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凡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46-47,5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以及治疗整体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在人生经历最丰富的中年及老年期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中的急重症,其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且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而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但溶栓治疗有其严格的时间窗,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46例联合丁苯酞、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MDA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OD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还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结合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性反应水平,缓解脑部血管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64例(治疗组),常规治疗组64例(对照组),2周疗程结束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94%,对照组显效率为39.06%,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为5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新药——依达拉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菁 《中国药房》2004,15(6):370-371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现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三大疾病中发展最快、恢复最慢、死亡最多、致残最重的病种,给人类造成极大痛苦,亦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如何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当前医药学上的攻关重点;同时,开发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选取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下加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10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14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应用依达拉奉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项秀雯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88-168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项秀雯 《中国基层医药》2010,18(21):1688-168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刁学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92-309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措施;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结果 B组、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5,P<0.05),且B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A组(t=3.21,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t=4.07、4.33,P<0.05),B组生活质量提高更明显(t=3.57,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依达拉奉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组织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单纯组患者50例,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5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满意度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用药安全性较高,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应用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急性CIS患者依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6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组).结果 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时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在治疗后均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NDS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与时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于治疗CIS是安全有效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6年5月~2010年5月在吉林省舒兰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每组各69例,2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FMA及ADL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及ADL评分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于金凤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347-234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21%(71/77),对照组为79.22%(61/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94±3.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08±5.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挫裂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d,连用2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治疗组治疗前评分(56.6±21.3),治疗后评分(78.4±17.3)。对照组治疗前评分(56.4±20.9),治疗后评分(63.5±15.1)。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挫裂伤疗效确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依达拉奉(MCI-186)是一种合成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化学名称: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具有亲脂基团,血脑屏障的通透率高达60%,可较容易地到达作用部位而发挥其抗脑缺血的作用。现本文就近年来,MCI-186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MCI-186保护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上海市同仁医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依达拉奉组单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胞二磷胆碱组单用胞磷胆碱,750 mg/d;联合用药组联用两药。3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及后14、90 d,测量患者血清超氧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分析临床疗效,检测药物安全性。结果 3组治疗前血清中SOD、NSE、Hs-CRP水平以及NIHSS、ADL及MAS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4 d,联合用药组SOD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胞二磷胆碱组(P<0.05)组,NSE、Hs-CRP低于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P>0.05);治疗后90 d,联合用药组SOD高于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P<0.05),NSE、Hs-CRP低于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P<0.05)。3组NIHSS分数在治疗后14、90 d降低(P<0.05),ADL及MAS分数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NIHSS分数在治疗后14、90 d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P<0.05),ADL及MAS分数明显高于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14 d疗效分布与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14、90 d后治疗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均高于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暂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相较单用依达拉奉或胞磷胆碱,两药联合运用更能有效减少自由基水平、保护神经元,更好地改善病情及预后,更有利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入我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