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重症休克病人全麻诱导时的合理用药,即能快速诱导顺利插管,又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从而起到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目的.我们对比观察了不同药物复合诱导对重症休克病人收缩压与心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症胆道手术43例围麻醉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老年急症胆道手术43例围麻醉期的处理,其中31例硬膜外麻醉采用小剂量、低浓度分次给药。结果29例血压下降心率减慢,1例发生呼吸、心博骤停对病情重,休克患者术前、术中纠正休克,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采用芬太尼,硫喷妥钠或氯胺酮及琥珀胆碱诱导,普鲁卡因复合液静脉点滴维持浅麻醉,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结果全麻病人无明显的血压,心率的改变。通过机械通气,明显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3.
急性创伤失血性休克和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手术病人,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为特征,临床上有少尿、低血压和心率增快等一系列表现,且术前没有足够的时间改善循环,需一边手术麻醉一边纠正休克。笔者自2000年开始对此类病人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进行全麻诱导,观察诱导前后血压的改变,并与单纯用异丙酚诱导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尽早发现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感染性休克,为疾病的早期干预与护理赢得时间。方法对本院116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是所有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均具有典型的早期临床表现。结论严密观察感染病人的意识表情、末梢循环、肢端温度、血压、心率和尿量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性休克病人。  相似文献   

5.
傅舒昆  彭勇 《铁道医学》1998,26(3):146-148
比较异丙酚与硫贲妥钠两组麻醉方法对血压,心率,心率与收缩压乘积,血浆皮质醇的影响程度。方法20例ASAⅠ级成年病人,分别以异丙酚诱导维持,硫贲妥钠诱导,吸入氨氟醚维持,观察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诱导前,插管前后,置支撑喉镜前后,术中及拔管前后的心率,血压,RPP变化及术前,术后血浆皮质醇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26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积极治疗,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等。结果:死亡3例,治愈22例,转院治疗1例。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麻醉诱导药物异丙酚、依托咪酯、咪唑安定用于静吸复合全麻时对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36例择期手术病人,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以胸、腹部手术为主。全部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用异丙酚、依托咪酯、咪唑安定麻醉诱导各12例,观测3组病人诱导前、诱导时、插臂立即、1分钟、5分钟、l0分钟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三组病人术前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插臂后依托眯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异丙酚组插管引起心率的变化在3分钟内恢复。依托咪酯、咪唑安定组插管引起的心率变化在lO分钟恢复。结论 异丙酚组能够较迅速的纠正由插管引起的心率增快。已被广泛应用于全廓诱导及维持。依托咪酯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影响轻,对脑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用于心功能极差的危重病人、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患者的全麻诱导或是神经阻滞及锥管内局部麻醉时的辅助药物。咪唑安定能够消除焦虑、紧张的感觉,具有催眠和遗忘效应。对手术有恐惧、焦虑的病人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三丰来我们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重症患者43例,男性36例,女性7例。其中休克、重症休克期入院27例;少尿期入院16例,包括急性肾功衰竭,少尿期合并立。为提高本病的治愈率,我们把护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争取时间寻早用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是抢救出血热重症的重要一环。由于此病初期的症状近似感冒,大多数患者乱用药物延误治疗时间,使来我院就诊的病人病程均在4-5天以上。病人入院后,病情均在发热晚期或低血压休克期,有时还有二期、三期重叠的现象病人,病情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对外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2年我院38例外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资料,以2008年我院65例外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为对照.结果 使用垂体后叶素的38例患者中,34例存活,存活率89.5%;对照组65例中,54例存活,存活率83.1%.结论 垂体后叶素可以改善重症外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全麻诱导对高龄和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Ⅱ~Ⅲ级老年或出血性休克的手术病人,用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SV)、每膊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心脏加速度(ACI)、左心功(LCW)及左心功指数(LCWI)。分别于诱导前、静注依托咪酯1、2、3min以及气管内插管后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静注依托咪酯后1~3min MAP、HR、SV、SI、CO、CI、ACI、LCW、LCWI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3min,MAP、FIR、CO、CI、ACI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整个诱导过程中心功能的各指标的最大改变均不超过20%。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高龄和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官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官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插管,Ⅱ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插管,计录入室时、诱导后2min、插管后1min血压、心率。结果Ⅱ组诱导后血压下降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I组诱导后血压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系统稳定性优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  相似文献   

12.
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综合征,处理不当常常会危及病人的生命,笔自1994年以来共遇到122例重症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现总结处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何倩  邹利群  曾庆  曾爱英 《西部医学》2014,26(9):1246-1248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与血浆乳酸浓度的相关性对急诊危重病人筛检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1日-2012年4月30日收入抢救室并在就诊后2小时内做过血浆乳酸浓度检测的50例患者,将其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分别与血浆乳酸浓度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休克指数与血浆乳酸浓度相比,休克指数的相关性最好(r=0.620),为强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处,休克指数比单纯的心率或血压更能反映急诊危重病人病情的危重程度,有利于检出潜在重症患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叶心梅  习华英 《当代医学》2011,17(29):107-107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四例重症患者利用成分输血来阐述成分输血在外科、妇科失血性休克、内科感染性休克病人中的应用。结果成分输血在抢救急性大出血以及感染性休克病人疗效显著。结论成分输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老年病人手术所占比例逐步上升,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本文通过观察麻醉诱导期老年高血压病人心率、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探讨其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以及术前抗高血压治疗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4例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和山莨菪碱注射液.结果 休克微循环得到了改善,休克均得到了纠正,但山莨菪碱可使心率加快,盐酸戊乙奎醚避免了这个缺点.结论 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晚期患者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时,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60例重症二尖瓣置换术病人中观察了三种麻醉诱导方法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患者心功能均为Ⅲ~Ⅳ级.结果发现硫喷妥钠用于心功能差的病人可引起明显的心功抑制.我们认为用安定0.2mg/kg,r-OH50mg/kg、芬太尼8~10μg/kg诱导.用潘侃朗宁0.1~0.2mg/kg或卡肌宁0.5mg/kg插管,诱导平稳而安全.r-OH不宜用于心动过缓的病人.用r-OH后如心率减慢可用阿托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7例感染性休克病例的围麻醉期的临床处理进行回顾和分析,探讨其合理与有效的麻醉期处理。方法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处理方法。结果麻醉诱导插管后患者血压有下降,术毕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术前改善,血压回升,心率减慢。术毕拔除气管导管者22例,未拔管者5例。18例送监护病房。结论适当偏浅的麻醉,完善的监测以及合理准确地术中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和病人生存率地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214例术后重症病人监测治疗资料分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急性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见于心肺及代谢内分泌系统并存疾病、严重创伤、各类重症休克及晚期期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老年人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并分析其治疗对策,提高对老年人心源性休克的诊断能力。方法对50例老年心源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好转37例,死亡13例。结论老年患者在发生心源性休克后易迅速进展,同时易合并肾功能衰竭、休克肺、酸中毒、脑水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对休克的治疗强调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合理用药、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