、转化生长因子受体1(TGF-βR1)及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同时将HSFB分别用抗FAK、整合素α1、TGF-βR1及α-SMA抗体进行阻断培养,并测定培养前后整合素α1、TGF-βR1、α-SMA及FAK的表达。结果与NSFB相比,HSFB中的FAK、整合素α1、TGF-βR1、α-SMA的表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分别用抗整合素α1、TGF-βR1、α-SMA抗体进行阻断培养后,HSFB中的FAK表达下降(P<0.01);阻断FAK表达也可分别导致了整合素α1、TGF-βR1、α-SMA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FAK对整合素α1、TGF-βR1及α-SMA的蛋白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减少FAK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可能是抑制瘢痕增生、软化瘢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黏着斑激酶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反义黏着斑激酶(FAK)对U251人胶质瘤细胞株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以LipofecTAMINE^TM介导的反义FAK寡核苷酸转染U251人胶质瘤细胞株,用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株FAK含量的改变,研究其多种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脂质体介导FAKODN转染率为85.9%。转染反义FAK后,U251人胶质瘤细胞株FAK表达明显减少。U251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4.52%,侵袭细胞下降至21.7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s期细胞降至25.16%。细胞凋亡率升至34.5%。透射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结论反义FAK寡核苷酸可显著降低FAK在U251中的表达,降低FAK表达能够显著抑制U251人胶质瘤细胞株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整合素(INT) β1 局灶黏附激酶(FAK)信号传导通路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新鲜垂体瘤标本8例,进行原代培养,利用Boyden小室侵袭模型,分别加入INTβ1抗体以抑制INTβ1 FAK的激活、加入蛋白激酶C激活剂以激活FAK ,观察干预后垂体瘤细胞中FAK、磷酸化FAK(激活的FAK)、FAKmRNA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在加入INTβ1抗体后,Y3 97 FAK水平明显降低(P <0 .0 5 ) ,FAK的激活被抑制,同时伴随细胞侵袭率的显著降低(P <0 .0 5 ) ;加入蛋白激酶C激活剂后,FAKmRNA水平明显增高(P <0 .0 5 ) ;Y3 97 FAK水平明显增高(P <0 .0 5 ) ,FAK被激活;同时细胞侵袭率增高(P <0 .0 5 )。同时加入INTβ1抗体和TPA后,FAKmRNA水平明显增高(P <0 .0 5 ) ;Y3 97 FAK水平明显增高(P <0 .0 5 ) ,表明FAK仍然被激活,伴细胞侵袭率增高(P <0 .0 5 )。结论 垂体瘤中存在INTβ1 FAK信号传导机制,并且在垂体瘤的侵袭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INTβ1 FAK信号传导通路与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通路之间存在交互通讯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粘着斑激酶(FAK)和整合蛋白(integrin)α5、β1亚基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亲合素生物素法(ABC)检测7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FAK和整合蛋白α5、β1亚基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FAK、整合蛋白α5和亚基和整合蛋白β1亚基的表达 为 或 分别是胃癌组织57%、29%和25%,癌旁组织4%、76%和84%;低分化胃癌组织68%、18%和16%,高中分化组织42%、45%和39%;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77%、31%和31%,无转移的组织36%、28%和19%;浸润程度较深的组织68%、29%和25%,浸润程度较深的组织19%、31%和25%。结论 FAK较整合蛋白α5、β1亚基可以更有效地衡量胃癌的发生与发展,FAK的表达量可作为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较有价值的病理指标。FAK可能既是一种转化相关酶又是一种演变相关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生物轴对胆囊癌细胞侵袭迁移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与外源性CXCL11共培养处理后,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CXCR3基因表达, 观察其对CXCL11介导FAK/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评估CXCR3基因敲减、FAK抑制剂PF573228对CXCL11诱导胆囊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 CXCL11共培养组磷酸化FAK(p-FAK)、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的相对表达量(0.849±0.082、0.824±0.084、0.865±0.081)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186±0.034、0.195±0.038、0.191±0.0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7、1...  相似文献   

16.
FAK在胃癌中的过度表达与生物学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FA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示FAK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较无淋巴转移组织表达高,浸润程度越深表达越高。FAK阳性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9%,46.4%,阴性患者术3,5年生存率分别83.3%和50.0%,两组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FAK过度表达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0%,40.0%,无FAK过度表达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78.6%和57.1%,两组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FAK的表达量可作为胃癌发展过程中一种较有价值的病理指标,但是否有助于患者预后判断尚无法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焦点粘附激酶 (FAK )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活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3 5例肝细胞癌 ,8例肝硬变及 5例正常肝组织中FAKmRNA的表达 ,并通过Western印迹杂交法分析肝癌组织中FAK的磷酸化 (Tyr -3 97)状态。 结果 肝癌组织中FAKmRNA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变、正常肝组织 ( P <0 .0 1) ;同时低分化、存在转移的肝癌组织中FAK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无转移的肝癌 (P <0 .0 5 )。结论 FAK的高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上调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 ,检测FAK的磷酸化 (Tyr -3 97)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和PTE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同时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FAK、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在92例乳腺癌中FAK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和5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FAK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PTEN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3)乳腺癌组织FAK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乳腺癌FAK的高表达和PTEN的缺失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EMT)过程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及下调FAK的表达后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进程的影响。 方法 应用TGF-β1(10 μg/L)刺激HK-2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F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p)-FAK(Tyr397)的蛋白表达。应用Lipofectmine2000将FAK siRNA转染HK-2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观察下调表达FAK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结果 TGF-β1刺激后,HK-2细胞α-SMA蛋白和mRNA水平上调,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FAK蛋白和mRNA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48 h达到高峰。p-FAK(Tyr397)蛋白表达趋势与FAK相同。脂质体转染siRNA后FAK的mRNA和蛋白分别下调了50%和41%,下调表达FAK后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α-SMA蛋白的上调表达,逆转 E-cadherin蛋白的下调表达。 结论 在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进程FAK蛋白表达上调,敲低FAK蛋白表达后可以部分减轻EMT的程度,提示FAK在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脏纤维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运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测定HSFB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SFB)中的FAK、整合素α1、转化生长因子受体1(TGF-βR1)及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同时将HSFB分别用抗FAK、整合素α1、TGF-βR1及α—SMA抗体进行阻断培养,并测定培养前后整合素α1、TGF—βR1、α—SMA及FAK的表达。结果与NSFB相比,HSFB中的FAK、整合素α1、TGF—βR1、α—SMA的表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分别用抗整合素α1、TGF-βR1、α—SMA抗体进行阻断培养后,HSFB中的FAK表达下降(P〈0.01);阻断FAK表达也可分别导致了整合素α1、TGF-βR1、α—SMA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FAK对整合素α1、TGF-βR1及α—SMA的蛋白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减少FAK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可能是抑制瘢痕增生、软化瘢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