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3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则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就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所收治的112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64%,对照姐患者的满意度为73.21%,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二姐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都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知晓率、Brthe1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与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闻收治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来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观察组在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费用方面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患者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费用较低,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路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术后恢复情况、创口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和临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治疗有效率、术后恢复效果、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和创口感染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保健》2012,(27):58-59
目的:探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1年收治的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费用和满意度。结果:在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费用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满意度和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的程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7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9例围护期护理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治疗时间与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及时间,具有良好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67例,有效率89.33%,平均住院时间(10.17±2.08)d,对照组治疗有效48例,有效率64.00%;平均住院时间(15.34±1.63)d,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3%(7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33%(58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和收缩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切实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率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满意度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减轻医疗负担,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招募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80例,数字随机法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临床护理路径组实施CNP,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血糖及血压控制情况、患者出院时焦虑情况及慢性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患者比较,临床护理路径组较对照组患者血糖[(6.7±1.1)vs(7.4±1.6)mmol/l]及血压[(123.8±9.5)vs(130.8±7.9)mmHg]控制情况好,焦虑情况少(5 vs 14例),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20.1±1.4)vs(17.6±2.2)分]较高,慢性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32.1±4.8)vs(25.0±4.7)分]好,再发心绞痛人数(7 vs 14例)少,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接受治疗的76例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现血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其中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例数相同,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体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74%、97.37%;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32%、84.21%,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治疗,比常规护理方法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67-1168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护理模式,干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NOSIE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慢性肾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将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孙晓辉 《现代养生》2014,(10):237-238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行甲状腺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护理满意,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护理满意,总满意度为7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躁狂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7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躁狂抑郁症患者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近两年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观察,患者入组时间为2017年9月-2019年2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对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69.83±10.23)分,住院时间为(9.26±2.06)d,治疗费用为(4 284.86±211.86)元,其数据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58例),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50例),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可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同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满意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心肌梗死死亡率和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1.84%,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9.5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缩短抢救时间,且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来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为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疾病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对冠心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了解疾病的防治,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