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输液贴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妙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0例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留置针用输液贴固定;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2组留置针保留时间及局部皮肤情况.结果 试验组留置针保留3d的人数大于对照组,皮肤损伤人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输液贴在小儿留置针固定中不仅能牢固固定,还能保护局部皮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弹力网状绷带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106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设为试验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微孔胶布粘贴固定,试验组行弹力网状绷带固定并予以护理干预,比对两组静脉针留置情况、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针留置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试验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皮肤过敏、针头脱落等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行弹力网状绷带固定可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减少静脉炎与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进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84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2例,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常规固定;试验组采用改进的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结果试验组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静脉炎及回血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进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静脉炎及回血堵管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留置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尾翼部粘贴输液贴对皮肤磨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穿刺后常规固定,试验组100例固定时在留置针的尾翼处粘贴输液贴.结果试验组皮肤磨损破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输液贴在留置针尾翼的使用,可以减少皮肤磨损破溃发生,同时可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应用与小儿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输液治疗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输液护理,给予试验组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和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对两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留置针保护套固定小儿手足部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足部留置针置管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普通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留置针保护套。比较2组患儿的固定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家长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留置针保护套能延长小儿手足部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八"字固定法在小儿足部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需要在小儿足部静脉使用留置针的患儿3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164例患儿在敷贴固定后,采用3 M Coban绷带使用"八"字固定法,缠2~3圈固定;对照组的164例患儿在敷贴固定后,采用胶布条常规固定。统计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使用"八"字固定法的观察组患儿再留置时间上远高于胶布条常规固定的对照组患儿,且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八"字固定法用于小儿足部静脉留置针时,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张义  周建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0):902-903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针头脱出血管的情况。方法将60例需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试验组采用新固定法(先用2条胶布固定留置针,再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采用旧固定法(只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比较2组针头脱出血管情况。结果试验组针头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固定法可降低针头脱出血管的概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张亚娟 《吉林医学》2014,(27):6125-6126
目的:探讨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将130例住院患儿根据留置针放置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试验组使用Y型留置针,对照组使用头皮静脉置留针。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留置针放置期间的液体渗漏、皮肤红肿和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留置针Y型的应用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U形固定技巧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静脉留置针补液治疗的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固定,观察组行U形固定,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渗液回血、凝血堵塞及留置针脱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U形固定技巧的应用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以及固定方法,护理组患儿在传统穿刺、固定以及封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7.8%,护理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静脉炎患儿中Ⅰ度静脉炎患儿1例,Ⅱ度1例;对照组静脉炎患儿中Ⅰ度静脉炎患儿6例,Ⅱ度2例。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地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2.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伟英 《吉林医学》2011,32(12):448-44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需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除常按规方法外,还运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患儿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提高了26.3%。结论:预见性护理大大地提高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有效地减少患儿重复注射的痛苦,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22-1923
目的探讨模拟操作游戏对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依从性及留置针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11例患儿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试验组先进行模拟操作游戏,使患儿在模拟操作游戏中熟悉并了解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全过程,鼓励患儿及家属积极参与,然后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评估2组患儿在静脉穿刺时的主客观疼痛,及在静脉穿刺中的依从性及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性疼痛、操作依从性及留置针保留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模拟操作游戏能明显降低患儿在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依从性,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弹力帽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使用头皮静脉留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全部选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选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选用常规固定法后再加用弹力帽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发现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果: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帽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既减少了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又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72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后,加用自粘弹性绷带固定。比较2组患儿留置针保留天数。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保留天数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粘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可使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回字型”优力舒弹力绷带在烧伤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入住我科的48例使用留置针输液的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使用3M透明敷贴联合“回字型”优力舒弹力绷带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3M透明敷贴及普通胶布缠绕固定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固定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回字型”优力舒弹力绷带进行烧伤患儿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可减少留置针意外脱出和患儿皮肤过敏,增加患儿舒适度以及节约了医疗成本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席玲 《吉林医学》2013,(35):7501-7502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留置针使用一次性头套保护的时间长短。方法:将50例儿科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每组25例,对照组不使用一次性头套,试验组使用一次性头套,比较两组穿刺方式的留置时间。结果:两组穿刺方法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留置针使用一次性头套的留置时间长,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科门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300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1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儿留置静脉留置针,另选取同期在门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50倒患儿为试验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家长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时间及其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平均留置时间33h;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平均留置时间78h。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使门诊输液室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不良事件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弹力网帽在小儿头皮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留置针在头皮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固定留置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固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弹力网帽进行外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输液故障发生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输液故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网帽在小儿头皮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输液故障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改良后的固定方法,减少患者并发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入院治疗并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行改良后固定,对照组行常规固定。观察和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正常拔管24例,异常拔管2例,正常执行率92.31%(24/26);对照组正常拔管为12例,异常拔管为14例,正常执行率为46.15%(12/26).两组固定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后的固定方法优于常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