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应用川芎嗪对大鼠结肠黏膜阴离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川芎嗪组[腹腔注射川芎嗪40 mg/(kg·d)]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 d后剥离结肠黏膜,采用短路电流技术在正常KHS、Cl-free KHS、HCO3-free KHS 3种培养液中观察川芎嗪对结肠黏膜阴离子分泌的影响.结果:①在正常KHS培养液中,对照组结肠黏膜的基底膜加入1 mmol/L的川芎嗪后,短路电流增加,在30 min内转运的电荷数增加了(365±68)C/m2;川芎嗪组在30 min内转运的电荷数增加了(483±69)C/m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Cl--free KHS培养液中,对照组结肠黏膜的基底膜加入1 mmol/L的川芎嗪后,短路电流增加,30 min内转运的电荷数增加了(72±11)C/m2;川芎嗪组30 min内转运的电荷数增加了(163±21)C/m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在HCO3-free KHS培养液中,对照组结肠黏膜的基底膜加入1 mmol/L的川芎嗪后,短路电流增加,在30min内转运的电荷数增加了(96±19)C/m2;川芎嗪组30 min内转运的电荷数增加了(83±18)C/m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应用川芎嗪可以促进HCO3-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在促进大鼠结肠上皮细胞Cl-和HCO3-分泌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结肠上皮水、电解质转运的影响和内在的机制.方法在药物和特异性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下,用短路电流(Isc)技术,体外测量结肠上皮短路电流的变化.结果离体大鼠远端结肠,在基础状态下的跨上皮电位差(PD)和Isc分别为(-5.5±0.8)mV(n=8)(黏膜面为负)和(60.3±6.7)μA/cm2(n=16),Rt为(94.9±5.9)Ω@cm2.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加入川芎嗪(0.01~5 mmoL/L),能记录到一个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的短路电流,EC50为0.5 mmol/L(n=16);将Cl-或HCO3-从溶液中替换,分别抑制了该电流的58.4%(n=5,P<0.01)和70.8%(n=4,P<0.01),2种离子都被替换时,该电流减少了98.1%(n=6,P<0.001);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能被顶膜Cl-通道阻断剂DPC(2 mmol/L)(一种非选择性的Cl-通道阻断剂)和glibenclamide(1mmol/L)[囊性纤维变性跨膜电导调节器(CFTR)的特异性阻断剂]完全阻断,但对DIDS(100 mmol/L)[Ca2+激活的Cl-通道(CaCC)阻断剂]不敏感;在结肠上皮的顶膜加入Na+通道阻断剂amiloride(10 mmol/L)或将Na+从顶膜侧的溶液中替换,不影响随后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将Na+从结肠上皮基底膜侧的溶液中替换或从顶膜和基底膜侧同时替换,完全抑制了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在结肠上皮的基底膜加入Na+-K+-Cl-共转运体(NKCC)阻断剂bumetanide(100 mmol/L)或基底膜Na+HCO3-共转运体(NBC)和Cl-/HCO3-交换器抑制剂DIDS(100 mmol/L)分别使川芎嗪产生的短路电流减少了89.3%(n=6,P<0.001)和68.9%(n=4,P<0.01),DIDS对川芎嗪的抑制作用与HCO3-从溶液中替换时产生的抑制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膜非选择性K+通道阻断剂Ba2+(3 mmol/L)完全抑制了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n=4,P<0.001),基底膜Ca2+激活的K+通道阻断剂TEA(5 mmol/L)对此电流无影响;用BAPTA-AM(100 mmol/L)螯合细胞内、外的Ca2+,不影响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结论川芎嗪能刺激大鼠远端结肠上皮分泌Cl-和HC03-,作用呈量效关系;川芎嗪在结肠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是由位于结肠上皮顶膜的CFTR,以及位于基底膜的Na+-K+泵、NKGC、NBC、Cl-/HCO3-交换器和基底膜K+通道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5例新生儿巨结肠症的结肠粘膜进行了病理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本病的结肠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以中、远段更严重,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特别是结肠粘膜腺体扩张,形成“球拍现象”,认为系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对各种病理改变产生的机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大鼠结肠粘膜EC细胞,并用Veibel体视学方法对该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鼠结肠粘膜EC细胞的体密度(Vv)为:0.0029士0.0003,面数密度(NA)为22.85士1.1.20个/mm~2;数密度(Nv)为1629士100.43个/mm~3。  相似文献   

5.
性激素及DMH对大鼠结肠粘膜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甲肼(DMH)按4mg/kg体重、40mg/kg体重2个剂量,同时给予击势、雌激素或雄激素,分别观察性激素及高、低荆量致癌物对Sprague—Dawley太鼠结肠粘膜细胞增殖洁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性激素对肠粘膜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影响,高、低剂量DMH均可使肠粘膜细胞增殖活跃、旺盛甚至发生癌变,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初步探讨了DMH诱癌过程可能是一个增殖—异常增殖—肿瘤过程,认为结肠粘膜隐窝细胞增殖活力的明显增强时,应警惕有癌前病变甚至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结肠憩室是由于肠壁缺乏内在的肌张力或先天性肌层发育不良或肠腔内压力增高等原因导致的肠粘膜通过肠壁薄弱部位向外突出而行成[1]。有研究表明,结肠憩室分布存在东西方差异,西方国家以左半结肠憩室为主,并发症相对严重,而亚洲国家的憩室则多见于右半结肠,临床症状相对较轻[2-3]。因该病的临床症状不显著,所以很多患者都是偶然检查时发现的,我国的发病率约1.5%~2.0%[4]。我院收治一例特殊的降结肠憩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肝炎的结肠粘膜病变及其规律性.方法对86例病毒性肝炎患儿做结肠镜检查,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10~12岁;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0~12岁.采用日产Olympus CF-401型纤维结肠镜,由专人操作观察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分别在以上各处钳取粘膜组织2~4块,HE染色镜检.结果观察组结肠粘膜损伤发生率60.47%,对照组为10.0%(χ2=9.16,P<0.05),结肠粘膜病变弥漫而广泛,随着病情加重而加重,随着病情好转而改善.结论结肠粘膜病变是病毒性肝炎全身病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应用二甲肼(DMH)按4mg/kg体重、40mg/kg体重2个剂量,同时给予去势、雌激素或雄激素,分别观察性激素及高、低剂量致癌物对Sprague-Dawley大鼠结肠粘膜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性激素对肠粘膜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影响,高、低剂量DMH均可使肠粘膜细胞增殖活跃、旺盛甚至发生癌变,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初步探讨了DMH诱癌过程可能是一个增殖-异常增殖-肿瘤过程,认为结肠粘膜隐窝细胞增殖活力的明显增强时,应警惕有癌前病变甚至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测并评价载药脂质体经结肠粘膜渗透的特点。方法 制备地塞米松磷酸钠(DSP)脂质体,采用体外Ussing chamber实验法,考察DSP经时经兔结肠粘膜的累积透过量及在粘膜内的分布量。结果 和DSP溶液比较,DSP脂质体能延缓和减少DSP经结肠粘膜的透过量。DSP脂质体的表观渗透系数(×10^6,cm/s)为31.95±7.65,和DSP溶液(88.61±18.61)比较,具有显著差异。透过实验120min和300min时,DSP脂质体在结肠粘膜中的分布量均明显高于DSP溶液。结论 和DSP溶液比较,DSP脂质体在治疗局部结肠炎时,可能具有更小的毒性,更高的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氧氟沙星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分泌C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氧氟沙星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分泌Cl-的影响,探讨氧氟沙星引起腹泻的机制.方法在结肠黏膜上皮基底侧膜侧分别加入O.1 mmol/L~6 mmol/L OFLX,观察OFLX对大鼠结肠黏膜短路电流的影响;运用多种工具药或改变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研究氧氟沙星对结肠上皮细胞离子转运的影响.结果在结肠黏膜的基底侧膜侧加入氧氟沙星(0.1~6 mmol/L),引起剂量依赖性的短路电流升高,EC50=2.024 mmol/L(每一浓度点的n=6).在结肠黏膜的顶端膜侧加入Na+通道阻断剂阿米洛利(10 μmol/L),对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无影响(n=6,P>0.05);加入Cl-通道阻断剂diphenylamine-2-carboxylic acid(1 mmol/L)可完全阻断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升高(n=6,P<0.001);将Cl-从溶液中替换掉,抑制了该短路电流变化的45%(n=4,P<0.05);将HCO3-从溶液中替换掉,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无明显改变(n=6,P>0.05);结肠黏膜的两侧预先加入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1 mmol/L),对氧氟沙星在结肠上皮产生的效应无显著影响(n=5,P>0.05);在结肠上皮的基底侧膜侧加入Na+-K+-2Cl-共转运体的阻断剂布美他尼(100 μmol/L),氧氟沙星引起的短路电流变化被抑制了60%(n=5,P<0.05),加入非选择性K+通道阻断剂Ba2+(1 mmol/L)则完全抑制了氧氟沙星在结肠黏膜产生的短路电流变化(n=6,P<0.01).结论氧氟沙星具有促进大鼠结肠黏膜分泌Cl-的作用.提示氧氟沙星导致腹泻的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的结肠黏膜分泌Cl-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亚健康大便不成形人群结肠黏膜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亚健康大便不成形人群结肠黏膜蛋白质图谱,并对部分表达明显差异的蛋白质进行鉴定,为探讨亚健康大便不成形人群的结肠黏膜改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亚健康大便不成形人群及健康志愿者结肠黏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ImageMaster 2D Elite分析软件进行图...  相似文献   

13.
汪兴伟  刘海峰  房殿春  徐梅  王国安  陈刚 《重庆医学》2007,36(22):2295-2296,2298,F0003
目的 研究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下调蛋白质的整体变化特性,并对明确的蛋白质进行功能分析,为探讨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损害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复方苯乙哌啶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利用高分辨双向电泳(2-DE) 对ST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 ImageMaster 2D Elite 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应用生物质谱、蛋白质库及文献分析等技术对差异蛋白质中的下调蛋白质组进行鉴定、功能和临床意义分析.结果 慢传输型便秘在其发生过程中有显著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主要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肥大细胞蛋白酶(A1)、非特异性二肽酶(A2)、线粒体脱氢酶前体(A3), A1、A2、A3在便秘大鼠的胶图中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这些下调的蛋白质的表达改变提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组织免疫反应性减弱,线粒体氧化还原功能障碍在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电切术后的结肠黏膜损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的变化,观察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运用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手术未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手术治疗组,分别于术后第4、7、12天取结肠溃疡局部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TGF、EGF-R的表达。结果:①正常组的CTGF和EGF-R阳性染色主要在结肠黏膜层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的胞浆,其他各组除此之外,CTGF的阳性染色还出现在黏膜下层的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EGF-R出现在黏膜层杯状细胞的胞浆及黏膜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②手术治疗组CTGF和EGF-R的IOD值均在术后第4天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而假手术组和手术未治疗组在术后第12天最高,且手术未治疗组高于假手术组。③手术治疗组的CTGF的IOD值在术后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而EGF-R在术后第12天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在大鼠结肠黏膜电切术后,机体自身的黏膜修复反应可能在术后第7天内无明显反应,盐酸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可使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的修复时间明显提前,抗菌治疗有助于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对癫痫大鼠脑组织中ATP酶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组织中ATP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PTZ)诱发大鼠癫痫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PTZ致痫组;TMP PTZ致痫组,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Na -K -ATPase、Ca2 -ATPase和Mg2 -ATPase含量的变化。结果PTZ致痫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Na -K -ATPase、Ca2 -ATPase和Mg2 -ATPase含量都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TMP PTZ致痫组与PTZ致痫组比较上述诸酶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MP能抑制癫痫大鼠脑电痫样波的发放,可能与改善脑内ATP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Bcl-2、c-fos、Caspase-3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Bd-2蛋白、C-fos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用川芎嗪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川芎嗪干预大鼠脑缺血24 h后对Bd-2蛋白、C-fos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治疗组脑组织Bcl-2蛋白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C-fos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能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C-fos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机制,从而对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原花青素对P-糖蛋白(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FS)在大鼠不同区段肠黏膜透过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垂直型扩散池(Ussing Chamber)技术,分别计算原花青素20 mg/L时R123和FS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吸收与分泌方向的累计透过率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R123和FS在接收池的样品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结果 原花青素具有增加R123经空肠、回肠与结肠吸收方向透过性的趋势,同时具有降低R123经空肠、回肠与结肠分泌方向透过性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花青素使结肠R123分泌方向透过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 原花青素具有抑制R123经肠黏膜外排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原花青素抑制肠黏膜上皮P-gp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内环磷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变化及川芎嗪(Tetrarnethylpyrazine,TMP)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TMP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内cAMP、cGM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cAMP.cGMP含量明显增加,cAMP/cGMP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MP治疗组与癫痫模型组比,cAMP含量明显增加,cGMP含量则明显减少,caMP/cGMP比值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抑制癫痫放电作用与其调节海马内cAMP、cGMP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鼻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对变应性鼻炙诊断的重要性。②方法取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分泌物,涂片,瑞-姬染色,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阳性程度和阳性率。同时以正常人和非变应性鼻炙患者作正常对照。③结果70倒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0例正常人和40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P〈0.01),阳性率也明显强于正常人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④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鼻黏膜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是变应性鼻炎的一项重要诊断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