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在小儿脑部肿瘤手术中保护患儿受压的耳廓,针对小儿脑部手术的特点,我院使用医用敷料对1000多例侧卧位患儿的耳廓进行包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秀泽  李卫  夏氢 《华西医学》2011,(3):421-423
目的比较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侧卧位短小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2月,将40例择期行侧卧位短小手术儿患,随机分为喉罩全麻(L)组与气管插管全麻(T)组,每组各20例。观察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max),恶心呕吐、术后躁动等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T组插管后及拔管后即刻HR、MAP均高于L组患儿(P〈0.05);SpO2、Pmax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喉罩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侧卧位短小手术麻醉,且操作简便,插管期和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轻,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在小儿脑部肿瘤手术中保护患儿受压的耳廓,针对小儿脑部手术的特点,我院使用医用敷料对1000多例侧卧位患儿的耳廓进行包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材料医用棉花、3L粘贴伤口敷料(9cm×10cm)、3L粘贴伤口手术巾使用方法见图1。1.医用棉花2.3L粘贴伤口敷料(9cm×10cm)3.3L粘贴伤口手术巾图1耳部保护法示意图操作方法(1)患儿仰卧位时,首先用0.5~1.0cm厚的医用棉花将患儿受压耳廓均匀地包裹住。(2)用3L粘贴伤口敷料覆盖住靠近面颊部位的医用棉花,并粘贴牢固,剪大小适宜的3L粘贴伤口手术巾,以外耳道门为起点,压住3L粘贴伤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护理法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儿术中急性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2018年9—12月收治的310例长时间侧卧位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手术室2019年1—4月收治的325例患儿为观察组,分析急性压疮的根本原因,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术后24 h的皮肤潮红、潮湿情况以及压疮情况。结果 2组的体位摆放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皮肤潮红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P 0. 05),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手术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压疮面积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根本原因护理法能够预防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儿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050 54 9  3例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叶彩祝… //江西医药 . 2 0 0 4 ,39( 5) . 380~ 381术前 3天患儿练习健侧卧位、头部制动 ,术前 10h嘱患儿禁食禁水。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 ,注意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血过多或有皮下水肿时 ,应及时处理 ,以免引起感染。做好患儿头部制动、健侧卧位的护理。同时观察患儿有无眩晕、恶心、呕吐和面瘫等并发症。予降颅压和抗感染治疗 ,以减少淋巴瘘的发生 ,预防颅内感染。参 2 (文 怡 )0 50 550 伪聋及夸大性耳聋患者听力检查的护理 /吴乐燕… //南方护理学报 . 2 0 0 4 ,11( 1) .…  相似文献   

6.
探讨采用自体肋软骨做耳廓支架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术后患儿再造耳廓解剖轮廓显现较好,护理工作注重对家长和患儿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抗感染治疗,使手术如期成功。  相似文献   

7.
总结62例小儿纵隔肿瘤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重呼吸道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适当镇痛,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心理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儿康复。完整切除肿瘤58例,部分切除4例.出院时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发生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1525例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术中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25例患儿中,术后受压部位出现反应性充血(压红)者共102例,占20.5%;其中39例患儿连续2个观察日同一部位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被诊断为Ⅰ期术中压疮,占6.06%。不同年龄、手术时间的患儿发生术后压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体温、进行体外循环患儿的压疮发生率高于术中体温正常、未进行体外循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以降低患儿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腹腔镜下小儿肾盂输尿管离断式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与准备,以及术后的卧位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等八个方面的护理和术后的满意度调查。认为小儿肾积水的患儿给予围手术期专业护理干预,能消除患儿家长的恐惧心理,提高手术效果,预防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压疮、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干预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加强护理干预以预防急性压疮的形成,比较2组手术压疮的形成情况以及术后舒适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的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压疮的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下肢麻木、上肢麻木、颈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中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8年1月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手术采用喉罩静吸麻醉,观察组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复苏时间,术后躁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皮时、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下腹部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可将患儿术中、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维持在较理想水平,缩短患儿复苏时间,减少患儿术后躁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8年1月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手术采用喉罩静吸麻醉,观察组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复苏时间,术后躁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皮时、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下腹部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可将患儿术中、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维持在较理想水平,缩短患儿复苏时间,减少患儿术后躁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耳科门诊常有耳廓外伤需要急诊清创缝合的小儿,这些患儿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年龄小,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接受手术时欠合作,而且患儿家长格外紧张焦虑,往往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要求,所以如何更好地对患儿进行治疗成为耳科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科门诊从2008年1~12月共行小儿耳廓外伤清创缝合术80例,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中上半身保温方案对侧卧位胸腔镜术患儿核心体温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侧卧位胸腔镜手术患儿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下半身保温方案,试验组以上半身加温方案,观察2组患儿侧卧位体位摆放后0 min(T0)、30 min(T1)、60 min(T2)、90 mi...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1例小儿巨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由于小儿年龄小,囊肿大,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低。在护理上应注意: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及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降低腹腔内压,做好基础护理、胃管及胆管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等。同时做好健康宣教,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本组病例所有患儿术后均无胆漏、肠瘘、黄疸的发生,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探讨术中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32例择期行侧卧位手术患者的8项术中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术中最低SaO2以及肛温不同水平间压疮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分级、保护措施、有无低血压及手术失血量间压疮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术中体位的身体受压点是压疮的高发部位,术中压疮多发于手术当天至术后第1天.术中压疮的发生受手术体位、手术时间、术中血氧情况、体温变化等手术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体体位垫对侧卧位手术患者皮肤受压损伤及术后体位相关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8月在医院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治疗需采用侧卧位手术患者32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海绵体位垫摆放侧卧位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流体体位垫摆放侧卧位手术体位。由经过培训的研究小组成员对受压部位皮肤进行判定,记录术毕时、术后2 h、术后12 h和24 h患者皮肤压红及压力性损伤的例数、部位及损伤程度;于术后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手术体位相关性疼痛程度并记录疼痛例数。结果 在术毕时刻,各手术时长患者总的皮肤压红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术毕时刻有9例患者为I期压力性损伤,而观察组中术毕时刻仅有1例患者为I期压力性损伤,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肩颈部、腰部、四肢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疼痛程度均为轻度疼痛。结论 流体体位垫可降低侧卧位手术患者皮肤发红、压...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术中压疮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raden 评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因素相关,护理干预包括重视术前压疮风险评估、合理安置患者体位、减少出血量等。认为应针对各项相关因素,制定严格的防压疮流程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130例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行侧卧位手术时,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摆放法,观察组采取改良体位摆放法。结果术后12h观察组患者发生上、下肢麻木及体位恢复后发生压疮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取改良体位摆放法能明显减少患者肢体神经损伤及压疮的发生,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对74例后颅窝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全切除43例,大部切除和部分切除31例;术后病情加重5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后颅窝肿瘤以中线部位恶性肿瘤多见,术后综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