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引起人们对溃疡病感染病因的重视,本文就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2.
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疗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根除HP治疗的常用三联治疗方案7d疗程和14d疗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HP检测(尿素酶法)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治疗7d,B组治疗14d,观察HP根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B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14d疗程明显优于7d疗程,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庞树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1(3):72-74
消化性溃疡(PU)是常见多发病,积极的药物治疗使溃疡的愈合问题已经解决,易于复发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不仅可以降低溃疡病的复发率,而且可以改变溃疡病的自然病程,治愈溃疡[1].现将根除Hp治疗PU的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用药时间明显缩短,但平均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停药后临床复发率,值得临床继续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 自从1982年Marshall首次分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以来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 系一直是胃肠病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在预先存在十二指肠胃化生的情况下,Hp可感染十二指肠引起十二指肠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度危险因素;一旦根除了Hp,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1 HP与慢性胃炎 早先人们就注意到消化性溃疡常合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胃炎的相差性可以有三种解释:(1)胃炎仅是消化性溃疡的结果;(2)胃炎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根除方案和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加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对照组为66.7%,两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提高治疗疗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和Hp根除率(91.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和71.1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9%和6.67%,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Hp根除率较高,且基本无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正>1 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粘膜的HP阳性率较高,十二指肠溃疡为90~100%,胃溃疡为60~80%,比无溃疡者检出率高.显示HP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关系的证明是HP除菌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再发率明显降低.据Tytgat报道,统计27组1881例使用各种除菌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持续阳性者1年再发率为58%,HP阴性者仅为2.6%,且后者再发病例多数使用NSAIDs.4组胃溃疡报道也得相似结果,HP持续阳性者1年内再发率为53%,阴性者为2%.另有报道表明消化性溃疡应用常规药物加除菌治疗比单用常规药物治疗者治愈率高,说明除菌治疗对化性溃疡治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4例消化性溃疡(PU)患乾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对HP阳性的124例中的74例在轩尼替丁治疗的耻加用胶态次枸橼酸铋、羟氨苄青霉素和呋喃唑酮,并与单用雷尼替丁的50例中HPB是性患者对照比较。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HP根除67例(90.5%),溃疡复发5例(6.8%),HP根除者复发2/67(3.0%),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怀。提示HP感染与溃疡复发有密切关系,根除HP可显著降低PU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 (HP) ,预防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有HP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 79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 3例 ,用地红霉素 1w、阿莫西林、奥美拉唑 2w治疗 ,对照组 36例 ,单用奥美拉唑 2w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追踪随访 2年。结果 治疗HP感染 1个月后查HP根除率 ,治疗组根除率为 95 3% ,对照组根除率为 75 % ,两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远期溃疡复发率及出血率为 4 8%、2 3% ,对照组溃疡复发和再出血率为 2 6 8%、2 3 5 %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是预防消化溃疡再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 ,消化性溃疡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全阐明。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 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随后的研究证明该菌是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 ,并得到医学界的认可[1] 。笔者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做胃镜检查的 2 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 10 0例健康人胃粘膜进行了Hp检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310例均是我院门诊及病房有消化道症状的病例 ,其中男性 2 30例 ,女性 8… 相似文献
14.
100例消化性溃疡(PU)并HP感染者,采用茶色素加抗酸剂治疗,结果与抗菌素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HP根除率为96%,一年复发率为2%,皆显著优于对照组(28%)(P〈0.05~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和微循环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表明:茶色素对HP有较好的抑制和根除作用,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并对其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和胃粘膜的防御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Hp的出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在发病学和治疗学上发生了一场革命。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四种疾病密切相关 :①慢性胃炎 ;②消化性溃疡病 ;③胃癌 ;④MALT恶性淋巴瘤。其中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Hp领域里的热门课题。1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重要基础 ,Hp感染导致胃酸分泌的改变 ,打破了胃粘膜保护因子与攻击因子之间的平衡。 80 % -1 0 0 %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加速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复发。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17.
儿童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①目的 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特征。②方法 经OlympusGIF XP2 0型纤维胃镜检查 ,取病变部位黏膜活检。Hp感染诊断标准 :于胃窦大弯或后壁距幽门 3~ 5cm内取两块黏膜进行组织切片 ,姬姆萨染色镜下检菌 ,行Hp UT药盒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抗Hp抗体检测 ,其中 2项阳性则确诊为Hp感染。③结果 球部溃疡 1 2 0例 ,胃溃疡 2 1例 ,复合溃疡 6例。全部病儿均并发程度不等的慢性浅表性胃炎。Hp检测显示 1 4 7例病儿中尿素酶试验阳性 1 1 1例 (75 .51 % ) ;1 2 9例行姬姆萨染色镜下检菌 ,1 0 8例阳性 (83 .72 % ) ;36例行血清抗Hp抗体检测 ,2 1例阳性 (58.33 % )。 4~ 1 0岁组 ,Hp阳性率 (61 .1 1 % )明显低于 >1 0岁组 (83 .87%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9.57,P <0 .0 1 )。④结论 Hp感染与小儿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8.
19.
20.
赵冰秀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6,18(2):262-264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近况广西柳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赵冰秀(柳州545001)1983年9月,Marchal在一次国际微生物学家会议上提出了他的研究成果,认为所有的消化性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引起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