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秦建伟  韦达  张建  唐金海 《江苏医药》2007,33(11):1165-1166
目的 评价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系统,对18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66例(36.7%),镜下诊断恶性病变7例(3.9%),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8%.结论 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诊断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周仕萍  关翔 《安徽医药》2009,13(10):1234-1235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治作用。方法对37例乳头溢液患者使用乳管镜检查进行检查,对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者同时进行药物冲洗,对乳管内占位者进行定位。结果16例诊断为乳管扩张症伴乳管炎,12例诊断为单纯性乳管炎,乳管扩张症及乳管炎的患者经用药物灌注冲洗后溢液量明显减少,乳房胀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7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拒绝手术;2例考虑为导管恶性肿瘤。结论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定位性,并起到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细乳管纤维内视镜(FDS)是通过光导纤维对乳腺导管管腔及管壁进行检查,可以在直视下观察乳管管腔的结构、病变的大下及位置等,目前主要用于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开始对96例乳房疼痛常伴有局部象限融合的条索状、结节状及团块状的患者进行乳腺管镜检查治疗。患者疼痛常无规律性,少数患者月经前加重,且无乳头溢液,结合超声、乳腺数字化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病,行FDS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后,在镜下予以冲洗后灌注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价值。方法乳头溢液患者105例,自溢液管插入纤维乳管镜观察溢液乳管及其分支的结构及内容物状况,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结果乳管镜插入成功率100%,镜下发现乳管内肿物68例(64.76%);诊断为乳头状瘤53例,乳头状瘤病5例,乳腺导管癌7例(其中似原位导管癌3例),乳管扩张、炎症27例。手术92例,经病理证实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87.5%(7/8),特异度98.82%(84/85)。结论乳管镜检查为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对导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乳管造影与纤维乳管内镜的比较,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007年—2009年48例单侧乳头溢液患者同时行乳管造影及纤维乳管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同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乳管造影诊断为乳管内隆起性病变28例,表现为充盈缺损、中断或移位等,纤维乳管内镜(FDS)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28例,乳腺癌2例,余为非隆起性病变。两种检查同时为阳性诊断25例,同为阴性诊断15例,不一致者为8例。结论:两种检查在乳管内隆起性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检查而言,两种方法各有千秋,阳性率基本一致,结合定位及治疗,FDS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王芳 《中国医药指南》2005,3(7):775-777
目的探讨乳管镜检查对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纤维乳管镜系统对乳头溢液病人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支的管腔结构,新生物的形状和位置,可疑病例定位切除并送病检确诊.对2004年5月~2004年11月共74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单发乳头状瘤57例,乳头状瘤病7例,导管内癌1例,导管癌伴早期浸润2例.乳腺病伴导管慢性炎共7例.病灶位于Ⅰ、Ⅱ、Ⅲ、Ⅳ级乳管各占38.8%,32.8%,17.9%,10.5%,镜检和病检符合率达到90.5%.结论乳管镜是术前诊断和定位乳管内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性状乳头溢液与乳管内不同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1例乳头溢液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91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发现乳管内非占位性病变37例(40.7%);占位性病变54例(59.3%),其中乳腺癌5例(5.5%)。与双侧、多孔、非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相比,单侧、单孔、血性溢液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P<0.05);与非咖啡样血性溢液相比,咖啡样血性溢液更具有临床意义(P<0.01)。结论乳头溢液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也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征象。不同性状乳头溢液与乳管内不同性质的疾病之间密切相关,应高度重视单侧、单孔、血性溢液,尤其是咖啡样乳头溢液。  相似文献   

8.
王凤良  殷虹  陈飞  张敏  杲圣  陆澄 《江苏医药》2012,38(21):2589-2590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血性溢液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乳头血性溢液女性患者108例,年龄21-69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108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乳腺导管上皮增生12例,乳腺导管扩张16例,乳腺腺病8例,导管内癌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纤维乳管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72.2%,诊断符合率85.2%.结论 纤维乳管镜是乳头血性溢液有效的诊治手段之一,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本院行乳管镜检查的45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镜检诊断乳腺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头状瘤病6例,乳腺增生及乳管扩张症21例,乳管炎症5例,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66.7%(2/3)、90%(9/10)、83.3%(5/6)、90.5%(19/21)、80%(4/5)。结论乳管镜能够更准确、直观明确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的病因、病变范围及部位,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年7月,2005年6月,76例行纤维乳管镜检查的乳头溢液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手术指征患者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增生及导管扩张3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9例,乳腺癌3例。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24/25)、88.9%(8/9)、66.7%(2/3)。结论 乳管镜是术前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美蓝乳管造影红外线扫描对乳头溢液诊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青  徐钦华  肖开洪 《贵州医药》2000,24(5):273-274
目的 评价美蓝乳管造影红外线扫描对乳头溢液的诊疗价值。方法 采用美蓝乳管造影红外线扫描技术对34例乳头溢液的病人进行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和随访结果评估该法的诊断正确性。结果 34例受检病人中,2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与造影诊断相符;余10例随访病人除1例失访外,9例至今未出现需手术治疗的病变。结论 美蓝乳管造影红外扫描对乳头溢液的诊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头状瘤钼靶X线片、导管造影的X线表现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乳房钼靶X线片,导管造影表现及病理改变;并根据病变大小、形态,病变处导管形态及二者的关系,在导管造影片上进行X线分型且与病理改变进行对比。结果:80例均有单个乳孔溢液,血性分泌物52例,乳晕区触及肿块12例。乳房钼靶X线片示乳晕下区肿块10例。导管造影:80例均示导管内充盈缺损,其中18例并导管扩张。管内型56例,囊内型18例,实体型6例。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一致。结论:乳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单个乳孔溢液,乳腺钼靶X线平片征象少;导管造影特点是管内充盈缺损,对乳头状瘤具有病变部位确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在非哺乳性溢液检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对106例非哺乳性溢液的女性患者行乳腺导管造影。并对多乳眼溢液行多次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结果:106例中,93例造影成功,技术成功率87.7%。42例为导管占位性病变,阳性率45.2%。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方法在非哺乳性溢液患者的检查中是一个既简单又安全的方法,在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行导管系统切除术的乳头溢液患者资料。结果 46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左乳腺导管原位癌(早期浸润)1例,占2.2%(1/46);大导管乳头状瘤4例,占8.7%(4/46);中小导管乳头状瘤病12例,占26.1%(12/46);导管扩张症和(或)伴浆细胞性乳腺炎4例,占8.7%(4/46);腺纤维瘤12例,占26.1%(12/46);囊性增生症38例,占82.6%(38/46);无明确诊断1例。结论乳头溢液病因中,良性乳腺病最常见,乳头溢液导管系统的切除,对早期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乳头溢液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接辉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098-1099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16例乳头溢液病例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中,乳腺癌1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瘤7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3例,共100例,占85.4%。结论 乳腺导管镜检查是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对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应及早明确病因,以便进行合理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乳管内视镜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纤维乳管镜FVY780纤维乳管镜系统对2653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对可疑病例用活捡针取组织活检或定位切除送病检确诊。结果共检出乳头状瘤992倒,占37.4%;导管内癌66例,占2.5%;乳管扩张症和乳管炎共1205,占53.8%。结论乳管内视镜检查可以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引导活检或定位切除.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是乳头溢液的乳管内疾患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手术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271-1272
目的 探讨接受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接受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9例(147侧),术后综合治疗包括:清理术腔、鼻腔冲洗、抗生素、激素、黏液促排剂及免疫调节剂等。结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89例(147侧),治愈62例(69.9%),好转21例(23.5%),无效6例(6.7%)。术后头痛缓解率为92.1%(82/89);鼻堵缓解率为84.2%(75/89);脓涕痛缓解率为59.5%(53/89);术后症状完全缓解者57例(64.0%),部分缓解24例(26.9%),总有效率为91.0%(81/89)。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乳头溢液临床分析(附32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对1996年1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326例乳头溢液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6例乳头溢液患者中,106例血性,65例浆液血性,103例为浆液性,23例乳汁性,14例脓性,15例水性。病理切片证实,154例导管内乳头状病,81例乳腺增生,39例导管扩张,32例乳腺癌,20例乳腺炎。结论乳头溢液的性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乳头溢液以良性乳腺病为最常见90.2%(294/326),乳腺癌少见9.8%(32/326)。45岁以上患者乳癌可能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肿瘤标志物癌抗原相关蛋白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3例乳头溢液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良性病变组91例(均为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乳腺癌组62例(均为乳腺癌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40例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乳头溢液和血清CA153、CEA水平。结果乳腺癌组乳头溢液CA153、CEA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CA153:t=28.949、33.844;CEA:t=19.773、16.623,均P〈0.01),乳头溢液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阳性检出率(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肿瘤标志物CA153、CEA阳性检出率高于血清阳性检出率,对早期诊断乳腺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