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蒲公英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以下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创伤组、蒲公英低剂量治疗组(LDT组)、蒲公英中剂量治疗组(MDT组)、蒲公英高剂量治疗组(HDT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Marmarou法制造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采用生物化学观察蒲公英对大鼠脑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MDA)、SOD活性、和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创伤对照组比较,LDT、MDT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对照组比较,HDT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创伤对照组比较,LDT、MDT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GSH-PX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对照组比较,HDT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蒲公英通过增强创伤性脑损伤后SOD和GSH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的水平,从而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其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组和EPO组。创伤组:制作改进式Feeney's脑创伤模型;EPO组:伤后给大鼠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 IU/kg)。伤后24 h,72 h和120 h,使用平衡木法评定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伤后72 h时,检测各组大鼠脑含水量,脑组织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磷酸化水平、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伤后各时间点,EPO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行为学评分也较创伤组有明显降低(均P<0.05)。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由假手术组的78.76%±0.65%上升至创伤组的81.26%±0.40%(P<0.01),EPO组脑含水量则降低至79.71%±0.59%(与创伤组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创伤组ERK磷酸化的水平在伤后72 h明显上升(P<0.01),EPO组伤后ERK磷酸化水平则明显低于创伤组(0.369±0.046 vs.0.815±0.127,P<0.01);AQP4 mRNA和蛋白在伤后的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均P<0.01),EPO组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创伤组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EPO可抑制大鼠脑创伤后ER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及下游AQP4的过表达,减轻大鼠的创伤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脑脊液局灶冲洗治疗对实验性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分正常对照组、外伤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及人工脑脊液冲洗治疗组。于伤后30min开始分别以37℃的生理盐水和人工脑脊液进行局灶冲洗治疗维持3h。伤后4h、1、3、5、7d处死留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干湿重法测伤灶脑组织含水量,RT-PCR方法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与外伤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和人工脑脊液治疗组伤灶脑组织水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外伤后4h伤灶脑组织中HIF-1αmRNA表达即明显上升,1d达到高峰,持续至3d,5d开始下降,7d降至正常水平;局灶冲洗治疗后,伤后4h、1d、3d和5d各组脑组织HIF-1αmRNA表达均低于外伤对照组相应各时间点(P<0.05);其中以局灶人工脑脊液冲洗治疗效果最佳。结论局灶人工脑脊液冲洗治疗能明显减轻大鼠伤灶脑水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调节HIF-1α的表达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冷冻致兔脑水肿模型的建立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和改进一种冷冻诱导的兔局限性脑水肿模型。方法:采用液氮冷冻探头单点置于兔一侧大脑半球硬膜外,时间为60s,制作成局灶性脑冷冻伤后脑水肿模型。6h后断头取脑,计算脑含水量和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观察伊文氏蓝染色范围及其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冷冻侧脑含水量比对侧及对照组左、右半球明显增加(P<0.001)。伊文氏蓝含量(mg/g干脑重)也较对侧及对照组左半球和右半球显著增多(P<0.001)。冷冻灶周围有明显的蓝染带,局部脑组织稍膨隆。光镜检查见细胞肿胀明显,透亮度增加,部分细胞空泡样变性,血管周围间隙显著增宽,并可见灶性出血,部分区域液化。电镜检查见部分神经细胞内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肿胀或消失。部分核碎裂或溶解,血管基底膜肿胀或断裂等表现。对照组无类似改变。结论:本实验模型重复性较强,稳定可靠,条件较易控制。冷冻伤脑水肿是一种典型的血管源性脑水肿,与创伤性脑水肿有极其相似之处,可广泛应用于创伤性脑水肿的各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纳络酮(NAL)对家兔急性酒精中毒后外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经胃管注入乙醇致家兔急性酒精中毒,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外伤性脑水肿模型,并在伤后30min静注NAL 2mg/kg,以后每隔60min重复注射一次。测定伤后4h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增加(P<0.01),LPO含量降低(P<0.01),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结论 NAL有抗自由基作用并可减轻兔急性酒精中毒后外伤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与血脑屏障通透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液压冲击致伤装置制作大鼠皮质脑挫裂伤模型,测定伤后3h、6h、12h、24h、72h、168h伤灶周围脑组织的ICAM-1的含量、血脑屏障通透性,ICAM-1单抗治疗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大鼠中等程度皮质脑挫裂伤后,ICAM-1的含量与血脑屏障通透性3h即显著上升,6h达高峰,7d时基本正常,用ICAM-1单抗治疗能显著降低伤后6h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结论:提示大鼠脑创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可能与ICAM-1表达上调、介导白细胞粘附、游出有关。为ICAM-1的单抗治疗创伤性脑水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兔脑冷冻伤实验模型研究脑水肿时膜磷脂代谢障碍。检测脑冷冻伤后1min、30min、6h、24h冷冻灶周围脑组织膜磷脂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发现冷冻伤后极早期病灶周围脑组织TXB_2。显著升高(P<0.01),6-Keto-PGF_(1α)亦升高(P<0.02),但T/6比值严重失调,早期猛增10倍。同时期内,冷冻灶周围脑组织水含量递增。伊文思蓝染色至30min组才蓝染,并随时相增剧。研究结果提示脑冷冻伤后早期出现冷冻灶周围脑细胞膜磷脂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大鼠脑外伤模型研究谷氨酸氧化毒性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由落体致伤的方法制作大鼠重型颅脑外伤模型,D609为治疗药物;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外伤组和治疗组,各组内均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实验性外伤后24h的脑皮质谷胱苷肽(GSH)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伤侧皮质GSH含量显著高于外伤组(P<0.01),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脑水肿显著低于外伤组(P<0.01),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TUNEL染色显示,外伤组伤侧海马见大量凋亡细胞,治疗组伤侧海马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显著低于外伤组(P<0.01),外伤组及治疗组对侧海马和对照组海马均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谷氨酸氧化毒性是引起大鼠颅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局灶低温及全脑低温治疗对SD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含量、Na 含量及IL-1β、TNF-α的影响,以探讨局灶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造成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分别于伤后30min开始进行全脑降温、25℃水脑局灶降温治疗,治疗结束后在相应时相点断头处死,采用相关的方法测定伤灶脑组织含量,Na 含量、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含量和IL-1β和TNF-αmRNA表达等。结果在含水量方面、在离子含量方面、在IL-1β和TNF-α含量方面以及在IL-1β和TNF-αmRNA表达方面,局灶低温(25℃)组与全脑低温组以及脑外伤模型组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局灶低温(25℃)治疗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全脑低温治疗加重脑水肿;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或促进炎性因子IL-1β、TNF-α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后大鼠血脑屏障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后大鼠血脑屏障的改变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每组6只测量伤侧脑组织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每组3只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后24h脑组织含水量为(79.79±0.83)%,与正常对照组(78.68±0.63)%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脑损伤后6h脑组织中EB含量为(362.12±28.16)ug/g,与正常对照组(11.89±2.28)ug/g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脑损伤后30min,微血管内皮细胞有轻度受损迹象,伤后3h毛细血管腔内有微绒毛形成,伤后6h微绒毛增多,伤后24~72h毛细血管腔明显狭窄。结论:脑含水量的变化与脑组织中EB含量变化不同步,BBB的开放先于脑水肿的形成。BBB的开放与微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增加、内皮细胞紧密连接中断有关,也与早期缺血、缺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创伤后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按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模型,通过木条平衡实验评价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在伤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病理改变,同时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NO和水含量的改变。结果与假损伤组比,伤后第一天大鼠脑组织内MDA和NO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的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伤后1周内大鼠完成木条平衡作业的能力明显受损(P〈0.05)。经银杏内酯治疗后,TBI大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病理改变减轻,脑组织含水量及MDA、NO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银杏内酯可以促进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与早期抗氧化应激、降低NO的产生、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露醇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大鼠挫裂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挫裂伤组、甘露醇治疗组、甘露醇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组。采用文献报告的方法制作大鼠左顶叶皮层局限性脑挫裂伤模型。各组分别于脑挫裂伤后24、48、72h取挫伤区脑组织,检测其含水量以及AQP-4的表达。结果随着伤后时间的增加;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均逐渐增高(P〈0.0.5);与挫裂伤组相比较,甘露醇治疗组伤后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甘露醇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组伤后各时间点与前两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挫裂伤后,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增加;脯组织含水增加,甘露醇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后,能够下调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有效缓解创伤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3.
脑损伤后脑细胞外液中糖代谢变化的微透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微透析技术监测脑损伤局部细胞外液(ECF)中糖代谢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微透析技术动态收集大鼠轻、重度脑损伤局部的ECF透析液,观察其葡萄糖含量([Glu]d)和乳酸含量([Lac]d)的变化。结果透析管插入引起[Glu]d和[Lac]d的变化很小(P>0.05)。脑损伤后[Glu]d下降,与对照组及损伤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且损伤越重其变化越显著(P<0.05)。而脑损伤后[Lac]d则上升,与对照组及损伤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且损伤越重,其变化亦越显著(P<0.05)。脑损伤后[Glu]d和[Lac]d的变化分别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微透析技术是一种理想的动态监测脑损伤局部生化改变的方法;利用该技术监测损伤区ECF中糖代谢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判定脑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香芹酚对大鼠颅脑损伤(TB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香芹酚(10 mg/kg)组、中剂量香芹酚(20 mg/kg)组、高剂量香芹酚(40 mg/kg)组,每组10只。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TBI模型,造模后1、3、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以及化学定量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香芹酚能显著改善大鼠TBI后神经功能,显著减轻TBI后脑水肿,显著降低损伤脑组织MDA、NO和NOS含量,显著增加损伤脑组织SOD、CAT和GSH含量。结论 香芹酚可通过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Nimodipine对冷冻伤性脑水肿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冷冻伤性脑水肿不同时间大鼠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的变化,脑含水量与EB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对冷冻伤性脑水肿脑含水量和E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伤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明显升高,应用Nim治疗后,脑组织水分含量和EB含量明显降低,脑水肿减轻。这为临床颅脑损伤应用Nim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大鼠脑冷冻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自体骨髓MSCs在体外扩增并经Brdu标记后,通过颈内动脉注射将其植入冷冻伤脑水肿动物体内,从组织化学和神经功能评分两个方面观察骨髓MSCs自体移植的治疗作用。实验动物分为4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干细胞自体移植;C组在进行干细胞自体移植的同时给予神经节苷脂和丹参注射液治疗;D组在干细胞自体移植前给予罂粟碱开放血脑屏障。结果经颈内动脉注射的Brdu标记的大鼠自体骨髓MSCs细胞可向脑损伤区域迁移。B、C、D组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均高于A组(P〈0.05)。与B组相比,C组未增加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但是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明显升高(P〈0.05)。D组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均高于B组(P〈0.05),但神经恢复的程度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循环系统向脑损伤区迁移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脑水肿脑组织乳酸及线粒体SOD,MD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淡研究脑损伤后挫裂伤灶旁局部脑组织乳酸代谢及线粒体SOD、MDA变化和脑水肿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其在脑损伤后不同时期的影响。方法 以自由落体脑创伤为模型,采用生化检测的方法对伤后4h、24h、48h不同时间大鼠伤侧大脑皮质乳酸及线粒体SOD活力、MDA的含量测定,用干湿重法测相应时间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在伤后4h脑组织含水量即增加,并且随着乳酸及线粒体SOD、MDA含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与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等人的方法建立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S-P免疫组化法测定ICAM-1蛋白在外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的表达,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切片HE染色观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伤后6h,脑组织中I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72h达到高峰,其后下降,7d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伤后6h、12h、24h、48h、72h和7d时,脑组织含水量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伤后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大量聚集。结论大鼠脑外伤诱导了ICAM-1蛋白的表达,ICAM-1通过介导炎性细胞的浸润可能参与了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颅脑损伤组及纳美芬治疗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6 h、1 d、3 d、7 d,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损伤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颅脑损伤组和纳美芬治疗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颅脑损伤组相比,纳美芬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AQP4表达水平与脑含水量呈明显正相关性(r=0.676,P〈0.01)。结论盐酸纳美芬可能通过抑制AQP4表达,减轻脑水肿,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氨酸(Glu)在大鼠脑损伤局部的异常释放以及其对乳酸(Lac)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部脑损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干预组。伤前15min干预组注射Riluzole(一种Glu突触前释放抑制剂),损伤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仅开骨窗不损伤脑。应用微透析技术检测各组伤后不同时间透析液中Glu含量([Glu]d)及Lac含量([Lac]d)变化。结果[Glu]d及[Lac]d在伤后15min、30min和45min干预组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伤后60min,损伤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Glu]d和[Lac]d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细胞液中Glu水平的升高是Glu神经元末梢大量释放Glu所致,并继而引起了Lac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