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经导管盆腔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8例经导管单侧或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其中外伤出血8例,盆腔肿瘤8例,骶骨肿瘤2例。经髂内动脉栓塞后,外伤出血均得到控制,膀胱肿瘤的顽固性血尿停止,全身情况好转,肿瘤缩小。骶骨肿瘤术中出血较同类手术明显减少。文内对盆腔动脉栓塞的适应证,止血效果,晚期盆腔肿瘤的姑息治疗,栓塞材料及并发症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难以控制的阴道出血至今仍然是妇产科的严重并发症。虽然手术结扎髂内动脉被公认为是治疗本症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盆腔脏器具有丰富的并行血管,使髂内动脉结扎的有效率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本文采用了经导管盆腔血管堵塞的方法,对于那些不具备手术条件的病例,以及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的患者是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在局麻下即可进行,从而避免了全身麻醉和大手术的危险性。本文对6例妇科原因引起的顽固性阴道出血进行了经导管盆腔动脉堵塞法,其中3例为宫颈癌Ⅱ6期,1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例为滋养细胞疾病(GTD)伴阴道转移灶出血见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髂内动脉结扎、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经腹膜外或腹腔入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采用Seldinger式股动脉穿刺插管法,先行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髂内动脉前支。结果 髂内动脉结扎6例,止血效果比较满意,手术时间平均60min,2例术后出现臀部疼痛,5~7天后症状消失。髂内动脉栓塞8例,止血效果良好,介入时间平均45min,2例术后臀部疼痛,5天后症状缓解。结论 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的止血方法,尤其基层医院更为适用;而髂内动脉栓塞术介入时间短,创伤微小,止血效果可靠,术后恢复快。但需要特殊设备,技术条件要求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加尿流改道术治疗顽固性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患者均因盆腔肿瘤放疗后出现反复出血的放射性膀胱炎,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加尿流改道术.结果 术后3 h,8例患者血尿明显缓解,3 d内血尿基本消失,尿频、尿急渐消失.随访6~24个月,均无严重的血尿复发.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加尿流改道术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锦琪  荣琴英  陈建英  吕蓓  高涛 《江苏医药》2012,38(14):1707-1708
目的 分析子宫B-Lynch缝合在处理不同原因导致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产后出血34例产妇采用B-Lynch缝合,无效者合并子宫动脉缝扎或髂内动脉结扎.结果 34例中,子宫B-Lynch缝合控制产后出血有效26例(76.5%),捆绑缝合无效者加用子宫动脉缝扎或髂内动脉结扎8例(23.5%).而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26例中,使用子宫B-Lynch缝合有效者21例,有效率为80.7%.结论 子宫B-Lynch缝合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的优点,对于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可合并应用子宫动脉缝扎或髂内动脉结扎而达到保全子宫、挽救产妇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良飞 《江西医药》2006,41(2):98-100
目的探讨骼内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用Seidinger技术对21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皮髂内动脉插管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盆腔血管走向及造影剂外溢情况后,双侧分别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21例插管栓塞均1次成功,费时短。止血快,并且保留子宫及其生理功能。2例术后发生臀部疼痛,可耐受未作特殊处理.3-4d后自行好转。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快速、有效、安全,并保留了子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用于肝脏介入治疗的Yashiro导管在同侧髂内外动脉插管治疗盆腔肿瘤及子宫出血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我院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血管介入治疗盆腔肿瘤及子宫出血病变共26例,分为两组,其中应用Yashiro导管行穿刺侧髂外动脉成功插入同侧髂内动脉治疗盆腔肿瘤及子宫出血病变14例为A组(研究组),应用单弯或Cobora导管长襻技术行双侧穿刺髂内外动脉分支交换插管12例为B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操作方法、步骤、出血量、所耗时间及手术风险。结果应用肝导管(Yashiro管)短襻技术在同侧髂动脉插管治疗盆腔肿瘤及子宫出血病变操作简便、可节省大量的时间、降低手术风险。结论利用肝导管在同侧髂动脉分支插管介入治疗盆腔肿瘤或出血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能量创伤引起的骨盆骨折因并发出血,脂肪栓塞综合征及多发伤而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尤以盆腔内出血死亡比例高。2002年以来我院应用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出血休克10例,经过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及精心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大量出血常导致子宫切除甚至产妇死亡。多年来,产科工作者在防止产后出血中进行了大量研究,宫缩药的应用、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等都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子宫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恶性葡萄胎极易侵犯血管,可因阴道结节或子宫腔结节溃破大出血死亡。对有宫旁转移者,手术中亦可大出血,危及生命。本文介绍20例患者经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挽救了患者生命。现将治疗病例分析如下。自1963年7月~79年7月共做髂内动脉结扎20例,其中3例因子宫次广泛术中阴道穹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介入性栓塞在治疗臀部外伤合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臀部动脉损伤的患者进行动脉造影观察,使用弹簧圈在髂内动脉内进行栓塞止血治疗。结果造影可见臀上动脉损伤12例,臀下动脉损伤4例;15例可见明显的造影剂外溢,1例损伤动脉血栓形成。介入栓塞后动脉出血均停止,2例合并静脉出血,栓塞后出血速度降低,结扎后出血停止。2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动脉造影是诊断臀部动脉损伤的准确方法,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救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加结扎在卵巢癌术中的应用──附22例报道胡晓红,任光铎,霍文慧(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妇产科洛阳市471003)手术及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手段,手术是决定卵巢癌预后的关键。我院两年多来采用术时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加结扎的方法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止血手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176例,将其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结扎治疗组,每组88例,介入治疗组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治疗法,结扎治疗组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止血成功情况。结果介入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少于结扎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结扎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的总止血成功率为100.00%,显著高于结扎治疗组的5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489,P=0.0000)。结论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与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法比较,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产妇的出血量更少,止血成功率更高,是临床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对策,分析其预后。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出血者39例,先给予患者促进宫缩药物治疗,无效者宫腔填塞压迫止血,出血仍未停者结扎子宫上行动脉或髂内动脉,治疗无效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结果 39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经使用促进宫缩药物和子宫按摩后有28例患者出血停止,其余患者仍有活动性出血给予宫腔填塞压迫法止血,7例患者出血得到控制,但仍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2例患者行子宫动脉上支结扎术,1例患者行髂内动脉结扎术并取出宫腔填塞物再次填塞后出血停止。另1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无效,经家属同意后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根据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迅速果断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各种干预措施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中的运用方式与运用价值。方法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共60例,视病情实际灵活予以盆腔动脉结扎、宫腔塞纱、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盆腔塞纱干预治疗,观察并记录每项干预措施结局以及本组患者最终抢救结果。结果盆腔动脉结扎、宫腔塞纱、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盆腔塞纱成功率分别为37.5%、57.9%、100.0%、84.0%、33.3%。灵活运用各种干预措施后,60例产妇均未死亡,仅1例出现急性左心衰,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本组产妇均无并发症。结论规范塞纱可有效压迫止血,视子宫阻碍凝血情况决定是否切除子宫,配合盆腔动脉结扎、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升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本院2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本组中19例(90.4%)结扎后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保留子宫成功。所有产妇均无晚期产后出血和感染,术后7~10d伤口愈合出院。术后随访:保留子宫的19例中,42d后B超示子宫复旧良好,且于产后6个月月经来潮;2例3年后再次妊娠。结论髂内动脉结扎术是救治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措施,既保留了子宫功能,又不影响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17.
骨盆骨折合并髂内动脉损伤是骨科之急诊,因严重出血会导致休克,甚至失血过多而迅速致死,故病情凶险,处理棘手.以往多采用大量输血保守治疗或行剖腹探查手术止血,给予髂内动脉结扎,但延长了抢救时间,甚至会延误病情,失去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子宫BLynch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运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107例,其中Blynch缝合的79例,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14例,两种方法联合的14例。对其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产后出血率、术后回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107例患者中除一例Blynch缝合的患者回病房出血过多,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仍出血过多,实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患者均成功止血,无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回访恢复良好。结论子宫BLynch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术中大出血效果良好,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经保守治疗无效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500~2500ml,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切除术;治疗组20例,行B—Lynch缝合术。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全部病例止血成功,子宫得以保留,治愈率100%。结论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有效治疗因子宫收缩不良等所致的产后出血,又能保留子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均在产科经保守治疗无效,于栓塞前行双侧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出血部位,然后用明胶海绵颗粒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塞。结果30例患者中,18例栓塞双侧子宫动脉,5例栓塞单侧子宫动脉加对侧髂内动脉前干,7例栓塞双侧髂内动脉前干。所有患者于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灶消失,术后30min内出血量明显减少,3例短期内出血复发,其中2例行再次栓塞,1例行手术切除子宫。结论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