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臂-踝脉搏波速度(ba PWV)计算公式。从主动脉弓分支处开始,流入锁骨下动脉与颈总动脉的血液方向与降主动脉流入下肢的血液方向是相反的。当脉搏波到达肱动脉时,在心-踝这一方向上的脉搏波传导距离远远要大于心-上臂的距离。用一个明显长于实际血管的距离去除以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必然会得出一个较快的PWV。统计分析表明,ba PWV不仅夸大了实际的脉搏波速度,而且还颠倒了真实的脉搏波速度。继续研究ba PWV只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因此,笔者建议,ha PWV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入主动脉时,产生的压力波会在泵出的血液前面沿着动脉管壁向下传递,并引起动脉血管发生弹性扩张,动脉血管的这种弹性扩张对血管内的血液形成负压吸引的作用,吸引着动脉血液向周围血管流动;当心脏进入舒张期,心脏射血停止,扩张的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所产生的压力,随着压力波向周围血管的传播而推动血液向周围血管持续流动。因此,就形成了心脏收缩与舒张所产生的脉搏波以前吸后推的形式推动血液持续流动。血管弹性扩张产生抽吸作用与血管弹性回缩所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持续流动的动力,动脉血管扩张的边缘区形成一个快速的流层,形成了边缘快、中心慢、中心有返流的层流,并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能量消耗、最小的血流阻力的脉搏波持续下传直至微循环,从而保证了血液在不同的动脉血管血液流动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3.
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定义 心脏每次向大动脉射血约70ml,从心脏射出血液的冲击作为波动向末梢传出,这种波动叫脉搏波。脉搏波在动脉壁的传导速度即为PWV,其数值可通过测量脉搏波传导时间和两个记录部位的距离求得。计算公式为:PWV(mm/s)=L/t。传播时间(t)为两个波形的时间差,距离L是两个探头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高血压病早期干预的相关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对104例健康人和39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年龄是影响健康人大动脉弹性功能最主要的因素,年龄、收缩压和脉压与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功能密切相关。结论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敏感反映高血压大动脉弹性的重要指标,年龄、收缩压和脉压是影响baPWV值的主要因素,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以指导早期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5.
邹科慧 《中外医疗》2010,29(7):192-192
脉搏波速度(PWV)是脉搏波在动脉的传导速度,它是目前比较成熟经典的衡量大动脉弹性,是一种无创、简单的早期评估动脉血管硬化的检测方法。PWV可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脉搏波时域特征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基于脉搏波的原理和动脉弹性腔理论,研究脉搏波的时间参数、面积参数、主波高度、上升沿平均斜率等参数与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出相关性较好的参数,为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检测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健康个体运动改变血压,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采集血压以及对应时刻的脉搏波,分析脉搏波时域特征参数与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压与脉搏波主峰高度H、波形特征量K、面积参数和时间参数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血压与脉搏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特定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检测血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糖耐量异常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颈-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PWV)以及反射波增强指数(AIx)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北京海淀区、大兴区社区人群中筛选出糖耐量异常者93例(男49例,女44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2.1±12...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示波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无创测量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方法-双袖带法,并用于临床验证其可靠性.方法:使用两个大小不同的袖带分别采集肱动脉和桡动脉的脉搏波信号.以波足作为起跳点,分析两个信号的时间差△t,根据公式PWV=△S/△t计算脉搏波速度,其中△S为肱动脉和桡动脉的体表距离,可用软尺测得.结果:此方法能够可靠、准确、快捷地测量脉搏波速度,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测量快速和成本低的优势.结论:双袖带法测量脉搏波速度能够反映正常人与临界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差别,起到预测高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分析脉搏波形成的原因,认为中医不同脉象波形的形成与脉搏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有关,提出以表征脉搏波传播特性的波速和表征脉搏波反射特性的反射系数作为中医脉象的特征参数,利用支撑向量机对其进行分类识别。对正常人群常见脉象(平脉、弦脉和滑脉)的脉搏波波速和反射系数所作的分析,以及采用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撑向量机对其所进行的分类,进一步证明血液动力学参数波速和反射系数作为具有生理病理意义的特征参数,能有效区分平、弦、滑脉。这为脉图的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及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城市健康体检者6127例,用标准方法测定代谢综合征组分包括血压、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将代谢组分按0,1,2,3及以上进行分组;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将其分3组(hs-CRP〈1mg/L,hs—CRP=1—3mg/L,hs—CRP〉3mg/L)。采用VP-1000(BP-203RPEIII)动脉硬化诊断仪测定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改变率;运用多元回归、方差分析等方法评估与分析代谢综合征组分和C反应蛋白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结果①除高密度脂蛋白、腰围外,代谢综合征组分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标准系数分别为0.457,0.127,0.102,0.065,0.041(均P〈0.001)。②随代谢组分数(0,1,2,3及以上)的增加,超敏C反应蛋白,baPWV值、baPWV改变率逐渐增加,F值分别是84.07,126.81,101.58(均P〈0.001)。③超敏C反应蛋白3组中,随hs-CRP的增高,baPWV改变率随之增高(均P〈0.001)。结论代谢综合征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密切相关;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随代谢组分及C反应蛋白的增加而增高,联合检测代谢组分与C反应蛋白及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对评估早期心血管功能改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接受定期健康体检符合入选条件的750例健康体检者为受试者,测定其双侧baPWV,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baPWV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动脉血压、踝肱指数及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最终716例资料完整的受试者平均baPWV为(1224±162)cm/s;其中男503例,平均baPWV为(1257±159)cm/s;女213例,平均baPWV为(1144±14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baPWV的独立相关因素,线性回归方程为:双侧平均baPWV=6.635×年龄+7.285×平均动脉压+2.682×同型半胱氨酸浓度-64.334×性别(男性=0,女性=1)+347.500。结论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baPWV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超重或肥胖人群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7月至8月底选取自然人群2095例;通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评价超重或肥胖,将其中达到超重或肥胖诊断标准的93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ankle-brachial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评价动脉僵硬度;以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与baPWV呈线性相关关系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高动脉僵硬度组与动脉僵硬度正常组在年龄、性别构成、腹围、收缩压、舒张压等变量间均存在差异。(2)与baPWV呈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有:年龄(r=0.546,P=0.000)、腹围(r=0.148,P=0.000)、收缩压(r=0.520,P=0.000)、舒张压(r=0.275,P=0.000)、总胆固醇(r=0.126,P=0.000)、空腹血糖(r=0.218,P=0.000)、糖化血红蛋白(r=0.172,P=0.000)等。(3)在调整性别、BMI、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肾功能后,与baPWV呈独立相关的变量是高血压史(OR=3.996,P=0.000,95%CI:2.821~5.661)、甘油三酯(OR=1.428,P=0.000,95%CI:1.201~1.698)、年龄(老年与非老年)(OR=5.35,P=0.000,95%CI:3.728~7.676)。结论年龄、高血压史、三酰甘油是超重或肥胖人群动脉僵硬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baPWV的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对58例健康人和23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CFPWV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年龄是影响健康人大动脉弹性功能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增龄导致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高血压加速这一过程;脉搏波速度检测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简便的评估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动脉弹性下降的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及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对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测定肱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aPWV),依据健康人群动脉弹性功能参考标准把受试者分为BaPWV异常组和对照组;根据危险因素个数多少将BaPWV分为4个亚组(0-3亚组)。结果(1)BaP-WV异常组的年龄、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P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aPW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年龄、SBP、DBP、MAP、PP、FBG、TC、HR分别与BaPWV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收缩压是影响BaPWV的独立因素。(2)随着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增加,0至3亚组BaPWV呈依次上升趋势(12.86±1.37、14.42±2.06、15.31±2.31、16.54±3.50,P<0.05)。结论年龄、SBP水平增加是大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可通过协同作用使大动脉弹性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人群最常见、患病率最高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通过损伤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老年人、高血压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变化明显、脉压增大,这些均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已成为当今高血压病防治的热点。对于评估动脉僵硬度的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测量可以反映动脉弹性的早期变化。PWV是评估动脉弹性和血管功能变化的简捷、有效且可重复的非侵入性指标。PWV与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所致的血管病变高度正相关,并且可作为成人冠心病病死率的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对62例健康人和23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检测,并分析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脉压(PP)、体重指数、年龄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的CFPWV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高血压病患者CFPWV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并与年龄、SBP、DBP、MBP、PP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弹性明显降低,检测CFPWV可观察动脉早期功能改变,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家兔血压和脉搏波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压与脉搏波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10只,分别同步连续记录每只家兔的血压和脉搏信号,利用RM6280多道智能生理信号分析处理系统逐个提取血压波和脉搏波的特征参数.分别以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为应变量,选择8个脉搏波特征参数为自变量,使用SPSS11.0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收缩压与主波上升斜率和K值有较好相关性.舒张压与K值和主波高度有较好相关性.平均压与主波上升斜率、K值和H(1 ts/td)有较好相关性.结论: 血压与脉搏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特定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检测血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膀胱内插管收集尿量法和直接测压法,观察了心房提取液对家兔尿量和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心房提取液后家兔尿量增加,动脉血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心房提取液有明显的利尿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预充液超滤对10 kg以下婴幼儿转流前期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血糖(Glu)和乳酸(Lac)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体重10 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择期直视手术患者,对其含血预充液进行超滤。超滤前、超滤后分别抽取含血预充液,肝素化5 min后、并行体外循环10 min后分别抽取患儿动脉血床旁监测血气、电解质、Glu以及Lac水平和红细胞比容(Hct)。结果预充液超滤液量为50~100(70±20)ml,超滤后预充液PCO2下降,PO2升高,血钾(K+)浓度降低(6.18±1.65)mmol/L vs(5.82±1.56)mmol/L,Hct显著升高(0.27±0.06)vs(0.35±0.06)(P0.05);并行循环后患儿K+浓度降低(3.73±1.16)mmol/L vs(3.25±0.40)mmol/L,Glu(5.10±1.04)mmol/L vs(7.95±0.93)mmol/L和Lac(1.00±0.48)mmol/L vs(1.90±0.41)mmol/L浓度明显升高(P0.01);Hct(0.25±0.01)vs(0.29±0.02)显著上升(P0.05)。结论对预充液进行超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电解质、Glu和Lac等参数,提高预充液Hct,减少含血预充液对婴幼儿患者内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及血压正常人群中心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探讨哪种血压指标与动脉僵硬度及血管损害标志物更
密切相关。方法从北京地区社区人群中筛选出820名高血压患者,同时入选820名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血压正常者。采用
脉搏波传播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股动脉PWV和颈-桡动脉PWV;应用张力测量法测量中心动脉压和中心动脉脉搏
波增强指数(AIx)。同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被测定。结
果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血压正常人群,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显著低于相应的肱动脉收缩压和脉压,这种脉压扩增在血压
正常组9.85±6.55 mmHg明显低于高血压组12.64±6.69 mmHg,但在脉压扩增比上两组未见差异。大动脉僵硬度受血压及年龄
的影响,高血压组具有较高的颈股动脉PWV和中心动脉AIx,脉压扩增比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单因素分析见中心脉压相对
其它血压指标与动脉僵硬度和血管损害标志物的相关性更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股动脉PWV和中心动脉AIx受中心脉
压的独立影响而外周平均动脉压及脉压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中心动脉脉压相对其它血压指标可能是中心动脉僵硬度更直
接的指示器和更好的血管老化的标志,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可能更多地将中心动脉压作为治疗的靶目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