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痛患者中绝大部分是下腰痛,而在下腰痛患者中椎间盘源性腰痛大约占85%。椎间盘源性腰痛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它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不同于神经根性腰痛。现就有关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椎间盘造影进行阐述,对目前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以及最近正在研究的基因治疗和生物学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lowbackpain,DLBP)是指腰椎间盘内部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以其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和节段过度活动为临床特点[1]。DLBP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生命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自然病史和预后,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从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72例慢性腰痛患者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明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其中36例被随机分配进行亚甲蓝注射治疗,36例被椎间盘内注射盐水作为对照.这36例对照组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病例,观察他们的自然病史和预后.在腰椎间盘造影术前、术后6、12、24,48个月,用视觉疼痛评分比例尺(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对每个病人进行腰痛症状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分.结果 36例患者中有32例得到4年的随访.4例(12.5%)腰痛症状明显减轻,1例(3.1%)有轻度改善,3例(9.4%)加重,22例(68.8%)没有改善但也没有加重.从腰椎间盘造影术前和术后6、12、24、48个月的VAS和ODI的评分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F=3.049,P>0.05;ODI:F=2.272,P>0.05).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程呈慢性持续性,腰痛症状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慢性下腰痛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近来的研究发现下腰痛主要来源于腰椎间盘内部,腰椎间盘外形正常,无腰椎间盘突出,脊髓造影和CT扫描正常。这种由椎间盘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腰痛,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pain),是慢性下腰痛的最多见类型,约占40%。腰椎间盘造影术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重要手段和方法。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最近我们的组织学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7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CT引导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质量浓度为30~40μg/mL,剂量为5~10 mL,疼痛复制反应阳性66例(91.67%).结果 随访7~54个月,平均20个月,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VAS评分较术前下降50.36±2.32(P<0.01),ODI评分下降42.23±5.38(P<0.01).优良率90.28%(65/72),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臭氧气栓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注射臭氧的CT表现近似椎间盘造影.  相似文献   

6.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组以下腰、骶部、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脊柱疾患中最常见的症状,致病原因很多,其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约占40%[1].下腰痛传统治疗手段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较差;手术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费用昂贵.近年来,介入技术逐渐应用到下腰痛的治疗中,其中以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ntrodiscal electrothermal treatment,IDET)发展最为迅速,现就其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芬必得治疗,实验组采取独活寄生汤加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genic low back pain)又被称为椎间盘内紊乱症(internal disk derangement,IDD),由Crock[1]于1970年提出,是由于一个或多个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如退变、终板损伤或释放出某些因子,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不伴神经根性症状或节段间过度活动的影像学表现。现将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及治  相似文献   

9.
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阜滨  贾小林 《重庆医学》2008,37(7):752-753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月对3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及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27例术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3例仍有轻度腰痛,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术前、术后VAS腰痛评分及ODI评分进行配对比较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间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腰痛是极其常见的疾病,特别在工业化国家,它是引起失能的常见原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pain)指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如退变,终板损伤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功能丧失的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或节段过度活动的放射学证据。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和手术治疗。后路椎体间融合是对通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常出现反复,无法治愈的一些症状严重患者的一种选择。现对2001年7月、2006年6月行后路椎体融合治疗的36例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下腰痛是骨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下腰痛的原因较复杂,Schwarzer等[1]的临床研究表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占慢性下腰痛的39%,由此可见盘源性下腰痛是目前困惑腰痛患者的主要原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  相似文献   

12.
王永江  王清 《中外医疗》2013,32(5):186-187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情复杂,治疗方法单一,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因而存在很大的差异,近年来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进步,尤其是微创治疗发展迅速,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带来了福音,该文阐述了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最新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ang QD  Wei DG  Zhao GD  Gao CR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0):2406-7, 2410
目的 观察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40例盘源性腰痛患者,使用椎间盘内电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的功能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等变化.结果 经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功能状态明显改善,优良率达到8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并发症少,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8例。A组采用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复方倍他米松)和1%利多卡因;B组采用卧床休息,理疗,口服止痛活血化瘀药物。结果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较保守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显著,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引起腰部疼痛很常见的原因之一,但往往按照椎间盘突出治疗,由于大部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误诊率比较高.本文从概念、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洋  王增民 《北京医学》2014,36(2):145-147
目的 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9800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武警河北总队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60例患者简体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治疗前平均分值为41.80%,2周后平均分值为28.65%,4周后平均分值为18.0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平均分值为6.22分,2周后平均分值为3.92分,4周后平均分值为1.67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CODI降低的人数逐渐增多,VAS分值不断降低.结论 SDS9800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扩大内在椎间盘的空间和增大椎间隙宽度,增加椎间盘内负压,以达到解除神经根压迫、消除组织粘连、为病变椎间盘提高含水量和恢复高度进而改善症状,为腰椎间盘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24例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后路椎间盘摘除cage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术。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1.5~2年,术前的腰痛症状消失。结论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下腰痛是骨科和疼痛科门诊中常见的疾患,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临床报道患病率从11.8%~40%不等.以往多认为椎间盘突出是间盘疾病导致下腰痛的先决条件,但最近研究表明,即使没有椎间盘突出,发生于椎间盘内部的病变也能引起下腰痛,它与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有关,这种因椎间盘病变引起的下腰痛称为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退变性脊柱疼痛的诊断方法.方法 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椎间盘造影术是目前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研究热点.结论 椎间盘造影对判断椎间盘源性腰痛很有用,并且是脊柱手术很好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脊椎不稳症、退行性椎管狭窄症、退行性滑脱症等,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机理的研究和新的治疗开展,治疗方法日趋完善.对青少年、老年人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已取得突破,作者从早、中、晚3期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