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医学》2018,(4):312-313
目的观察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间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患者各32例。研究组行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治疗,传统组行外科手术修复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3.75%)显著低于传统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9.38%)显著低于传统组(28.13%)。结论通过行自体组织瓣移植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修复效果,更加利于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
3.
杨国民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5,12(1):27-28
肌蒂皮瓣即刻整复口腔颌面部癌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体会杨国民攀枝花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口腔中心关键词外科手术,口腔,肿瘤,颌面笔者自1983年开始应用肌蒂皮瓣即刻整复口腔颌面部癌瘤术后组织缺损5例,获得成功,体会如下。1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员复额部基底细胞癌术... 相似文献
4.
应用额瓣进行口腔颌面部缺损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额瓣进行口腔颌面部缺损的重建孙长伏刚铁石1李瑞武王玉新李俊林王绪凯葛淑芬兰行简(第一临床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额瓣;口腔颌面部;缺损;重建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或重建根据其缺损的大小、部位、患者性别、年龄、患者要求等具体情况采用... 相似文献
5.
区域组织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运用季振威周正炎(附属甘泉医院口腔科上海,200065)关键词区域组织瓣;口腔颌面部;肿瘤;修复中图号R782区域组织瓣在头颈部缺损的修复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在这漫长发展的历史中,无论是因为肿瘤切除缺损,抑或是先天畸...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组织瓣修复重建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制备193块皮瓣,制备的组织瓣有软组织瓣和骨组织瓣,对比分析所制备皮瓣修复不同类型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所制备的皮瓣中,全部成活174块,完全坏死有12块,部分(皮瓣1/4~1/2)坏死有7块,组织瓣移植成功率为90.16%。所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5例患者出现淋巴瘘,5例患者出现涎瘘。随访调查中,有1例出现病灶复发,再手术治疗后由于肝转移而死亡,其余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张口进食、吞咽咀嚼、发音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肿瘤部位、类型、范围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对肿瘤的根治及口颌面部外形、功能的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进行分析。结果:修复术式中,颈阔肌瓣修复术采用最多,共17例;前臂皮瓣修复术采用最少,仅1例。术后38例皮瓣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受区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几种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与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组织瓣移植患者34例,共制备皮瓣36块,包括胸锁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前臂桡侧皮瓣,分别用于修复舌、腭、颊、口底、口咽及面颈部大面积复合缺损。分析各组织瓣移植的疗效。结果制备皮瓣36块中,皮瓣坏死4块。34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3年,随访期间无1例病灶复发;7例区域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4~12个月,均为术后淋巴结证实转移而术后又拒绝放疗、区域复发的患者。2例接受再手术治疗,4例死亡,其余患者均能经口腔进食,面部外形和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组织瓣移植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手术根治的保障,更是术后缺损修复的主要手段,应根据不同适应证进行选择;采用不同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对患者术后外形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7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病例,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均给予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统计患者皮瓣成活及并发症情况,对患者吞咽功能、语音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唾液酸(SA)和白细胞介素(IL)-2水平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经病灶切除、皮瓣设计、皮瓣切取、吻合修复等步骤对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成活率达到了95.7%(45/47)。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SA水平为(0.72±0.24)mg/L,显著低于术前的(0.96±0.27)mg/L(P<0.05);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IL-2水平为(13.94±4.12)μg/L,显著高于术前的(5.69±1.38)μg/L(P<0.05)。术后3个月,患者吞咽功能:2级9例(19.1%)、3级38例(80.9%)。术后6个月,34例(72.3%)患者发音清晰。并发症包括:瘢痕14例(29.8%)、色素沉着39例(83.0%)、瘙痒24例(51.1%)、皮区感觉异常43例(91.5%)。 结论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治疗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效果满意,皮瓣成活率高、吞咽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进行肿瘤切除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重建,其中应用前臂皮瓣6例,腓骨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2例.结果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各1例挽救成功、失败,其余8例组织瓣均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成活率90%(9/10).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肿瘤未见复发.所有病例的重建口腔颌面部外形良好,患者口腔功能几乎不受影响.结论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各种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23例,取得满意结果。并介绍头项、额部、胸大肌、颈阔肌、腭部岛状皮瓣等的血行和应用等特点,认为各种皮辦可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及全身状况,选择一种皮瓣修复,一次完成,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硬化后手术治疗张津平,马振儒,候华(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医院)海绵状血管瘤长期以来对其治疗众说不一,尤其对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大多倾向保守治疗。我科自1985~1994年共收治硕面部血管瘤24例,其中18例海绵状血管橱采用硬化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额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机理与效果。方法:分析额瓣修复的解剖学基础;总结临床颌面口腔修复术中额瓣的设计、运用。结果:术后全部病例伤口愈合佳,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利用额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及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行股前外侧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观察随访3~12个月,对组织瓣的颜色、质地、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受供区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组织瓣均完全成活。术后血栓发生率为4.5%(4/89),均抢救成功;2例组织修复术后张力增大,皮肤颜色发暗,经重新引流后组织瓣存活;其他的受区并发症发生率为7.9%(7/89),为局部血肿(5例)、腺瘘(2例),无供区并发症。结论股前外侧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具有创伤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需进行组织缺损修复患者48例,均选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进行修复,根据其组织瓣供区分为A组(前臂皮瓣)与B组(股前外侧皮瓣),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效果以及供区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皮瓣存活率略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受区发音与吞咽功能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供区恢复中A组色素沉着、瘢痕增生与暂时性/永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具有皮瓣容易存活、受区功能影响小的特点,但使用股前外侧皮瓣相比前臂皮瓣供区恢复更好,不易形成瘢痕、出现色素沉着或功能障碍,且具有隐蔽性,患者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