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用曲唑酮或安慰剂分别治疗海洛因依赖临床脱毒后存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患者。结果:曲唑酮较安慰剂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情绪障碍及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观察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片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纳曲酮片,观察疗程为8周。采用心理渴求量表(PCS)、稽延性戒断症状量表(PWS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PCS、PWSS、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PCS、PWSS、HAMA和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非他酮缓释片能有效的缓解海洛因依赖患者在预防复吸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后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可以很好改善。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给予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SCL-90各因子分,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妻子与丈夫间差异不明显。经心理干预及随病情改善,患者配偶SAS、SDS分也随之下降。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对骨盆微创手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骨盆骨折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接受基础护理以及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评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赫氏希望量表(HHS)以及SF-12生存质量量表(SF-12)。结果 两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HS评分、SF-12评分显著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用于骨盆微创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希望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研究心理指导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对该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0例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治疗组做心理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只做常规治疗)第1、2次测试进行对照分析,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理指导后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SAS、SDS评分较心理指导前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SAS、SDS也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结论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可达到抗焦虑、抑郁的目的,提高该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合并氯硝西泮治疗酒依赖的疗效。方法将80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心理干预合并氯硝西泮(40例为研究组)和单用氯硝西泮(40例为对照组)系统治疗4周;采用戒断症状量表评定两组的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戒断症状量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合并氯硝西泮治疗酒依赖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为脑梗死患者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70例患者中,焦虑自评量表得分>50分者27例(38.6%),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0分者33例(47.1%),实验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SAS及SDS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焦虑与抑郁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见心理障碍,对患者的躯体症状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其心理护理,从而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为疾病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17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并根据心理学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心理学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及心理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接诊的86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纳入43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评价组间健康调查简表(SF-36)、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前,组间SF-36、SDS、SAS、APACHE Ⅱ、CD-RISC、PSQI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CD-RISC评分更高,SDS、SAS、APACHE Ⅱ、PSQI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肝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6月-2014年4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确诊的4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心理护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实施了6周的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干预前后测评两组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缓解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肝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护理,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给予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采用卡氏评分(KPS)评价患者治疗整体疗效,干预前后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EORTC QLQ-C30量表中功能评分显著升高,症状评分显著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有助于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一般人口学资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PW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诊断问卷(PDQ)、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量表(QOL-D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为评估工具,评估120例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心理、社会因素;并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浓度,进行动态心电图24小时心率变异分析(HRV),评估生物学因素。结果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主要受复吸、SCL-90躯体化、PDQ回避型、动态心电图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动态心电图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5-HT的影响,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241、0.388、0.109、0.213、0.183、0.077。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受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因此治疗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随机抽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康复期患者68例为调查对象,对出院1年内的患者做随访调查,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康复期患者SCL-90阳性数目数、抑郁、焦虑及悲观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康复期患者焦虑发生率为80%,抑郁发生率为65%.针对康复期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实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奎硫平对酒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酒依赖患者急性期戒酒治疗后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研究组)和维生素治疗组(对照组),研究组给予200~400 mg/d奎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治疗。采用宾西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ACS)、视觉模拟渴求量表(V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接受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PACS、VAS和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S、VAS和HAMD、HAMA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G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觉醒次数(AN)减少[(5.93±1.53)vs(6.91±1.60),t=2.559,P=0.000],睡眠效率(SE)升高[(68.3±4.17)vs(60.8±4.20),t=7.316,P=0.000],总睡眠时间(TST)增加[(292.5±25.9)vs(271.7±23.3),t=3.451,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潜伏期(SL)、快眼动睡眠(REM)百分比及REM睡眠潜伏期(RL)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可改善酒依赖患者急性戒断后的心理渴求、焦虑、抑郁等稽延性戒断症状,提高部分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均在入院后及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医患依从性情。结果心理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3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身心健康,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支持性护理干预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行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支持性护理干预,连续干预30 d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P<0.05);2组均能够降低SAS评分和SDS评分,但观察组降低SAS评分和SDS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支持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和抑郁障碍,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在提高生存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于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烧伤科接受治疗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地方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予以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法,予以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教育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促进了护理效果,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对改善酒依赖患者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64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81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安非他酮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般戒酒治疗,共治疗8周。入组患者在基线及治疗后第2、4、8周末应用饮酒问卷(ADS)、密西根酒精调查表(MAST)、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SA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2周末起,研究组患者ADS、MAST、SDS、SAS量表评分与基线时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各个量表评分在治疗后第4周末起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4、8周末,研究组患者ADS、MAST、SDS、SA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非他酮可有效、快速的改善酒依赖患者的酒精依赖及抑郁、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0-01—2022-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估2组肢体功能、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上肢评分(24.72±4.27 vs25.19±5.65)分、下肢评分(13.57±3.35 vs 14.16±3.48)分、自理能力评分(52.02±7.38 vs 50.97±7.56)分及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61.17±8.76 vs 62.23±7.23)分、抑郁自评量表(SDS)(70.96±8.15 vs 69.84±8.63)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上肢评分(48.76±7.53 vs 37.18±6.48)分、下肢评分(27.48±5.12 vs 19.48±4.08)分及自理能力评分(76.17±8.69 vs 61.32±7.24)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济泰片治疗轻度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降低轻度海洛因依赖者的复吸率提供参考。方法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轻度海洛因依赖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济泰片组(n=40)和对照组(n=41)。济泰片组接受济泰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济泰模拟片,两组均治疗24周。采用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RSPWSHA)评定疗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及海洛因渴求问卷(HCQ)评定焦虑、抑郁症状和心理渴求程度,治疗期间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估安全性。结果济泰片组和对照组RSPWSHA、HAMA、HAMD-17及HCQ总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RSPWSHA总评分减分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治疗8周后两组HCQ评分和治疗24周后两组HAMD-17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治疗时点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济泰片治疗轻度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可能疗效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