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变性、坏死与再生 ,纤维组织增生 ,致肝脏结构紊乱。本病按其功能的变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二者可互为转化。在肝硬化失代偿期 ,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 ,治疗和护理均很棘手。笔者旨在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 ,以协助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 1996~ 1998年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 4 1例 ,其诊断均符合 :1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肝硬化诊断标准 ;2按 Child- pugh分级为 B或 C级 ;3B超示腹水中等量以上。其中男 2 8例 …  相似文献   

2.
苍牛防己汤治疗肝硬化腹水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如何迅速消退腹水 ,并防止腹水再生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临床工作中必须进一步探索的课题。近 3年来 ,笔者运用方药中老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方苍牛防己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 62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2例患者中 ,男性 48例 ,女性 1 4例 ;年龄 1 8~ 72岁 ,平均年龄 45岁 ;病史 3~ 1 7年 ,平均 1 0年。肝炎后肝硬化者 2 3例 ,血吸虫病肝硬化者 3 9例。62例均有肝脏缩小 ,门静脉高压症。其中脾肿大者 2 6例 ,肿大属 级者 1 8例 , 级者 8例 ,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3.
李木书 《江西中医药》2003,34(12):15-15
1994年 8月~ 2 0 0 0年 2月 ,笔者用自拟健脾活血汤治疗肝硬化 5 4例 ,并与对照组 5 1例作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0 5例均为住院患者 ,并经实验室、B超、CT等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均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1] 。按就诊时单、双日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4例 ,男 3 6例 ,女 1 8例 ;年龄 2 4~ 65岁 ,平均 47.4岁 ;病程 2~ 1 2年 ,平均 5 .4年 ;有腹水者 47例 ,脾肿大者 49例。对照组 5 1例 ,男 3 5例 ,女 1 6例 ;年龄 2 0~ 60岁 ,平均 44.7岁 ;病程 2~ 1 6年 ,平均 6.7年 ;有腹水者 43例 ,脾肿大者 45例。 2…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 ,现将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5 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 5 0例 ,男 4 1例 ,女 9例 ;年龄 2 8~ 72岁 ;病程 6个月~ 15年。其中有乙型肝炎病史 4 7例 ,丙型肝炎病史 1例 ,原因不明 2例。全部患者均有血清白蛋白降低 ,ALT异常 18例 ,AST异常 2 4例 ,8例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均≤ 5 0 μmol/L。本组患者以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及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腹水为主 ,合并肝肾综合征、肝昏迷、消化道出血者未列入本组。1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属中医胁痛、黄疸、臌胀、积聚等范畴。目前肝硬化的中医护理多停留在“辨病施护”上 ,这种护理模式不能适应个体化治疗模式的发展。我科于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 ,对 7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施护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76例中 ,男 5 4例 ,女 2 2例 ;年龄 2 8岁~ 6 7岁 ,平均年龄4 7岁 ;肝炎后肝硬化 6 4例 ,酒精性肝硬化 9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 ,肝癌合并肝硬化 1例 ,肝硬化代偿期 4 5例 ,失代偿期 31例 ;中医辨证 :肝郁脾虚型 2 6例 ,气滞血瘀型 (湿热瘀结型 ) 2 0例 ,脾肾阳虚型 2 1例 ,肝肾阴虚型 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状态与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男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其中乙肝肝硬化72例,丙肝肝硬化12例;肝功能A级32例,B级42例,C级10例;同时收集男性健康体检人群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ROG)、睾酮(TSTO)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O_4)等性激素水平的测定,观察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性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分析肝功能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E_2、FSH和PRL水平逐渐升高,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STO和DHEA-SO_4降低,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LH和PROG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E_2、FSH、PRL、TSTO、DHEA-S_O4变化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之一,其水平是反应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肝性脊髓病(HM)是肝脏疾病晚期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主要特点为脊髓椎体束的脱髓鞘病变,多见于门静脉高压症门体分流的肝硬化患者[1],主要表现为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我院收治7例HM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39~62岁,平均48.9岁。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4~8 a,均为失代偿期。乙肝4例(发展为肝癌1例),丙肝2例,酒精性1例。血管成像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和死亡原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死亡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患者41例(拉米夫定14例,阿德福韦8例,恩替卡韦17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2例)作为抗病毒组,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59例作为未抗病毒组。结果 2组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中毒性休克、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抗病毒组的急性及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抗病毒组(P0.05);抗病毒组肝硬化生存时间为6~192(45.7±37.5)个月,未抗病毒组为2~180(19.42±21.12)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能够延长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丽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2):744-744
齿衄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笔者近 3年来采用养阴凉血法治疗 1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其肝硬化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10例为男性 ,平均年龄为 (3 8±6.5 )岁 ,平均病程 (6± 4) a,肝硬化病程均在 2 a以上。其中 8例为乙肝肝硬化 ,1例为酒精性肝硬化 ,1例为原因不明性肝硬化 ;有 6例是晨起口中有血腥味 ,唇周有血痂 ,刷牙后出血不止 ;有 2例牙龈不自主渗血。出现肝掌 ,脾肿大有 5例 ,蜘蛛痣 3例 ;血清胆红素异常者 4例 ,血清白、球蛋白比例 (A/ C)…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6年以来,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住院患者中,使用酚妥拉明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对此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2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肺心病并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28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基础疾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50~72岁,平均60.1岁;心功能Ⅱ~Ⅳ级;伴轻中度呼吸衰竭4例。对照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50~70岁,平均60岁;心功能Ⅱ~Ⅳ级;伴轻中度呼吸衰竭3例。2组情况相似,具有…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干扰素对于失代偿肝硬化 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 40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 ,采用配对设计 ,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 ,治疗组应用干扰素 3 0 0万 U,每周 2~ 3次 ,肌肉注射 ,3~ 6个月 ,并给以常规的护肝治疗和支持治疗 (强力宁、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肝安、白蛋白、维生素等 )。对照组 2 0例给以常规的护肝治疗和对症治疗 (同前 )。对 40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随访时间为 6个月 1次 ,3 6例进行全身体检和血清学检查 ,4例进行信访。随访期均为 5年。结果 :1年、 3年、 5年治疗组的存活人数分别为 14 ,13 ,10例 ;对照组分别为 10 ,5 ,3例。治疗组 1年、 3年、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70 % ( 14 / 2 0 ) ,65 % ( 13 / 2 0 ) ,5 0 % ( 10 / 2 0 ) ;对照组分别为 5 0 % ( 10 / 2 0 ) ,2 5 % ( 5 / 2 0 ) ,15 %( 3 / 2 0 )。两组间经 (χ2 )卡方检验 ,第 1年 ,P<0 .0 1,第 3年和第 5年 P <0 .0 5。治疗组 8例经治疗 HBe Ag和 H BV DNA转阴者 7例 ,5年均存活 ;12例治疗无反应者 ,9例于 5年内死亡。对照组 5年内死亡 17例 ,存活 3例。结论 :抗病毒治疗组和非抗病毒组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干扰素治疗失代偿肝硬化可提高其 5年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吕茂新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024-2025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标准。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59岁,最小者38岁,平均43.5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5年,平均2.6年;首次出现腹水者16例,第2次出现腹水者7例,第3次出现腹水者2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者22例,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者2例,酒精性肝硬化者1例。1.2治疗方法在肝硬化腹水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 1月~ 1999年 4月 ,我们观察了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1;9( 1)∶52〕 ,选择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 62例 ,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治疗组 32例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31~75岁 ,平均 56岁 ;合并感染 2 2例 ,其中合并胆囊炎症10例 ,呼吸道感染 4例 ,原发性腹膜炎 6例 ,尿路感染2例。对照组 30例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30~ 72岁 ,平均 53岁 ;合并感染 16例 ,其中合并胆囊炎症 8例 ,呼吸道感染 4例 ,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单胺氧化酶(MAO)的活力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其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106(男62,女44)例,平均年龄(55±8)岁,其中肝硬化代偿期患者73例(男49例,女24例,平均年龄52±5岁),失代偿期患者33例(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6岁).用免疫比浊法测定PA含量,用连续监测法测定CHE活性,用酶动力学法测定MAO活力,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血清PA含量、ChE活力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P〈0.01).代偿期患者MAO活力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MAO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PA、ChE、MAO三者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疑难病症 ,国内外至今尚未研究出根治本病的药物。蒙医蒙药有悠久的历史 ,对治疗肝脏疾病有独特疗效。我们自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3月用蒙医蒙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 6 4例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6 4例中 ,住院患者 2 0例 ,门诊患者 4 4例 ;男性 4 6例 ,女性 18例 ,平均符合年龄标准 ,慢迁肝 12例 ,慢活肝 2 4例 ,肝硬化 (代偿期 ) 18例 ,肝硬化 (失代偿期 ) 10例。所有病人早服“伊赫—哈日— 12”3g ,“地达胶囊” 4粒 ,温开水送服 ,午服“德客都—古日古木— 7” 3g ,“通拉嘎— 5” 3…  相似文献   

16.
消水贴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之一 ,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我们自制消水贴外敷脐部消退腹水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腹水病例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病人。两组共 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对照组 3 0例。治疗组 :男2 1例 ,女 9例 ;年龄 3 5岁~ 65岁之间 ,平均 45 2 5岁 ;腹水出现时间半个月以内者 7例 ,半个月~ 1个月者 10例 ,1个月~ 6个月内者 5例 ,6个月以上者 8例。对照组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3 3岁~ 62岁之间 ,平均年龄 43 65岁 ;腹水出现时间半个月内者 6例 ,半个月~ …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3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限钠限水、使用利尿剂、补充白蛋白等仍不能使腹水消退者,利用连续注射器进行腹水直接回输术治疗,共作65例次,取得显著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①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②顽固性腹水,经长期使用中西药利尿剂及白蛋白治疗无效者;③伴有大循环严重失水表现。1.2 一般资料:32例中,男28例,女4例;年龄32~80岁,首次腹水29例,2次腹水2例,腹水3次以上者1例;伴右侧胸水者3例;腹围89~116cm;脾脏肿大者5例;轻度黄疸者1例;肝肾综合征l例;全部病例均A/G倒置。1.…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 ,故应早诊断早治疗。但目前临床上仍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见 ,早期肝硬化因病情不重往往忽略。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收治的 3 8例肝硬化患者 ,采取以挽救生命和治疗各急症为主要措施 ,疗法因人而异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8例肝硬化患者中 ,男 3 6例 ,女 2例 ;年龄 3 0~ 65岁 ,平均 48岁。肝硬化病史 1~ 1 0年 ,平均3 .5年。2 8例为肝炎后…  相似文献   

19.
1996~ 1998年 ,为了延缓肝硬化病情的进展 ,我科对 6 1例肝硬化病人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中医辨证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辨证施护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1例中 ,男 41例 ,女 2 0例 ;年龄≥ 5 0岁 2 8例 ,2 8~ 49岁 33例 ;西医诊断肝硬化代偿期 5 0例 ,失代偿期 11例 ;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型 2 7例 ,肝郁血瘀型2 3例 ,脾肾阳虚型 4例 ,脾肾阴虚型 7例。2 治疗及转归入院后给予常规剂量的肝细胞生长素或肝复肽或六合氨基酸静脉滴注 ,口服维生素类、护肝片、中龙肝脾康、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组方的中药汤剂 ,并进行一般…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2004年~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均符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肝硬化失代偿的诊断标准[1],腹部B超提示腹水量均在中等以上. 1.2 一般资料:51例均来自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2~76岁;病程3个月~10年;首次出现腹水12例,2次以上出现腹水18例;肝炎肝硬化20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6例.对照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1~70岁;病程5个月~12年;首次出现腹水7例,2次以上出现腹水14例;肝炎肝硬化13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