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西安市幼儿园教师口腔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状况,探索幼儿教师口腔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9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封闭式问卷调查西安市幼儿教师对口腔基本常识的了解、对乳牙龋齿的态度以及个人口腔卫生行为。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320份,统计分析显示不同类别幼儿园教师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间有较大差异(P0.001);幼儿教师对所调查口腔基本常识的知晓率均高于60%;省级幼儿园教师对各项口腔基本常识的知晓率均大于非省级幼儿园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5年的幼儿教师对各项口腔基本常识的知晓率均大于工作年限5年的幼儿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25%的幼儿教师选择知晓如何进行有效刷牙,但是在口腔卫生行为的调查中发现每天刷牙2~3次的仅占83.75%,每次刷牙3 min以上的不足40%。结论高等级幼教机构的、高学历的、高年资的幼儿教师对于口腔基本常识和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有着相对更好的认知水平,但是在口腔卫生行为方面与其他幼教老师相比并无差异,显示了知信行的明显不统一。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发展,其心理健康症状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谐与温馨的生活、学习气氛,使孩子心情愉快。幼儿教师自我发展需要的缺失,家长期望带来的压力和“劳累”、“没有成就感”、“幼儿难于教育”等都强烈地困扰着教师。当前幼儿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身疾病、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倦怠等,其中对职业不满意的教师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我们从幼儿教师的所带年龄班、班主任工作、婚姻状况、学历等方面诃查本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幼儿教师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15所幼儿园273名幼儿家长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现状.结果 幼儿教师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得分在5~12分之间(总分12分),平均分为(8.65±1.40)分.不同年龄、学历和区域的教师对手足口病知识的认知情况有所不同,46~岁年龄组教师的知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25岁年龄组教师的知晓率最低.在对疾病传播途径的理解上,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教师的知晓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不同地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侧重方向不同,但涉及范围都不全面.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对预防手足口病有着良好的行为意识,能够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清洁.结论 成都市幼儿教师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尚需完善,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文化、年龄和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逐渐提高所有教师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纠正其高危行为,降低幼儿罹患手足口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幼儿教师对儿童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伤害预防行为实践程度及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儿童意外伤害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83名幼儿教师的意外伤害认知程度、伤害预防行为实践程度及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幼儿教师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教师对灾害急救应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与实践程度不够,自我效能感亦较低。结论:需要建立专业教育机构和足够的专业人员去承担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以提高对儿童意外伤害及其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将意外伤害预防行为贯穿在教育现场和日常生活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儿童与健康》2013,(6):58-58
推荐理由 本书从反面案例入手,通过150个真实案例再现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园外生活中出现的不适宜行为,引导教师发现自己在幼儿园工作细节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给出详尽的分析和实用的建议。该书凝集了众多一线幼儿教师和教研员的智慧成果,是幼儿教师观察幼儿、反省自身、提高专业成长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幼儿教师对幼儿伤害的看法与认知,探讨幼儿伤害干预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街道5所幼儿园教师121人为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96.7%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伤害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地面湿滑、电源安装位置不合适、楼梯较陡和护栏间距过大等是幼儿伤害的环境危险因素,上下楼梯时拥挤、玩火柴或打火机、自己倒热水、在池塘边玩耍等是行为危险因素.对于伤害预防幼儿教师信心不足,认为家长不配合、不可预知的不确定因素过多等是幼儿伤害预防存在的主要困难.结论 幼儿园环境改善和对幼儿教师进行伤害预防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教育应结合相应行为理论,并与社区伤害预防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幼儿园教师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以便有效改善幼儿的营养水平。[方法]2011年5月,对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的18所社区幼儿园(提供中餐)的284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调查284人,营养知识得分为19.63±3.22分,营养态度得分为5.64±0.81分,营养行为得分为18.62±3.53分。幼儿教师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总分,低等、中等、高等文化程度者分别为50.81±2.98、53.82±3.02、56.44±3.86分(P<0.05);托幼工龄1~5、6~10、>10年者分别为53.64±2.89、55.62±2.67、53.13±2.98分(P>0.05)。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单项得分,不同文化程度幼儿教师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托幼工龄幼儿教师营养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态度、营养行为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幼儿园教师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者的营养知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具孝珍  王薇 《中国校医》2011,25(6):401-405,407
目的通过中国和韩国幼儿教师的个人背景,了解不同个人背景的幼儿教师对ADHD幼儿的认识、指导现状、对待方式、教育活动、以及在对ADHD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和要求,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客观的比较,对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教学方向。方法自行设计问卷,由中国和韩国调查点的幼儿园园长随机分发给本园在职第一线的教师独立进行填写。结果通过比较分析,2国教师对ADHD幼儿症状和治疗方法的认识、采用的对待方式、教育活动发展以及发现的困难事项和要求事项等方面都出现了相对应的不同结果(P<0.01或P<0.05)。在2国幼儿教师对ADHD幼儿的认识和对付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中显示,韩国教师的认识程度不仅比中国教师深刻,而且在ADHD幼儿的对付方式上韩国教师比中国教师更会热情的去面对现状,通过积极的对付方式,制订出具有效果的对付方案对携带ADHD症状的幼儿进行指导,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能够让孩子不断地减少自己存在的问题行为,最终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结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幼儿教师要能对出现有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剩行动这行为特点的幼儿给予理解,并且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从而采取积极的对付方式,带着自己最饱满的热情给予这些孩子最大的帮助和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过程诸问题中的核心.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行为模式.本文旨在探讨教师焦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师克服自身焦虑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丽娟 《家庭育儿》2020,(3):0018-0018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甚至管理人员并未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本研究在阅读相关资料、观察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状况,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已婚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自主幸福感、掌握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幸福感显著高于未婚教师;有子女幼儿教师的自主性和掌握环境幸福感水平高于无子女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及辅助人员的自主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保育员和教养员;不带班教师的自主幸福感高于带班教师。在自主性因子上,城乡来源与学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30):农村教师学历越高自主幸福感越低;中专及以下与大专学历教师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科及以上学历城市教师显著高于农村教师。结论婚姻、子女、岗位、带班情况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离不开科学化的幼儿园管理体制,人性化的管理策略.以人性化管理促进幼儿教师师德建设主要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挖掘教师潜力,合理激励,解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幼儿教师生存质量满意度、安全感的影响,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和安全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正式工的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生存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临时工,低工作强度幼儿教师社会关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强度的教师。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工作强度低和较低的正式工环境状况满意度高于临时工,工作强度较高和高的临时工环境状况满意度高于正式工。正式工安全感的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临时工,低工作强度教师安全感总分显著高于较高工作强度教师。结论劳动合同关系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社会关系、满意度和确定控制感,工作强度影响幼儿教师对社会关系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环境状况满意度表现出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健康素养与亚健康症状的相关性,为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6所幼儿园576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健康素养水平为17.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办学类型幼儿园教师在健康素养具备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亚健康检出率为28.8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办学类型幼儿园教师在亚健康检出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具备健康素养是广西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发生亚健康症状的危险因素(OR=4.312,95%CI:1.458~5.816)。结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健康状况维护可从提高健康素养着手。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对儿童的观察属于专业观察的范畴,观察是教师了解儿童已有水平、调整指导策略最简易、最普遍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行为观察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观察与记录,以获得儿童成长的鲜活资料,进而分析其学习品质及价值。教师看的角度与态度是选择观察方法的基础;儿童学习行为记录是否具有典型性则是确定观察主题的核心。教师不仅需要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确定观察主题和观察对象,还需要掌握观察记录要素,分析儿童行为指向的学习品质。而会看、会思考、会调整是幼儿教师专业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与健康》2014,(9):64-64
我是第四军医大学校直幼儿园“迷彩星艺术团”专职声乐教师,在声乐方面有自己的专长,曾获得总后首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大赛全能优秀奖、西安市幼儿教师技能技巧大赛专项第一名等。  相似文献   

17.
教育随笔是教师对教育过程的观察与记录,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分析与理解,是教师对教育过程的反思与感悟。应该说教育随笔记录着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行为,也反映了教师的心理状况与一些真实的想法。作为一个有心的园长,应善于利用教育随笔这一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及时了解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思想动态,走近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发现教育中的细节与亮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梅节  陈起萱 《卫生研究》1998,27(5):334-336
1997年对广州市4所幼儿园的1300名儿童及其家长以及203名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题卷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饮食行为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挑食、吃零食等。在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学校及家庭因素中,母亲和教师的营养知识以及父母亲的饮食行为最为显著,家庭收入对儿童饮食行为未见明显影响;另外,各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中较少涉及有关儿童营养及饮食行为的知识,对幼儿的饮食行为尚未起到明显的影响。提示:今后的营养教育计划,除对家长和幼儿教师进行营养知识培训外,还应以幼儿能接受形式,将有关营养和饮食知识穿插在幼儿教学内容中。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倦怠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是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却在一个被人们所忽视的角落里悄然滋长着。在对全区400多位幼儿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比例已高达60%以上。幼儿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职业倦怠感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对幼儿的教育与发展也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并逐渐成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儿童与健康》2020,(4):F0002-F0002
为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幼儿园人才培养的需求,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广泛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应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要求,本刊举办第一届"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提升研修活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