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致病菌为霍乱弧菌。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已被分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其中只有O1和O139群能引起霍乱大流行,其他群主要引起散发,因此,关于霍乱弧菌的检测包括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测对控制霍乱流行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襄阳市中心医院分离1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检测其主要毒力基因。方法利用MicroScan WalkAway 40鉴定仪进行生化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玻片凝集法确定其血清型别,应用PCR及测序技术分析其16SrRNA基因;PCR检测其6个毒力基因。结果经鉴定,该株疑似霍乱菌株为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经16SrRNA分析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霍乱弧菌相似性达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四环素均敏感,毒力基因检测rtxC和toxR阳性,tcpAET、ctxA、hlyA、tcpACL阴性。结论该株疑似霍乱弧菌为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致病与rtxC、toxR毒力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O130群霍乱JX株的ctxAB基因序列,分析该株基因特点.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含O130群霍乱标本,对ctxAB阳性者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基因变异情况.结果发现阳性标本中,对其中一株进行了ctxAB基因序列测定,该序列与853(O139群)和N16961(Eltor)同源性为100%,与569B(古典型)同源性99.7%.结论该研究证明本株与O1群(EVC)遗传关系最近,可能属于B型.  相似文献   

4.
胶乳凝集试验检测O1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O1群霍乱弧菌检测方法,用抗O1群霍乱弧菌多价单克隆抗体敏胶乳,建立起胶乳凝集试验(LAT),检测粪便标本6h培养3物中的霍乱弧菌,LAT的检测的敏感性为5×10^5CFU/ml,检测过程小于5min,在92例临床标本中,44例培养阳性者LAT法均阳性,48例培养阴性者中,有1例假阳性,但用镜检法厅筛除。  相似文献   

5.
对本院1999年6~9月在肠道门诊检出的20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群和药敏试验.根据1998年美国NCCLS药敏法规中新增的霍乱弧菌抗生素选择规定和判别标准[2],所选用抗生素已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药敏结果提示: 抗O/129的非O1群霍乱弧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比O/129敏感的非O1群霍乱弧菌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O1群霍乱弧菌检测方法。方法将抗O1群霍乱弧菌多价单克隆抗体包被到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I株上制成SPA菌体试剂,建立起协同凝集试验(COA),检测粪便标本6h培养物中的霍乱弧菌。结果COA检测的敏感性为4×106CFU/ml,检测过程为5min。92份临床标本的测定结果与培养法相比较,COA的特异性、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分别是100%、95.5%、97.8%。结论COA简便、快速,可作为一种新的霍乱弧菌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 O1群霍乱弧菌检测方法。方法将抗 O1群霍乱弧菌多价单克隆抗体包被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Cowan I株上制成 SPA菌体试剂 ,建立起协同凝集试验 (COA) ,检测粪便标本 6 h培养物中的霍乱弧菌。结果 COA检测的敏感性为 4× 10 6 CFU/ m l,检测过程为 5 min。 92份临床标本的测定结果与培养法相比较 ,COA的特异性、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分别是 10 0 %、95 .5 %、97.8%。结论 COA简便、快速 ,可作为一种新的霍乱弧菌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仁卫  叶菊莲  罗芸  占利 《疾病监测》2007,22(9):582-584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非O1群霍乱弧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及耐药性特征.方法 对检出的非O1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Ctx)、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Ace)基因的检测,并参照美国CDC PulseNet的统一方法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作同源性分析.结果 从8例患者和8份食品标本中分离到7株非O1群霍乱弧菌,未检出Ctx、Zot、Ace等毒素基因,检出溶血素,Dienes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病人分离株和剩余食物检出株同源.经耐药性分析,菌株除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100%耐药外,对其余抗生素均较敏感.结论 通过实验证实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聚餐者共同食用冷菜凤爪所致,流行病学追溯从患者共同食用冷菜和海产品中非O1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为同源菌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 避免霍乱弧菌检测假阳性,提高检测正确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7月,全国各省市CDC送往中国CDC霍乱初筛阳性菌株14株; 用LB营养琼脂培养12 h,挑取单菌落进行霍乱弧菌血清凝集,同时水煮模板法提取菌株的DNA。针对弧菌属16Sr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弧菌16SrDNA PCR检测,电泳观察16SrDNA产物,将16SrDNA阳性产物送测序公司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比较血清凝集和Blast比对结果。结果 共选取14株菌进行实验,血清凝集阳性12株,2株未凝。经弧菌16SrDNA扩增,电泳观察14株菌均扩增出相应的片段,说明所选菌株均为弧菌属。将14株菌的16SrDNA阳性产物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2株血清未凝集菌均是哈维氏弧菌; 12株血清凝集阳性的菌中,1株是需钠弧菌,其余11株是霍乱弧菌。结论 血清凝集和基因测序联合检测群霍乱弧菌,可避免霍乱弧菌检测假阳性,提高检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正>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弧菌科弧菌属中具有相似生化性状、相同鞭毛抗原、不同菌体抗原的弧菌的统称,按照菌体脂多糖抗原的不同,已分离出200余个血清群[1],除O1群和O139群的产毒株会导致霍乱的大流行外,其他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亦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败血症等[2]。本研究从我院收治的1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到1株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然而布鲁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Bruker BioT yperTMMALDI-TOF MS)仪却错误鉴定为易北河弧菌(Vibrio albensis)。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8年北京市O1群霍乱弧菌表型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2018年收集北京市霍乱患者和外环境分离的29株霍乱弧菌,应用常规鉴定方法进行血清分型,荧光定量PCR检测霍乱弧菌ctxAB基因,应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11类21种试验药物),应用NotⅠ及ShifⅠ酶切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29株O1群霍乱弧菌中小川型非产毒株、稻叶型非产毒株和小川型产毒株构成比分别为62.07%(18/29)、24.14%(7/29)和13.79%(4/29);29株菌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82.76%,美罗培南敏感率100.00%;28株菌耐药;有9种耐药型别,最多耐13种药;有13种耐药类别,最多耐7类药;29株菌株PFGE分子分型为16个型别(BJ1801 ~ 1816)。结论北京市O1群霍乱弧菌以非产毒株为主,多重耐药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提示应注意食品安全问题,特别要加强水产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We report a multiplatform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ology based on genes encoding for the regulatory toxR activator and enterotoxin A protein to determine enterotoxigenic Vibrio cholerae types from other vibrios. This assay, which was successfully validated on a collection of 87 bacterial strains, including 63 representatives of V. cholerae and 8 noncholera vibrios provides a rapid tool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olera.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第7次霍乱大流行期间中国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流行菌株中非溶血变异菌株的流行分布特征以及进化特征。方法选择1961年以来不同霍乱流行期的O1群El Tor型产毒菌株,测定溶血表型并分析其时间分布特点。 比较菌株溶血素基因hlyA的序列变异及不同序列型的分布,构建这些菌株的核心基因组进化树,分析非溶血株在进化分支中的分布及克隆化特征。结果在第7次霍乱大流行的中国霍乱流行中,溶血素基因hlyA在第1次流行高峰期后,出现了明显的序列型转换。 非溶血株主要出现在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2次流行中,并成为多见的变异型。 非溶血菌株分布在不同流行期和流行克隆中,没有形成单一的克隆化。 但部分非溶血菌株克隆引起数年的流行扩散。结论O1群El Tor型菌株的非溶血变异独立于基因组逐年累积的克隆进化,很可能是一种随机性较强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食源性疾病监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感染特点及病原学特征,为科学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15-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霍乱弧菌,针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图谱分析以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2015-2017年,共收集1 105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的检出率为0.54%(6/1 105),霍乱毒素基因ctxAB均为阴性,血清学分型为非O1/O139型,其中5株霍乱弧菌携带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基因。 菌株PFGE聚类分析结果和MALDI-TOF MS图谱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霍乱弧菌流行强度不高,但其感染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应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河弧菌85003 VI型分泌系统VflT6SS2核心基因簇上游paar基因(AL536_RS29530)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功能及其对河弧菌VflT6SS2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构建paar基因缺失株,PCR扩增并克隆paar基因于pSRKTc表达载体获得回补质粒,导入相应缺失株得到回补株。 Western Blot(WB)检测缺失株和回补株中T6SS效应蛋白Hcp的表达和分泌,细菌杀菌实验检测菌株杀菌毒力变化。 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tssB2和hcp mRNA表达水平。 启动子-Lux报告系统的冷光表型检测确定VflT6SS2核心基因簇启动子及hcp启动子在野生株和缺失株背景下的活性差异。结果成功构建河弧菌85003的paar基因的精确缺失株和相应的回补株;WB检测缺失株中Hcp的表达和分泌较野生株明显降低,同时其对大肠埃希菌的菌间杀伤能力也降低,导入相应回补质粒可使缺失株Hcp的表达、分泌和杀菌表型恢复到野生株水平;hcp和tssB2的mRNA水平检测显示缺失株低于野生株,差异有显著性,但VflT6SS2核心基因簇的启动子活性和hcp启动子活性在野生株及缺失株中无明显差异,提示paar基因可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VflT6SS2。结论河弧菌中paar (AL536_RS29530)基因编码产物是河弧菌VflT6SS2的组成部分,为其功能所需,缺失该基因导致VflT6SS2的分泌和杀菌能力缺陷,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城市社区居民肠道来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阳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本研究对山东省滨州市某城市社区居民粪便样本中分离的16株产ESBL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S)。对多黏菌素耐药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进行S1-PFGE和Southern杂交确定耐药基因的位置,并用接合试验判断基因的可转移性。结果 某城市社区居民肠道来源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40.00%,多重耐药菌占75.00%。WGS分析显示,16株ESBL大肠埃希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毒力基因。SNPS分析显示16株产ESBL大肠埃希菌聚集成4个簇。mcr-1阳性产ESBL大肠埃希菌携带的耐药基因mcr-1和blaCTX-M均位于质粒上,且均可随质粒发生水平转移。结论 城市社区居民中可检出多黏菌素耐药ESBL大肠埃希菌,基因mcr-1存在水平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广东省江门市2017年某公司发生的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血清型别、耐药表型和分子特征。方法 对该起食物中毒事件分离到的1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GS-PCR和orf8基因的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15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为O3:K6型;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均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对其他抗生素敏感;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为tdh+trh-型菌株,并且携带GS-PCR和orf8基因;14株病例分离株和1株食物分离株经限制性内切酶(NotⅠ、SfiⅠ)酶切后的PFGE指纹图谱高度相似,仅存在2条带的差异。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为O3:K6型副溶血弧菌,携带tdh、GS-PCR和orf8基因,具有共同的耐药表型和遗传特征,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由2种克隆群的副溶血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18.
王群  李哲  赵林  王紫鉴  赵宏群  阚飙  逄波 《疾病监测》2020,35(6):513-517
目的利用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免疫原理及Cas12a酶的特点构建一种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VP)的方法,实现对病原菌准确快速的检测和识别。方法本研究通过制备纯化Cas12a蛋白,筛选构建VP的gRNA,建立CRISPR-VP荧光检测系统,根据最终荧光扩增曲线判定CRISPR-VP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在CRISPR-VP检测方法中只在VP的序列存在时才会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基于CRISPR/Cas蛋白的VP的检测方法,为后续简易检测试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美玲  逄波 《疾病监测》2018,33(5):370-375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其引起的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水产养殖业和临床上抗生素使用不规范,会直接导致或加剧副溶血弧菌耐药。一方面,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临床治疗副溶血弧菌感染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耐药菌中的可移动遗传元件可以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产生更大的威胁。本文主要概述了副溶血弧菌的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相应的耐药检测方法,为副溶血弧菌耐药产生、传播及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河弧菌基因组中VflT6SS2核心基因簇上游paar基因簇中AL536_RS29525的序列特征、对VflT6SS2分泌功能和杀菌活性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Muscle、GeneDoc软件进行AL536_RS29525基因编码产物的序列特征分析;同源重组技术构建AL536_RS29525的缺失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