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先天性消化道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05-01-2010-12在产前超声筛查中发现消化道异常征象的出生儿22例;产前超声未发现异常但出生后检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患儿13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1)产前发现异常征象的22例中有13例出生后证实合并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阳性预测值72.7%;(2)检出率55.2%;(3)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儿在胎儿期合并羊水过多的占75.9%。结论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消化道的检出率有限,但通过细心检查能检出大部分的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结构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和北京市各区县妇幼保健院10 133例均有出生结局的病例资料,分析超声筛查不同结构畸形阳性率情况,以及不同时期超声筛查阳性率。结果 10 133例病例中,共发现先天性出生缺陷214例(复合畸形16例),共230项畸形,其中产前超声检出胎儿结构性畸形92例(95项),检出率0.91%,产后超声诊断31例(50项),超声共诊断畸形123例,检出率1.21%,超声误诊13例,误诊率0.13%;超声漏诊结构畸形120例,漏诊率1.18%;对致命性结构畸形诊断准确率100%。超声筛查先天性结构畸形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44%、61.19%、99.87%。早孕、中孕和晚孕期产前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2.17%、69.57%、28.26%,以孕中期胎儿畸形检出率最高(P0.05)。结论超声是筛查先天性结构畸形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尤其在中孕期检出率最高,但存在漏诊非致命的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筛查胎儿手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我院检出的手部畸形胎儿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共发现胎儿手部畸形25例,其中手腕部姿势异常5例,手(指)缺失8例,先天性多(并)指12例。产前超声检出15例,漏诊10例,检出率60%。孕18~24周和孕25~32周胎儿手部畸形检出率较高。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可提高胎儿手部畸形的检出率,对胎儿产前畸形的筛查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产前超声筛查技术推广对胎儿结构畸形的检出价值,了解本地区胎儿结构畸形发生种类及数量,提高产前超声的筛查水平。方法对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产前超声筛查技术推广为界限将病例分成A、B两组,分别计算两组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以引产及产后为准,对畸形胎儿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A组病例超声检查发现59例胎儿畸形,漏诊13例,检出率0.72%(59/8 187);B组病例超声检查发现103例胎儿畸形,漏诊3例,检出率1.26%(103/8 187)。B组检出率高于A组(P0.05)。该178例患儿和漏诊的16例患儿,根据解剖系统对畸形胎儿进行分类,心血管系统29例、中枢神经系统32例、颜面部24例、泌尿系统21例、呼吸系统10例、骨骼系统18例、前腹壁8例、消化系统6例、其他30例。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技术推广提高了畸形胎儿的检出率,目前产前超声筛查能够诊断大多数胎儿结构畸形,但对于手指发育异常及尿道下裂等微小畸形的超声检查技术仍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以诊断畸形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行产前检查的2590例产妇产前超声筛查结果,并与产妇分娩或者引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超声筛查异常25例,超声筛查异常检出率为1.00%(25/2590),最常见畸形类型为心血管系统畸形[44.00%(11/25)],最早可于孕12周检出单脐动脉型先天畸形。2590例产妇分娩或者引产结果证实胎儿发育异常26例,产前超声筛查先天畸形确诊率为96.15%(25/26),漏诊率为3.85%(1/26)。结论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对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优化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孕妇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等不同时间给予完整的、规范化的超声检查,分别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并对孕妇进行追踪随访,将超声筛查结果与胎儿引产或者出生后情况进行比较,计算并比较不同孕周的超声筛查符合率。结果:2000例接受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中,共检出胎儿畸形41例,畸形位置44处,畸形检出率为20.5%。经引产或者分娩后被证实的胎儿畸形共计47处,3处被漏诊,漏诊率为6.4%。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检出的胎儿畸形各有6例(占14.6%)、31例(占75.6%)、4例(占9.8%),以孕中期胎儿畸形检出率最高。结论:早孕期超声筛查有利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和胎儿早发结构异常的排除;中孕期超声检查有利于胎儿结构异常的检出,晚孕期超声筛查则有利于胎儿迟发型畸形的检出,对不同孕周孕妇实施声筛查,对于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降低误漏诊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使用超声心动图筛查中晚孕胎儿心脏畸形,避免漏诊.方法 超声筛查中晚期孕妇7020例,对检出的胎儿心脏畸形及可疑先天性心脏病者进行每4周一次追踪观察,对产前超声未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进行每8周一次追踪观察,出生后每6个月一次追踪观察,至出生后6~12个月.所有异常胎儿均经尸检、出生后手术结果证实(部分术前行心血管造影).对比分析同类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的经验与超声漏诊的教训.结果 通过引产后病理证实或出生后心血管造影和(或)手术证实的53例心脏大血管异常中,产前超声检出并诊断正确43例,误诊2例,漏诊8例.误诊2例包括1例肺动脉瓣闭锁和1例法洛四联症.产前超声漏诊8例包括6例小于5 mm的室间隔缺损和2例下腔静脉异位引流.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正确率为81.1% (43/53).结论 采用高频探头、图像的缩放功能以及注重右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和静脉-心房连接关系的扫查是避免漏诊或不全面诊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严重手畸形虽为非致死性,但产前若未能检出,出生后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影响.妊娠中期超声系统筛查对于筛查胎儿畸形、避免严重畸形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但胎儿肢体畸形的漏诊仍时有发生.本研究在妊娠早期规范扫查胎儿上肢,筛查胎儿上肢形态、姿势异常,旨在寻求有效的方法,以期早期诊断胎儿严重手畸形,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发育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经3家医院围产期超声检出的58例胎儿消化道"异常",并追踪观察.结果:58例消化道畸形中,单纯消化系统畸形37例,复合畸形21例.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畸形具有独到的优势,对优生优育及出生后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胎儿颜面部畸形产前超声显示率偏低的原因,探讨多平面连续超声扫查法在显示胎儿颜面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40例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随机分为常规超声筛查组4445例和多切面连续超声筛查组4795例,比较两组胎儿颜面部异常检出情况。结果 9240例胎儿产后或引产后证实胎儿颜面部畸形31例(0.34%),40处畸形,发生于常规超声筛查组14例(0.31%),共15处,多切面连续超声筛查组17例(0.35%),共25处;两组胎儿颜面部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筛查组产前超声检出颜面部畸形5例,5处,多切面连续超声筛查组产前超声检出颜面部畸形14例,16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切面连续超声筛查可较为系统观察胎儿颜面部,有助于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检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半椎体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进行产前超声结构筛查的胎儿图像,分析超声诊断为半椎体的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合并畸形情况,胎儿均随访至出生后或引产后。应用四格表评价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的诊断价值。 结果共100 822例胎儿纳入研究。其中产前超声诊断的97例半椎体胎儿中,67例为单发性半椎体,30例为多发性半椎体,合并最多的畸形是血管异常(17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6例)、心脏异常(16例)及泌尿系统畸形(15例)。经随访,7例失访,90例半椎体中84例通过胎儿磁共振、出生后或引产后X线检查等证实,4例蝴蝶椎误诊为半椎体,2例正常。产前超声未见明显异常的98 562例胎儿经随访,2958例失访,95 595例出生后正常,有9例半椎体胎儿产前超声漏诊,均在出生后证实。产前超声对胎儿半椎体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84/90),敏感度为90.32%(84/93),特异度为99.99%(95 595/95 597),阳性预测值为97.67%(84/86),阴性预测值为99.99%(95 595/95 604)。 结论半椎体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主要手段,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有利于明确病变的类型和部位、早期诊断、评估胎儿预后及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引产或产后证实为先天性膈疝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结果胎儿先天性膈疝27例,产前超声准确诊断24例,3例漏诊,合并其他畸形9例。结论超声在产前能较准确地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对优生、降低畸形儿的出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为胎儿卵巢囊肿蒂扭转7例胎儿期超声图像,随访新生儿出生后情况,分析胎儿卵巢囊肿蒂扭转超声特征及早期诊断意义。结果 7例中6例产后证实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术后证实为阴道闭锁,为误诊病例,余6例囊肿分娩前均表现为复杂性囊肿,6例直径大于4cm,1例直径小于4cm,超声诊断胎儿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准确性为85.7%。结论 产前超声能够明确胎儿卵巢囊肿蒂扭转,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复杂囊肿并囊肿直径大于4cm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蒂扭转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与MRI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分型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并已被确诊为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36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参照组(18例)和研究组(18例)。参照组行产前MRI诊断,研究组行产前超声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囊肿体积大小以及异常和病灶位置的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胎儿接受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4.44%,高于参照组胎儿接受MRI诊断的83.33%,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胎儿的误诊率为5.56%,高于研究组的0.00%,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囊肿体积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中,胎儿异常发生率为33.33%(6/18),双侧病灶1例、单侧病灶17例;产前超声检查中,胎儿异常发生率为22.22%(4/18),双侧病灶2例、单侧病灶16例,两组胎儿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与产前MRI均可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作出准确的观察及诊断,对疾病的分型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产前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价格实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胎消化道闭锁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及尸体解剖资料。结果 22胎产后尸体解剖共发现24处消化道闭锁(2胎同时合并食管及肛门闭锁),产前超声检出食管闭锁3处、十二指肠闭锁4处、空回肠闭锁3处、肛门闭锁3处,检出率为54.17%;漏诊食管闭锁4处、幽门闭锁1处、肛门闭锁6处。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方法简便,加强动态观察尤其是晚孕期复查与全面系统检查可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产前超声诊断为CCAM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39例胎儿中28例引产,尸体解剖病理证实26例为CCAM;其余11例胎儿均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随访结果证实该11例均为CCAM。结果 (1)产前超声表现:39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均显示胸腔内异常回声,其中双侧3例,单侧36例(左侧15例,右侧21例);超声分型CCAMⅠ型4例,CCAMⅡ型16例,CCAMⅢ型19例。(2)伴发症状及畸形:36例胎儿(36/39,92.3%)出现伴发症状及畸形,均伴发纵隔移位,羊水过多6例,胸腔积液4例,腹腔积液3例,胎儿全身水肿3例,心包积液2例,肝囊肿2例,胎盘增厚1例,颈部水囊瘤1例;3例胎儿(3/39,7.7%,CCAMⅢ型)未出现其他伴发症状和畸形。(3)产后随访结果及妊娠结局:28例引产胎儿中26例产前超声分型诊断与产后病理诊断符合,2例隔离肺产前超声检查误诊为CCAMⅢ型。其余11例胎儿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超声随访示2例肿块逐渐缩小至消失,余9例胎儿出生后MRI诊断为CCAM,产前超声分型诊断与产后随访诊断结果均相符。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9%(37/39),误诊率为5.1%(2/39)。结论产前超声分型对评估CCAM胎儿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法洛四联症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产前诊断为胎儿法洛四联症14例,其中经引产尸解或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9例,失访5例.产前检查胎儿心脏未见明显异常,但出生后超声检查诊断为法洛四联症1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对漏诊的病例应予以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妊娠11~13+6周胎儿体蒂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19例妊娠11~13+6周胎儿体蒂异常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随访结果。结果19例体蒂异常的胎儿中,单胎16例、双胎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和脊柱发育异常,其中脐带异常18例,肢体发育异常9例,露脑畸形2例,静脉导管异常9例,颈部透明层增厚2例,颈部水囊瘤3例,腹腔囊性占位2例,泄殖腔发育异常1例,巨膀胱1例,门体分流1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体蒂异常的早期诊断和确定临床处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横向扫查(CTS)结合连续冠状扫查(CCS)方法在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合并镜像分支(MB-RAA)与胎儿双主动脉弓(DA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产前超声CTS方法诊断的42例MB-RAA及DAA胎儿,利用CTS结合CCS方法复核上述诊断。随访至胎儿引产或出生后。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CTS与CTS结合CCS方法对胎儿DAA的诊断准确率差异。 结果采用CTS方法诊断MB-RAA胎儿39例(孤立性22例,合并心内畸形者15例,合并心外畸形者6例,其中合并心内、外畸形病例存在重叠),DAA胎儿3例(均未发现心内心外其他结构异常);采用CTS结合CCS方法复核,最终诊断MB-RAA胎儿32例,DAA胎儿10例(包括7例CTS方法诊断为孤立性MB-RAA者)。引产13例,足月分娩29例(包括10例产前诊断为DAA,17例产前诊断为孤立性MB-RAA,1例MB-RAA合并法洛四联症,1例MB-RAA合并轻度脑室增宽)。随访至胎儿出生后:1例MB-RAA合并法洛四联症胎儿出生后手术治疗,术中证实诊断;1例MB-RAA合并轻度脑室增宽及16例孤立性MB-RAA均无压迫症状;另1例孤立性MB-RAA出生后6个月出现喘鸣,行CT检查诊断为DAA,并行手术治疗;10例产前诊断为DAA的新生儿,2例出生后出现压迫症状行手术治疗,8例复查超声或CT均证实DAA,无压迫症状暂时观察。CTS结合CCS方法产前诊断DAA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S方法(10/42 vs 3/4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 结论CTS结合CCS方法能提高产前超声诊断DAA的准确率,有助于DAA与MB-RAA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唇裂的超声表现及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超声产前检查发现的唇裂胎儿104例(包括漏诊3例)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胎儿中单纯唇裂75例,合并其他畸形29例,其中单一系统畸形16例,多系统畸形13例,涉及的畸形包括神经、骨骼、泌尿、呼吸及消化系统.25例行染色体检查发现13-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各1例.其中对22例行胎儿颜面部三维成像,14例效果较好.结论 对于唇结构可显示的胎儿,产前超声尤其二维超声能够准确检出胎儿唇裂,诊断唇裂时要注意合并其他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