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人体坐姿着陆冲击(+Gz)耐限区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证明了选择猕猴群中部分成龄猴模拟健康成年人进行坐姿冲击试验是可行的。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数学推导求出了猴与人之间的修正值,结合医学指标改变,得出了人对坐姿着陆冲击的耐受曲线,并求出了人的安全、轻伤、中伤和重伤不同区间的耐受值。这一结果可作为制订人体对坐姿着陆冲击耐限标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飞船着陆冲击人体耐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载人飞船完成飞行任务后,返回着陆是飞行的最后一环,据统计也是事故多发阶段。因此,保证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着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有关胸-背向着陆冲击作用下,生理与病理反应特点与耐力,并对影响着陆冲击耐力的因素,如冲击角度、椅垫、特性及束缚系统结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Gx着陆冲击损伤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探讨+Gx着陆冲击造成损伤的特点,22只家犬以仰卧姿势承受了10~60Gx,30~100ms的冲击,记录了冲击平台、动物胸部、脊柱的加速度和ECG、呼吸、心内压、胸内压、腹内压、身体位移等指标。结果表明,在+Gx冲击作用下出现以肺脏、心脏为主的广泛内脏损伤。在冲击时右心房、右心室和胸腹内压都明显增加。胸部响应加速度发生超调,脊柱响应加速度低于输入。胸最大相对压缩量为44%。当胸部加速度峰值>60G、0.03s时,出现可恢复性中度损伤。实验结果对制定着陆冲击防护措施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着陆冲击对人体影响及医学评价问题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载人飞船完成飞行任务后,着陆冲击是必然要遇到的动力学因素,而冲击力的作用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甚至死亡。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不同冲击作用下,人体产生病理损伤的特点及人体对冲击的动态响应,并对着陆冲击条件下可能影响人体反应的因素,如着陆角度和姿态、束缚系统、椅垫及地形地貌等进行了分析,对 Gx、 Gz、 Gy冲击环境的医学评价做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6.
人体对胸—背向(+Gx)着陆冲击反应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研究人体对飞船返回着陆冲击的反应,4名健康男青年,以仰卧位姿势承受6~18Gx,30~120ms,三角形脉冲的着陆冲击。记录冲击塔平台、人体头、胸、腹部的加速度及人的ECG、EEG、血压、身体位移。结果表明,在+Gx冲击后,被试者反应头、胸震痛,血压增加,心律异常,EEG慢波增加。当胸部响应加速度达26Gx左右时,胸部产生剧痛而终止实验。实验中还观察到,将背带拉紧或松弛,身体的响应加速度可以相差约60%。椅垫选择不合适可使人体响应加速度增加1倍。人体不同部位动态响应与冲击要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Gx着陆冲击人体胸部动力学响应的模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陆冲击是载人飞船返回着陆必须要遇到的动力学因素,而胸部是人体对+Gx着陆冲击的主要反应之一。为了研究胸部在+Gx着陆冲击下的动态响应情况,做了36人次的+Gx冲击实验,实验中同时测量了冲击加速度和人体胸部的响应加速度。  相似文献   

8.
冲击损伤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冲击损伤生物力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现代生物力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分为5个方面:冲击损伤机理;生物力学响应;人的耐受性;人的代用主人体防护等。本文综述冲击损伤生物力学在上述5人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在长期空间站驻留期间,人体生理机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机体最终会适应这种失重环境。但是流体静压消失使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并且心血管系统处于一种低动力状态,重力消失导致的骨丢失和肌肉萎缩将持续进行。在航天任务结束后返回地面的过程中,航天员会再次受到着陆冲击过载的作用,此时机体尚未完成对重力的再适应过程,因此其耐受性会比航天飞行前有所降低。但到目前为止,其降低的程度还不完全清楚。本文在总结飞船着陆冲击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人体着陆冲击耐力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长期空间站驻留机体的变化对着陆冲击耐力的影响,并借鉴NASA3001标准,分析了长期空间站驻留后航天员着陆冲击耐力下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人体卧姿着陆冲击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飞船返回着陆时不同强度和不同姿态冲击下人体动态响应的规律.方法 5名健康男青年,以仰卧20°,承受4~10 G、50~80 ms;仰卧30°~60°,10 G、50 ms,半正弦脉冲的着陆冲击.分别记录冲击塔平台,座椅及人体头、肩、胸和髂处的Z和X向加速度及被试者心电图.结果随着陆冲击强度的增加,人体头、肩、胸和髂处X向加速度响应值均增大;20°,10 G冲击时,头Z向和X向加速度峰值超调量分别为93%和102%; 随仰卧角度的增加,人体头、肩、胸和髂X向加速度响应均下降,而头Z向加速度及超调量在40°仰卧角时最小.结论人体对着陆冲击的传递函数表明,人体具有多阶共振频率,分别为25 Hz、34 Hz、39 Hz、43 Hz、50 Hz、64 Hz和70 Hz.  相似文献   

12.
猴头部冲击性脑损伤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航空弹射救生的头部冲击伤的研究中区别脑功能性与器质性损伤的界限,使用高速动态加载机,对24只猴头进行了不同冲击载荷的撞击实验,依据有关临床诊断标准判别,冲击后8只猴发生了单纯性脑震荡,6只猴发生了脑实质性损伤,而其中的3只猴又伴有脑震荡症状。结果表明,发生了脑震荡的猴都出现了暂短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和心率减慢,脑干神经细胞尼氏体有减少现象脑震荡伴有脑损伤的猴脑脊液中还检出CK-BB酶和红细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体位着陆冲击时人体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着陆冲击时人体动态响应的变化。方法 5名健康男青年 ,承受峰值 1 0G ,作用时间为 50ms的半正弦脉冲的着陆冲击 ,冲击方向与人体纵轴的夹角 (体位角 )从 30°~ 70°间隔 1 0°增加 ,分别在人体头、肩、胸、髂部安装二维加速度计记录人体的动态响应。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 ,人体头Z向 (头盆向 )响应在 50°角时达最小 ,其值为 1 0 .36± 2 .44G ;在 70°角时响应达最大 ,其值为 1 8.0 7± 3.2 9G。胸Z向响应在 70°时达最小 ,其值为 1 0 .39± 3.97G ;在 60°时达最大 ,其值为 1 5.42± 3.61G。头X向 (胸背向 )响应在 30°时达最小 ,其值为 7.58± 1 .1 8G ;在 70°时响应达最大 ,其值为 1 8.89± 1 .85G。胸X向响应在 30°达最小 ,其值为 7.2 1± 1 .99G ;在 70°角时响应达最大 ,其值为 1 7.67± 2 .1 6G。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 ,人体对抗着陆冲击的最佳体位角为 50°。  相似文献   

14.
颅脑撞击伤并发眼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颅脑撞击伤时眼组织的损伤,为早期救治的时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建立以额顶为着力部位的家兔重度颅脑撞击伤后眼部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致伤家兔17只,分4个时相活杀后,对视神经、视网膜及色素膜作了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17只兔伤后经解剖证实均为重度颅脑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挫裂伤为主.17只兔均出现眼部损伤.大体观察:球后段视神经鞘膜下积血,眼底镜下部分兔眼表现为视网膜水肿、出血.光镜观察:伤后6小时内表现为球后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出血,脉络膜血管普遍扩张,视神经纤维层水肿,6小时后均出现后极部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蛋白样渗出,视细胞外节变性和消失.结论:颅脑撞击伤后眼组织损害是间接损伤,早期表现为局部循环障碍,晚期出现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