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内经》所言"虚邪贼风"是导致疾病的因素,文章对此作了解析。"虚邪"实为"虚风",是一年中诸多相同疾病的病因,风又为百病之长,古人是通过烈风之性阐明虚风的致病特点,以现代医学观点审视虚风,其实质即病原微生物。贼风所病为偏枯,通谓之中风,类似西医脑溢血和脑梗死,《内经》归属高粱之疾,与西医的观点相似。  相似文献   

2.
<正>我总劝我的病人,睡觉的时候要拔座机、关手机、在熟睡的时候突然惊醒是最伤神的。这种贼风,这种虚邪更厉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第一要"避之"。不是去正面迎对它、征服它、改造它,而是要躲避它;  相似文献   

3.
“虚邪”是《内经》常用名词,常和“贼风”并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名言警句:“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自王冰注为“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后,千百年来,因袭不变,或略改文字曰  相似文献   

4.
说“虚邪”     
“虚邪”一词,医经中并不鲜见。对其词义,略有两解。一是指内在病因,是由于人体五脏之间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紊乱而产生的。《难经·五十难》曰:“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为胜来者为贼邪,认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这里所说的“前”和“后”是按照水、火、士、金、水五行相生的次序而言的。《太素·人迎脉口诊》说:“假令心痛,中风得之,肝来乘心,从后而来,名为虚邪。饮食劳倦,牌来乘心,从前来者,名为实邪。”据此可知,木在火之后,故肝病犯心,引起“母病及子”的病邪就叫“虚邪”,土在火之前;故脾病犯…  相似文献   

5.
《灵枢·百病始生》篇中“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一句,历来有两种句读。一种从“虚”字后断句,另一种从“邪”字后断句。有人认为,“二者断法虽不同,但无歧义,语法上也没有毛病,二说可以并存”。笔者认为,“并存”之说不妥。故不揣冒昧,陈述管见,以教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6.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通常解释为“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谨慎躲避”.文章从《灵枢·九宫八风》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太一”“九宫”“八风”等概念的解析,初步揭示“太一游宫”理论的内涵,对“虚邪”的定义进行讨论,并初步探讨《灵枢·九宫八风》与“天人相应”观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温病中有关“引邪深入”的种种论述,认为该论述源于温病卫气营血理论,有一定的临床依据和理论意义。但对于某些传变迅速的春温、暑温等病,又不宜拘于此说,而应知常达变,药先于病,先安未受邪之地。  相似文献   

8.
全面探讨了《内经》有关“正邪”、“虚邪”的论述,指出“正邪”是八方四时之常气,以人之体质虚弱为条件可成为条件性气侯致病因素,“虚邪”则是不合时令的反常气候,有较强的致病性。两者为病,证候轻重不一,预后不同,反映了内外相应的发病观,防治时不离邪正两方,却区别对待,体现了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9.
从“虚邪”命名、“虚邪”致病特点以及“虚邪”概念的演进3方面入手探讨《黄帝内经》中“虚邪”概念的形成有其较为复杂的认识背景,其与“虚风”一词密切相关,指出“虚邪”派生于“虚风”,有较强致病力,常与异常气候变化有关,这与《难经》的认识不同;后世医家在运用其概念时,含义又有了延伸;中医学概念常随时代变迁,在学习或者运用相关概念时应当注意其中的变革,以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相似文献   

10.
论虚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邪之名 ,首见于《内经》,而且论述甚多 ,概念明确。略后亦有论及 ,如《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但愈后则论及较少 ,概念似亦渐趋模糊 ,更缺乏较系统的专题研讨。笔者认为 ,不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应用方面 ,虚邪都是一个不容忽视并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特以此为题 ,作如下探讨。1 虚邪的概念1 .1 虚邪是八正之虚邪气 ,亦名虚风、贼风《素问 .八正神明论》:“虚邪者 ,八正之虚邪气也。”“八正者 ,所以候八风虚邪以时至者也。”八正即四时八节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的正常风向及所带来的气候特点 ,为春季…  相似文献   

11.
崔××,男,26岁患慢性肾炎10年,尿毒症1年半。近一周阵发性腹痛、呕吐、不排气、不大便,X光透视:不全梗阻。以胃肠减压、静滴抗生素等治疗均不见效,邀余诊治。视其大腹膨胀,触之硬痛,拒按压,脉沉紧。为久病正衰,由于饮食失节,伤损  相似文献   

12.
中医古籍中由于句读不同,容易产生一些歧义。笔者偶尔读及熊继柏先生《辨释“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一文(载《吉林中医药》1986年第3期),辨释了《灵枢·百病始生》篇中的一段经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  相似文献   

13.
刘锋  陈钢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93-194
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中“虚邪”理论的挖掘整理,探讨了《黄帝内经》中“虚邪”概念,指出虚邪入侵的前提是正虚,且虚邪致病力强,病变多端,应该从时间、方位、扶正等方面避免其伤害.  相似文献   

14.
肺主一身之气,主管整体的呼吸机能;肺为华盖,亦为娇脏,易感受外邪或受他脏传变而致气机不畅,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久而气郁化火,耗伤津液,出现肺阴虚证候。因此,临床最为常见的便是肺阴虚咳嗽。治疗肺阴虚咳嗽,应用甘寒药物配伍滋补肺阴、润肺止咳的同时,还应该适当佐以辛散之品以行气,以气生津、行津、摄津,另外还要注意滋补胃阴,使津液化生有源,即培土生金。  相似文献   

15.
李茂清  符林春 《新中医》2009,(2):111-113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定义为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大多将其归入消渴诊治。中医学关于消渴的病因,早在《内经》中就已经较为完备了,后世基本是继承和增补,多将本病的发病主因归属于肺、胃(脾)、肾三脏之阴所伤而形成,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之别。而笔者认为,邪侵袭人体脏腑,破坏机体阴阳平衡,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虚邪瘀理论,对风湿病的"治未病"临床指导思想进行探讨。在此理论指导下,使"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临床全程诊疗,将有望进一步提高风湿病的临床疗效。为风湿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正邪”、“虚邪”我们先从两个小故事谈起:  相似文献   

18.
“虚者补之”“损者益之”是治疗虚证的大法。临床治疗虚证要根据阴阳气血的虚损及五脏病位的不同而辨证施治。但有时在辨证准确、运用补法,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虚不受补”。笔者根据临证体会,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虚不受补”的实质。一、虚阳格拒,药不得入阳虚证如出现阳虚防盛,格阳于外,虚阳上浮,也就是真寒假热的证侯,根据治病求本,应采用反治法来治疗。此时可能发生呕吐而使药不得入,这是因为疾病的假象与药物的性质发生格拒。预防的方法,是用反  相似文献   

19.
“虚而相并”,是内经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灵活地阐发脏腑经络间病理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值得认真探讨。原话出自《素·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对于这段经文,历来注家注解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种解释法。一种以杨上善为代表,以“并”作偏胜解,认为肾脏有病,可乘他脏之虚,偏并五脏而致病,如曰:“精谓命门所藏精也……命门通名为肾,肝之母也,母实并子,故为忧也。心为火也,精为水也,水克于火,遂坏为喜。肺为金也,水子  相似文献   

20.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中州,灌四旁,脾的功能健运,是保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四季脾旺不受邪为切入点,分别从脾居中州、脾统四脏以及分析脾胃与发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治病崇脾的治疗原则,从而揭示四季脾旺不受邪在人体生命的地位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