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测量孕20~40周正常胎儿心脏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主动脉、肺动脉各径线参数,评价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二维超声对854例正常胎儿心脏各径线进行测量,得出各项参数,按孕周分为五组: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0周。计算每组中各项参数的平均值;每组之间及各参数与孕周均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胎儿心脏各径线参数均与孕周直线关系较密切(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9、0.68、0.70、0.68、0.73、0.72),同时进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得出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心脏各径线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据此可评价胎儿心脏发育情况,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掌握此孕周范围胎儿心脏各径线正常值,对于更准确的识别胎儿先心病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检测正常胎儿心脏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将100例胎儿按孕周20~40周分为五组。PDE检测结果表明:胎儿心脏动脉瓣口血流呈单峰频谱,房室瓣口血流呈双峰频谱(E峰、A峰);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随孕周而增加,与孕周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PDE对于检测胎儿心脏血流,评价胎儿心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孕中、晚期心脏结构正常胎儿的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就诊我院门诊的196例心脏结构正常的中、晚孕单胎妊娠胎儿,孕龄20~37周,根据孕龄分为两组:孕龄28周(中期)124例;孕龄≥28周(晚期)72例。以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三尖瓣环收缩期纵向位移(TAPSE);脉冲多普勒(PW)测量三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峰值,计算E/A值;脉冲组织多普勒(PW TDI)测量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收缩期峰值速度S′,计算E′/A′、E/E′。比较两组胎儿如上参数。结果 (1)胎儿TAPSE平均值随孕周增加而增加,孕中、晚期组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6.18±1.25)mm,(7.34±1.43)mm,P0.001]。(2)三尖瓣血流E峰、A峰、E/A及E′、A′、S′、E′/A′与孕龄呈正相关(P0.05),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3)TAPSE与S′呈正相关(r=0.429 4,P0.001)。(4)两组间E/E′值与孕周呈负相关(r=-0.158,P=0.027)。结论了解正常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右心功能超声参数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可作为对临床病理胎儿的识别及右心功能评估的参考依据,是临床辅助诊断胎儿心脏病及监测胎儿心功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产前超声检测中孕期胎儿心脏发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21~25孕周正常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节段分析法对203胎中孕期(21~25周)正常妊娠单胎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脏房室、肺动脉、主动脉、动脉导管内径及房室瓣血流速度、半月瓣血流速度、动脉导管血流速度及静脉导管血流速度。对各测量值与孕周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①心脏各房室、大血管及动脉导管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大;②肺动脉与升主动脉内径比值不随孕周改变;③房室瓣口血流峰值流速不随孕周改变;④三尖瓣及二尖瓣血流A峰大于E峰;⑤半月瓣口、动脉导管、静脉导管血流峰值流速随孕周增加而增大。结论 建立21~25孕周胎儿心血管各结构内径及血流动力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可为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价11~14周胎儿心脏功能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多普勒技术观察妊娠11+0~14+6周正常胎儿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获得该孕周正常胎儿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对230位正常妊娠孕妇在11+0~14+6周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同时观察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二、三尖瓣的血流A峰高于E峰,三尖瓣E峰及A峰血流速度明显高于二尖瓣血流,二、三尖瓣血流速度与孕周之间无相关性,但E/A比值与孕周之间呈正相关;左右心室舒张时间和收缩时间与孕周之间呈正相关,左右心室等容舒张时间与孕周之间呈负相关,而等容收缩时间与孕周之间无明显相关性。TI指数反映心室的收缩功能,左右心室的TI指数与孕周之间呈负相关,左心室TI指数稍高于右心室,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13周以后,胎儿的心脏显示率较高,可进行心脏超声心动检查;在胎儿期右心功能稍高于左心功能,主要反映在三尖瓣流速高于二尖瓣,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和收缩时间较左心室长等方面。当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则可能预示胎儿心脏功能异常或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孕周胎儿房室腔正常值范围、大血管径线及血流速度,评价各孕周房室腔大小及血流速度与孕周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4139例中晚期孕妇根据不同孕周分为三组,A组:孕18~22周(91例);B组:孕23~28周(3315例);C组:孕29~40周(733例)。超声心动图扫查胎儿心脏,测量各相关参数,分析各参数与孕周的关系。结果各组间胎儿心脏房室腔、大血管径线正常值及胎儿心脏血流速度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主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动脉导管内径、动脉导管长度、左房长径、左房横径、右房长径、左房横径、左室长径、左室横径、右室长径、右室横径、卵圆孔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壁厚度、右室壁厚度、动脉导管收缩期流速与孕周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正常胎儿心脏发育各心腔及大血管的径线与孕周呈正相关,这可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提供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20~34周正常胎儿各孕周心脏房室瓣口、大动脉瓣口、胎儿静脉系统及重要生理通道的血流峰值速度随孕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9名孕龄20~34周的正常单胎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应用回归分析检测各参数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胎儿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舒张早期E峰、舒张晚期A峰和E峰/A峰,主动脉瓣口和肺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流速,主动脉弓横弓部和动脉导管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峰值流速,肺静脉左心房开口处收缩期S峰、舒张期D峰和心房收缩期A峰均随孕周增加略有增加;下腔静脉收缩期S峰、舒张期D峰及心房收缩期A峰无明显变化。上述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均与孕周存在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可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人正常妊娠系列孕周(16~40周)正常胎儿大血管径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系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以及产后随访无异常的胎儿757例,按孕周分为12组,超声分别测量升主动脉(AsAo)、主动脉弓(ArAo)、主动脉峡部(IsAo)、肺动脉(PA)和动脉导管(DA)径线大小(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将各测量值与孕周行直线回归相关分析.结果同一分组中PA与AsAo径线比较,除16~18周外,其余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PA内径大于AsAo内径;IsAo与AsAo、ArAo径线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IsAo内径小于AsAo、ArAo内径.对各径线测值与孕周行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各径线测值均随孕周增加而增大,且与孕周呈显著相关性,AsAo、ArAo、IsAo、PA、DA与孕周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9、r=0.706、r=0.664、r=0.804、r=0.636,P均<0.01;PA与AsAo内径比值(PA/AsAo)与孕周行相关分析显示,r=0.032,P>0.05.结论胎儿大血管各部位径线与孕周呈明显相关性,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IsAo内径较主动脉各部位内径均小.  相似文献   

9.
国人16~40周正常胎儿心腔径线的超声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人正常妊娠系列孕周(16~40周)的正常胎儿心腔径线变化规律.方法以二维超声测量757例正常胎儿心脏各房室内径,按孕周分为12组,计算心脏各房室内径的平均值,与孕周进行回归相关性比较.结果各心腔径线与孕周呈显著相关(P<0.01);右心房、心室横径大于左侧心房、心室(P<0.01).结论胎儿各心腔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结合传统超声综合评价心脏内强回声结构(ICEF)胎儿的心功能.方法 应用TDI技术的脉冲方式观察ICEF胎儿房室瓣环运动,测量其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及收缩期运动的峰值速度(Em、Am、Sm);并结合传统二维、M型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心脏大小及血流速度系列参数;对照组房室瓣口血流参数与房室瓣环运动参数进行相关分析;两组间评价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Em/Am随孕周的变化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房室瓣E/A及Em/Am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与孕周呈直线关系;对照组E与Em、A与Am、E/A与Em/Am、左室缩短分数与Sm之间呈正相关;两组评价心脏大小各参数之间、心脏收缩功能参数及不同孕期S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DI可更为敏感、准确地评价胎儿心脏功能;中晚孕期ICEF胎儿心脏舒张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研究胎儿心脏发育与孕周增长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6例正常胎儿超声心动图测值,统计胎儿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以及心率随孕周变化增长的关系,分析正常胎儿心脏发育趋势;比较胎儿左右房室大小.结果 ①胎儿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与孕周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关系,随孕周增长而增长,心脏横径与孕周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大,动脉导管舒张期流速受孕周影响最小;胎心率与孕周无明显线性相关;②右心系统横径大于左心系统横径,右心房横径与左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与左心室横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心脏横径/孕周比值及心脏横径/胸廓横径比值均呈正态分布,前者均数为0.95,接近1.0;后者均数0.44,小于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评估胎儿心脏发育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超声探头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9例产前超声诊断、产后超声复查和胎儿引产后尸解证实的胎儿先心病病例资料。结果应用成人心脏超声探头探查,诊断胎儿①复杂性先心病14例,占73.6%(14/19),包括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单心房、单心室、右室双出口、右室发育不良、瓣膜狭窄或闭锁、永存动脉干及法洛四联症;②单纯室间隔缺损(VSD)4例;③房间隔膨胀瘤并房间隔缺损(ASD)1例。结论成人心脏超声探头可应用于胎儿心脏的检查,能清楚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血流信号,大大提高胎儿先心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儿心脏结构及其心功能的相关参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不同孕周孕妇216例,比较不同孕周胎儿心腔径线、瓣膜口峰值血流速度、射血分数和Tei指数.[结果]胎儿时期心脏各腔室大小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大,右室大于左室,结构上右室占优势;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随胎龄增加而升高,二尖瓣小于三尖瓣,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妊娠早期末和妊娠中期初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心内 和心外血流,探索在此阶段多普勒超声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在妊娠11 +0 ~ 14 +6周进行常规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合颈项透明层厚度(NT)和颈部软组织厚度(NF)测量,观察胎儿心脏 大体结构,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获取胎儿二尖瓣、三尖瓣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并进行相应的血流频谱分析.所有胎儿在妊娠中期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在出生后进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正常胎儿 335 例,NT 或NF 增厚者9 例,其中1 例在妊娠13 周诊断心脏永存动脉干畸形,引产后病理证实,2 例选择14 周前终止妊娠,2 例妊娠中期超声筛查胎儿其他结构异常选择中期引产,无心脏结构异常,4 例足月分娩,无 心脏结构异常.正常胎儿舒张早期时间(EADT)较舒张晚期时间(ENDT)短,左右心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NT 增厚不伴心脏畸形胎儿仅部分胎儿静脉导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最 低流速比值(S/D)增高.永存动脉干胎儿左右心室E/A 比值较正常胎儿异常增高或下降,EADT 缩短,ENDT 延长,EADT/ENDT 比值缩小,静脉导管血流波形异常.结论 妊娠13 周后,随着胎儿心脏各个切面的显示 率不断增高,可有针对性地对特殊群体进行早期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筛查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分析 二尖瓣和三尖瓣的血流频谱,判断左右心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结合观察静脉导管的血流波形,可以辅助 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如果仅二维超声怀疑心脏结构异常,而心内和心外血流动力学未发生改变者,应 慎重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儿肾动脉(RA)、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确定正常胎儿RA、UA、MCA血流参考值,并分析RA、UA、MCA血流参数与孕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行产前检查的185例孕周为4~41周的正常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 RA、UA、MC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RA、UA、MCA中PS值显著增加,而RA、UA中RI、PI、S/D值显著减少。经相关性分析可知,RA、UA、MCA中RI、PI、S/D与孕周呈负相关性(P<0.05),而RA、UA、MCA中PS与孕周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测量不同孕周胎儿RA、UA、MCA血流动力学参数能有效了解胎儿颅脑循环、胎盘循环及全身血流循环状态。通过建立正常胎儿血流参数参考范围可为超声预测胎儿宫内生长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肺动脉闭锁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肺动脉闭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解剖证实的肺动脉闭锁胎儿的心脏超声资料,总结其声图像特征。结果在12例胎儿心脏超声各切面中:10例显示主肺动脉显著窄于主动脉,2例未显示主肺动脉;7例显示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骑跨,3例室间隔完整者均合并右室发育不良;11例心底部大动脉交叉存在,1例为右心室双出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11例动脉导管内均可见反向血流,5例可见三尖瓣反流。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出动脉导管内反向血流是诊断胎儿肺动脉闭锁的重要依据;三血管-气管(3VT)扫查平面是关键切面;产前超声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各项参数进行评估,并通过各项参数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分析,了解引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136例MHD患者做横断面研究。根据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PASP>35 mmHg)、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PH组,PASP≤35 mmHg),并将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与肺动脉压力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PH组较nPH组患者的左、右心房及心室明显增大、心肌肥厚程度较重;PH组较nPH组患者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PH组较nPH组患者心脏处于高循环动力状态(均P<0.05)。肺动脉压力与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最高流速、右心房内径、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输出量呈正相关(均P<0.001);与左心室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 MHD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病变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肺动脉压的升高可能进一步加重MHD患者的心脏病变;其中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是引起肺动脉压升高重要因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可导致肺动脉压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受血儿右心心肌运动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例确诊为TTTS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测量两组胎儿脐静脉、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半月瓣、房室瓣的血流频谱、右心心肌做功指数及胎儿心胸面积比值。结果 TTTS受血儿体质量、心胸面积比值、右心心肌做功指数、左心心肌做功指数显著高于供血儿(均P0.05)。TTTS受血儿静脉脉搏动征(PUV)、静脉导管A波缺失或反向(ARDV)、三尖瓣反流(TR)、三尖瓣舒张期血流单峰(ATVI)比率显著高于供血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评价TTTS受血儿心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异常,可为TTTS产前诊断提供有效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快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目的探讨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在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妊娠18~40周连续病例15608例,进行胎儿心脏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检测,即横切胎儿胸腔获取四腔心切面,观察心房与心室及其连接关系、房室间隔、左右房室瓣以及肺静脉与左房的连接关系,然后将探头声束平面略向胎儿头侧偏斜,依次显示左心室与主动脉的连接关系及右心室与肺动脉的连接关系,且实时动态扫查时观察主、肺动脉起始部的交叉及主、肺动脉相对大小,从而对心脏的主要结构及连接关系作出快速评价。结果15608例胎儿中,经产后或引产证实的各种心脏畸形126例,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检出各种心脏畸形117例,漏诊9例。结论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是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及产前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的心脏病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分类情况的特殊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孕18-24周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IVF-ET妊娠孕妇1129例,分析IVF-ET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表现及分类特征,并对部分检出胎儿心脏病的孕妇选择性进行羊水穿刺术,追踪所有入选孕妇的妊娠过程及胎儿临床结局。结果1129例接受IVF-ET的孕妇中单胎妊娠953例、双胎妊娠176例,共检测胎儿1305个,其中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畸形15例(1.1%,15/1305),临床确诊15例。IVF-ET心脏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1)法洛四联症5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主动脉增宽伴骑跨,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2)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左心明显缩小,二尖瓣闭锁,右心扩大,肺动脉扩张。(3)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心内膜正常十字交叉结构消失,房室共瓣。(4)大动脉共干Ⅰ型1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心底部仅见1条大血管,短小的肺动脉主干自大动脉发出,并见室间隔缺损。(5)主动脉狭窄及缩窄各1例,超声心动图示1例胎儿主动脉瓣增厚,升主动脉增宽;1例胎儿主动脉峡部狭窄伴狭窄后扩张。(6)肺动脉狭窄2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肺动脉瓣狭窄伴狭窄后肺动脉扩张。(7)室间隔缺损3例,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室间隔连续中断,断端边缘回声增强。超声漏诊胎儿室间隔小缺损1例,为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结论 IVF-ET妊娠胎儿较自然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IVF-ET妊娠胎儿与自然妊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相同。其中以法洛四联症和室间隔缺损最多见。对IVF-ET妊娠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全面系统评价IVF-ET妊娠胎儿心脏异常的情况,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