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磊  贺加  周岩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6):659-660,F0003
艾滋病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以来,迄今已在180多个国家传播和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23 501例,其中艾滋病人62 838例;死亡22 205例[1].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HIV实际的感染数可能已超过100万,艾滋病的传播已经进入扩散期,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军队自1999年发现报告首例AIDS病例后[3],每年都有AIDS病例或HIV感染者的报告.由于军队人群生活高度集中,流动性大,任务特殊,也容易感染艾滋病,所以,加强军队艾滋病知识教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驻军新兵艾滋病知识和相关态度的调查,以期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军队开展健康教育及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影像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2009,24(9):930-930
艾滋病,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全球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艾滋病被国务院列为重大传染病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新瘟疫,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但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呈高流行态势,防治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周江华  夏钰  张晔 《兵团医学》2015,46(4):55-56
为掌握兵团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制定有效的艾滋病、梅毒、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2010-2014年对兵团艾滋病哨点监测三类重点人群(性工作者、流动人群、长卡司机)进行了监测,现将哨点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武警医学》2008,19(11):1056-1056
武警部队扎实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为认真贯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武警部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的各项措施,严防了艾滋病传入营区,维护了官兵健康。积极争取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项目支持,在我国艾滋病重点流行省份的部队推广了艾滋病预防工作模式,今年又扩展至驻东北片部队。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感染者人 数不断增加,艾滋病传播已有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 群,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处在一个严重时期。各部门通 力合作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成为当务之急。兵团艾 滋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兵团近几年艾滋病 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思考,为今 后兵团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健  许建阳 《武警医学》2003,14(10):582-585
艾滋病 (Acquiredimmuredeficiencysyndrome ,AIDS)是一种新的疾病 ,该病的传播速度、病势的凶险程度、预后的恶劣程度等都是以往任何疾病所远不能相比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总人数呈几何级数上升。全世界HIV感染者已达 6 0 0 0万人 ,死于艾滋病 2 0 0 0多万人 ;我国的流行趋势越来越严重 ,在世界上属于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官方公布的HIV感染者有 10 0万人 ,到 2 0 10年有可能达到10 0 0万。大量的患者群对治疗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这已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急需解决主要问题。在艾滋病治疗方面 ,传统的中医中药也在逐步受到重…  相似文献   

7.
李朝福 《武警医学》2000,11(10):630-631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威胁人类最严重的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据报告,截止1999年底,全球存活的HIV感染者,患艾滋病病人已达3360万,儿童占10%,90%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至目前,有1370万人死于艾滋病,亚洲国家继北美、非洲之后已成为全球HIV感染上升最迅速、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疫情态势不容乐观,我国自1985年6月发现第1例艾病病人以来,1994年以后传播势头迅猛,近年感染人数年增加速度高达30%,1999年感染人数达40多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南华县2004~2009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南华县2004~2009年艾滋病病毒血清学监测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发现第1例输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2009-12,全县累计报告HIV感染者6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5例。以青壮年为主,农民占72.06%;男女比例1:1.2。性传播占91.18﹪,血液传播占4.41﹪,母婴传播占4.41﹪,其中有9例分布在3个家庭,占13.24﹪。结论:南华县艾滋病呈低流行状态。3种传播途径并存,呈现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农民,始终以性传播为主。加强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增强艾滋病的预防意识,是南华县防制艾滋病流行、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戴卫民 《武警医学》2008,19(1):96-96
“武警部队艾滋病预防工作模式的建立与扩展”课题获2007年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项目资助。该课题由武警部队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要承担,选取了11万名官兵作为项目研究对象,着重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项目启动后,共培训3批190名艾滋病防治骨干,组织基线调查6000余份,效果评估调查2600份;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对艾滋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大量侵犯CD4+T淋巴细胞后,导致该细胞功能的损害和细胞大量破坏所致。从感染至AIDS临床症状的出现,时间约为3~20年,在这段时间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均为传染源。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  相似文献   

11.
于洪区于1998年在沈阳市戒毒所发现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止到2011年年底共现住址为我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1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1例,艾滋病病人20例.为了解本区HIV/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探索适合本区实际的防治对策,更好地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现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HIV/AIDS已发展成为有史以来最具灾难性的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截至2004年底,全球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42 000万,死于艾滋病的病人累计超过2 000万.其中2004年死亡300万,较上一年有所增加.预计未来十年内,将新增1亿感染者[1].目前我国预计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它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近年来的AIDS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云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本中心采血人群处于吸毒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重灾区,尤其是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军队献血者同样面临着艾滋病病毒的严重威胁和变成高危人群。因此,我们对所有无偿献血者艾滋病抗体(HIV-Ab)复检检测均采用进口试剂,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车盈辰 《西南军医》2010,12(2):276-277
艾滋病(HIV)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可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发生各种机会感染及肿瘤。艾滋病患者的结核病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0倍,约1/3的艾滋病患者死于肺结核(TB)。为进一步提高TB/HIV双重感染的认识,我们对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3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图木舒克地区孕产妇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简称三病”)检测情况,为当地制定母婴阻断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初次产前检查孕妇和住院分娩产妇行“三病”检测4830例,分析其检测率和阳性率,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2019.1~2021.12本院产前保健门诊孕期妇女“三病”检测率呈上升趋势,梅毒无显著差异(P>0.05),乙肝、艾滋病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产妇乙肝、梅毒检测率无显著差异(P>0.05),艾滋病有统计学意义(P<0.05),41岁以上孕产妇乙肝与梅毒感染率分别10.81%与1.35%。民族差异汉族孕产妇乙肝感染率最高(4.93%),维吾尔族孕产妇梅毒感染率最高(1.3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木舒克地区孕产妇“三病”防治与宣传工作开展有效,但仍需对高龄、少数民族孕产妇人群提供多种有效途径加强产前检测与防治宣传教育,以进一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HIV/AIDS疫情总体流行趋势处于低流行,但使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1].为摸清不同文化程度官兵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笔者于2008年6月对驻新疆某部官兵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尤其是传播途径的基线调查.  相似文献   

17.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89-1389
2009年11月14日,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关怀与治疗工作委员会艾滋病临床影像学组主办、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研讨会暨培训班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8.
感染科护理人员发生HIV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艳 《西南军医》2011,13(3):543-544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尤其感染科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有关专家评估中国艾滋病感染者约65万人,近年来以30%的速度递增.而根据"艾滋病综合倡导与分析项目"中"亚洲流行模型"对云南艾滋病流行的预测,在现有艾滋病防治干预水平下,初步估计2006年至2010年,云南全省将新增感染人数73291例,累计艾滋病感染者总数将达161863例,为全国感染人数最多的省份.  相似文献   

19.
孙安林 《西南军医》2007,9(2):107-107
边远山区艾滋病疫情从无到有,近年来逐渐上升,贫困山区地广人稀,经济文化落后,大众卫生意识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传统风俗习惯,存在着乱性行为,高危人群逐年增加,加之艾滋病人管理和治疗无定点去向,流动于社会,造成反复感染和传播。探讨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必将推动边远山区艾滋病防治工作,造福于人民,我们结合当地艾滋病疫情及疾病控制工作体会,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德忠 《人民军医》1999,42(4):220-221
下个世纪初 ,艾滋病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有关专家指出 ,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 ,如不采取措施 ,到 2 0 1 0年 ,HIV感染人数将由 1 998年底的 1 .2万例 ,上升到 2 0 0万~ 30 0万例。为了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单位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 ,有效抑制和减缓艾滋病的传播速度 ,积极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我们组织了本专题笔谈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