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糖尿痫患临床上常有不同程度血瘀证表现,经过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是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的主要依据。本对具有血瘀证表现的糖尿病人进行临床红细胞变形指数测定,具有明显的改变,提示糖尿病人确有血瘀证存在,而经活血化瘀治疗后具有明显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探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的形成与气虚和血瘀关系密切.除传统的血瘀症候外,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的本质有6种改变.冠心痛患者不同程度地表现有气虚血瘀或夹有血瘀证候,活血化瘀类方药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3.
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理论已成为祖国医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阐明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并梳理历代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药是治疗血瘀证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查的进展,对血瘀证的病理改变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因而对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有较大的扩展。1 现代医学对血瘀证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血瘀证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血液流变性质和血管病理改变所致。常表现为:①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微循环)所造成的人体组织的血瘀、血栓、出血、水肿等改变。②炎症所造成的组织变性、坏死、萎缩、增生等病变。③组织无限制的增生或细胞分化不良。④局部组织的代谢发生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病理反应。总之,血瘀证是…  相似文献   

5.
正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现代中医对血瘀证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总结和提高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展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临床治疗血瘀证提供新依据,特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现将征稿相关内容通知如下。征稿主题:(1)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方药的相关基础研究;(2)血瘀证的活血化瘀方药的临床研究;(3)血瘀  相似文献   

6.
中医理论认为血瘀证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上发现大多数中晚期肿瘤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同时血液高凝表现的浓、黏、凝、聚的临床表现与血瘀证有相似的特征。因而活血化瘀中药应用预防和治疗肿瘤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活血化瘀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活血化瘀中药能否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纤溶系统的紊乱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还未有明确的认知。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基于纤溶系统研究较多的几类抗肿瘤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概述,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现代中医对血瘀证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总结和提高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展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临床治疗血瘀证提供新依据,特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现将征稿相关内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逐瘀法对血瘀证血清内皮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血瘀证涉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活血化瘀法、方、药也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有效措施.方法通过血瘀证的动物实验,对我们使用的经验方治疗血瘀证进行观察、研究、探讨血瘀证及其治疗过程对内皮素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法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典型的血瘀证伴有异常的内皮素升高.2.逐瘀生新方能使血瘀证家兔血清内皮素含量下降.结论活血化瘀法能调整动物机体状态,降低血清内皮素(ET)含量,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从而改善血瘀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64例高血压病气滞血瘀患者进行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高血压病气滞与血瘀证各项指标和舒张压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气滞血瘀患者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血瘀证较气滞证升高更明显,气滞、血瘀两证的舒张压与微循环积分和全血粘度均有正相关关系。提出高血压病均有气滞血瘀证的表现,血压可作为气滞与血瘀辨证之参考指标,微循环障碍和血粘度升高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从而提示对高血压病进行活血化瘀治疗是值得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活血化瘀法的作用机制,分析临床治疗乳腺癌血瘀证活血化瘀药物种类、剂量及时机选取原则,并举验案以佐证。[结果]手术、放化疗及肿瘤本身均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血液高凝状态。体虚邪实是乳腺癌患者血瘀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抗肿瘤、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防治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转移;临床中治疗乳腺癌血瘀证应遵循辨证选取活血化瘀药物、选择治疗时机及选择适当剂量的原则,以保护正气。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湿热瘀阻,治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易出现血液瘀滞,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 临床研究证明,大多数冠心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证,表现有微循环障碍等。传统的观点认为,冠心病的血瘀表现是由气滞所致,因此,多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而近年来的基础理论研究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应是气虚血瘀,作者受此启发,以中医气血相关理论为指导,观察了补气药党参对微  相似文献   

12.
失眠与瘀血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失眠与血瘀证的关系,找出中医辨证论治失眠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故性分析161例门诊失眠患者,治疗血瘀证在失眠各证型中的分布,和活血化瘀法对治疗本病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血瘀兼证者在失眠患者中占了很高的比例,失眠治疗中加用活血化瘀法后有较好的疗效。结论失眠患者多兼有血瘀证,治疗失眠时加入活血化瘀药对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瘀证是中医学未病、潜病状态的一类病证,可引起中风、痹证、肿瘤等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对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逐步加深,活血化瘀作为血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活血化瘀主要依靠药物、艾灸等方法的运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血瘀证.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阐述血瘀证的一般表现,肺系病的特殊表现,活血化瘀药的选择及配伍特点,说明了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温经散寒和活血化瘀药物对寒凝血瘀模型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凝血瘀临床多见,主要表现为微循环障碍,血液瘀滞,血栓形成。本实验采用冷冻法制作寒凝血瘀动物模型,通过多种指标检测,表明具有血瘀证特征。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我们用温经散寒和活血化瘀药物对其进行实验性治疗,观察药物对模型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 ,临床和实验都证明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内皮素(ET)、升高一氧化氮 (NO)、维持 ET/ NO平衡、保护内皮细胞、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等作用。现就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及活血化瘀方药的防治作一综述。1 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陈氏 [1 ] 等将血瘀证分为血瘀证 型 (血瘀证高流变性型 )和血瘀证 型 (血瘀证低流变性型 )。按其分法 ,冠心病属血瘀证 型 :具有一种或多种血液高粘、高凝、高纤维蛋白血症 ,高血栓素水平 ,…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目前高血压病血瘀证细胞模型均以静态培养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而体外静态培养的细胞并不能完全符合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活体细胞的特性,不适合中医整体观、恒动观的传统理论,以及中医特色不强等问题,探讨建立一种以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主要致病因素的高血压血瘀证细胞模型,并以中医活血化瘀经典方剂进行检验,建立一种符合血瘀的诊断标准,有较公认的病理生理变化指标,用活血化瘀代表方剂治疗可使血瘀状况改善或者逆转的细胞模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方药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周跃群主任医师 20年来潜心研究活血化瘀,在发病上,认为血瘀具有重要作用,提出“有病便有瘀,有瘀必有病”的学术观点。在临床上根据疾病不同表现.提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等10余种血瘀病证。根据不同疾病先后创立30余种活血化瘀方剂。如大川芎口服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宽胸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化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等,治疗临床上30余种常见病和疑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缺血性脑梗塞急性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以疏血通注射液为治疗组,血塞通注射液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风病临床症状积分、血瘀证证候学积分改变.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38.46%、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中风病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血瘀证证候学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瘀证证候状态,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瘀证与肿瘤密切相关,活血化瘀法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当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近几年研究进展,针对血瘀、活血化瘀药与肿瘤的关系以及肿瘤血液高凝状态,作如下讨论。1 血瘀证与恶性肿瘤1.1 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临床表现舌质紫瘀:舌质青紫或舌体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迂曲及舌下瘀血丝是临床上诊断血瘀证的重要依据。全国肿瘤舌象研究协作组统计1244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舌象,其中暗红及紫舌占5345%,此为血瘀证重要标志[1]。王榕平通过对31例原发性肝癌有肝瘿线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