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ephrin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phrin为肾小球足突细胞裂孔隔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肾小球过滤屏障方面起关键作用,而且在细胞-细胞间黏附和/或信号传导方面亦起作用。目前已证实,编码nephrin蛋白的基因NPHS1的突变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人类蛋白尿相关的肾小球疾病可能与nephrin的异常有关。关于nephrin与人类蛋白尿相关的肾小球疾病的研究,可能对肾小球疾病蛋白尿产生机制的认识及其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CD2相关蛋白(CD2AP)是近年来在肾小球足突裂孔隔膜发现的连接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参与形成特异性细胞黏附。CD2AP的作用主要是将nephrin锚定于细胞骨架上,对维持肾小球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CD2AP参与维持裂孔隔膜的结构。先天性肾病以及多囊肾性疾病中裂孔隔膜完整性破坏导致大量蛋白尿。CD2AP的发现为深入阐明蛋白尿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nephrin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nephrin在蛋白尿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单纯性血尿患儿及对照组肾组织切片上nephr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 大量蛋白尿组的nephrin表达量为0.62±0.24,与单纯性血尿组(0.67±0.23)及对照组(0.82±0.17)比较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大量蛋白尿伴弥漫性足突融合组nephrin表达量为0.61±0.25,与大量蛋白尿不伴弥漫足突融合组(0.62±0.25)及对照组比较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弥漫足突融合微小病变组nephrin表达量为0.50±0.15,与非微小病变(0.65±0.27)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获得性肾小球疾病中,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未能检测到肾小球nephrin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4.
CD2相关蛋白在肾小球滤过膜中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2相关蛋白(CD2AP)是近年来在肾小球足突裂孔隔膜发现的连接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参与形成特异性细胞黏附。CD2AP的作用主要是将nephrin锚定于细胞骨架上,对维持肾小球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CD2AP参与维持裂孔隔膜的结构。先天性肾病以及多囊肾性疾病中裂孔隔膜完整性破坏导致大量蛋白尿。CD2AP的发现为深入阐明蛋白尿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肾小球滤过屏障及nephrin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认识的nephrin分子为肾小球裂孔隔膜上第一个被确定的蛋白成分,nephrin参与肾脏滤过屏障的正常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已经在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检测到编码nephrin的基因NPHS1的多种突变;此外NPHS1突变以及nephrin表达异常可能也是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肾脏病蛋白尿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nephrin为细胞黏附分子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特异性表达于肾小球,是肾小球上皮细胞裂孔隔膜的主要组成成份之一,nephrin对于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起关键作用,其基因表变可引起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NF)。本文就nephrin的结构,功能及其在CNF、实验性肾病、胚胎肾发育和足细胞功能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1.探讨氧化应激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蛋白尿和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2.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AngⅡ诱导的蛋白尿和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ngⅡ模型组、Tempol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尿8-isoprostane和清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和podocin表达。结果1.AngⅡ灌注后尿中8-isoprostane和清蛋白排泄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5.45倍和16.65倍;肾小球足细胞出现广泛足突融合;肾组织中nephrin和podocin表达显著降低,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56%和49%。2.Tempol治疗后尿8-isoporstane和清蛋白排泄分别降低68%和77%;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肾组织中nephrin和podocin表达显著增加,分别是模型组的1.43倍和1.51倍。3.罗格列酮治疗后尿中8-isoprostane和清蛋白排泄分别降低57%和74%;AngⅡ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在罗格列酮治疗后明显好转;肾组织中nephrin和podocin表达亦显著增加,是模型组的2.05倍和1.58倍。结论AngⅡ通过诱导氧化应激而导致蛋白尿和肾小球足细胞损伤;PPARγ激动剂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阻断AngⅡ诱导的蛋白尿和肾小球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蛋白尿与肾脏慢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尿是小儿及成人各种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 ,蛋白尿的多少都与肾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许多肾脏慢性病变的动物模型及人类肾脏疾患的研究均已证实了慢性肾脏疾病一旦形成之后 ,常以不同的速度发展、进行 ,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蛋白尿作为肾脏病变程度的标志 ,不仅是肾脏疾病的结果 ,也是一个独立持久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 ,兹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蛋白尿与慢性肾脏病变的关系1.蛋白尿、肾小球高滤过和肾小球硬化 蛋白尿导致肾小球疾病的进展 ,主要是造成肾小球系膜细胞…  相似文献   

9.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是新近发现的肾小球足细胞分子,定位于足细胞裂孔隔膜,与nephrin、podocin和CD2AP存在共定位分布,共同参与信号转导,并维持足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TRPC6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足细胞损伤,体外试验也表明其高表达可通过增加钙离子内流损伤足细胞,说明TRPC6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将阐明TRPC6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有望为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脓毒症新生鼠肾小球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P-cadherin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两者的影响,以探讨脓毒症蛋白尿的发生机制。方法新生10 d Wistar大鼠24只,采用脂多糖(LPS)腹腔内注射的方法诱导脓毒症模型,随机分为脓毒症组(SE组,n=12),地塞米松治疗组(DE组,n=12),DE组大鼠腹腔注射LPS 12 h后给予地塞米松0.3 mg/kg。另设出生10 d Wistar鼠为对照组(NC,n=10)。注射LPS 48 h后分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24 h尿蛋白(24 hUP)及尿足细胞(UPC)排泄水平;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肾小球nephrin、P-cadhe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SE组大鼠的CRP、PCT、NGAL、24 h U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U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phrin、P-cadherin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下调。地塞米松明显改善LPS引起的CRP、PCT、NGAL、24 h UP升高,维持nephrin、P-cadherin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对UPC的排泄无明显影响。结论地塞米松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恢复肾小球nephrin、P-cadhe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减轻蛋白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氧化和抗氧化失衡可能是肾病综合征产生大量蛋白尿的原因之一,而肾小球裂隙膜分子nephrin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该实验初步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裂隙膜分子nephrin表达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以及泼尼松和维生素E对阿霉素大鼠肾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尾静脉单次注射阿霉素5 mg/kg建立肾病发病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模型,并增加泼尼松和维生素E干预。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肾小球裂隙膜分子nephrin表达变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肾病组大鼠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与肾病组相比,泼尼松和维生素E干预组从14 d开始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直到28 d(P<0.05)。维生素E干预组肾皮质MDA含量较肾病28 d组下降,SOD、T-AOC活性较肾病28 d组升高。②正常对照组大鼠nephrin沿肾小球基底膜呈深褐色连续线性分布;肾病组随时间的延长深褐色连续线性分布向浅褐色短线条状或点状分布转化;泼尼松和维生素E干预组减轻了nephrin分子的异常改变;量化分析显示,肾病组肾小球nephrin阳性表达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泼尼松及维生素E干预组肾小球nephrin阳性表达含量较肾病组增加。③肾小球nephrin蛋白阳性表达含量与肾皮质MDA含量呈负相关,与肾皮质SOD和T-AOC活性呈正相关。结论:肾小球裂隙膜分子nephrin表达减少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泼尼松和维生素E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损伤有保护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56-60]  相似文献   

12.
肾病综合征时的生物膜电荷变化,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研究表明,肾病时不但肾小球固定阴电荷明显丢失,而且外周血红细胞及血小板上阴电荷也显著下降。肾小球固定阴电荷的丢失,不仅是微小病变型肾病蛋白尿发生的原因,而且可能是人类及实验动物的肾小球疾病时蛋白尿的原因。本文还就肾病发病机理的不同假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各种肾小球疾病发展的结果均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血管紧张素Ⅱ阻滞剂在降低全身血压的同时,还能调节肾血流动力学,抑制系膜细胞增生、肥大和细胞外基质增生,减轻蛋白尿等,从而防治肾小球硬化。本文对比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TIRA)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提示AT1RA可能成为在保护肾功能、防治肾小球硬化方面具有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蛋白尿的主要发生机制是肾小球滤过增加和(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近年来,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内皮细胞表层和足细胞下间隙成为肾小球滤过屏障新组分,发现越来越多的足细胞分子与蛋白尿关系密切,主导或者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Ⅱ阻滞剂对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肾小球疾病发展的结果均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血管紧张素Ⅱ阻滞剂在降低全身血压的同时,还能调节肾血流动力学,抑制系膜细胞增生,肥大和细胞外基质增生,减轻蛋白尿等,从而防治肾小球硬化。本文对比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提示AT1RA可能成为在保护肾功能,防治肾小球硬化方面具有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新近认识的Podocin分子为肾小球裂孔膜上继nephrin后又一个被确定的蛋白分子,属Stomatin蛋白家族。Podocin参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正常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已经检测到编码Podocin基因NPHS2的多种突变;此外NPHS2突变以及Podocin表达异常可能也是其他遗传性或获得性肾脏病蛋白尿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足细胞在维系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选择通透性方面有重要作用,而足细胞损伤导致的蛋白尿则足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标志足细胞胞质内中主要有2种蛋白降解途径:自噬系统和泛索蛋白酶体系统.了解蛋白降解机制变化对足细胞的影响,期望为今后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nephrin分子在多柔比星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多柔比星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通过检测nephrin分子表达探讨nephrin分子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8只。模型组鼠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mg/kg,7d后重复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3mg/kg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对照组在对应时间点注射9g/L盐水。分别留取6和8周模型及对照组各6只大鼠尿液、血液及肾脏标本,分别检测24h尿蛋白、血生化,并进行肾脏光镜、电镜检查,提取肾脏R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nephrin表达量。结果第6和8周模型组大鼠尿蛋白明显较对照组增加,血清清蛋白明显减低,BUN、Cr及血清胆固醇明显增高。肾脏病理在第6周时出现局灶肾小球硬化,第8周时呈典型肾小球硬化。模型组大鼠nephrin表达在第6和8周时明显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对照组的3.85和6.15倍。结论nephrin分子在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表达明显增加,提示nephrin分子与蛋白尿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并有可能参与肾小球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9.
Podoc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认识的Podocin分子为肾小球裂孔膜上继nephrin后又一个被确定的蛋白分子,属stomatin蛋白家族。Podocin参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正常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已经检测到编码Podocin基因NPHS2的多种突变;此外NPHS2突变以及Podocin表达异常可能也是其他遗传性或获得性肾脏病蛋白尿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经典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中动态观察其蛋白尿发生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布和表达的时相变化,及其与足细胞裂孔隔膜关键分子nephrin磷酸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深入了解VEGF在蛋白尿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留取正常大鼠(对照组)及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肾病组)3、7、14和28d肾皮质标本。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对照组及28d肾病组大鼠肾组织VEGF分布。3.提取对照组及3、7、14和28d肾病组大鼠。肾皮质总RNA,应用反转录获得cD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其VEGFmRNA表达。4.提取对照组及3、7、14和28d肾病组大鼠肾皮质总蛋白,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其VEGF蛋白表达。5.提取对照组及28d肾病组大鼠肾皮质总蛋白,应用免疫沉淀分析其nephrin酪氨酸磷酸化水平。6.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时间点肾病组与对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肾小球VEGF的染色较深,主要分布于肾小球足细胞及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膜区亦有少许表达。在28d肾病组大鼠,VEGF在肾小球足细胞和系膜区的染色明显减弱。2.与对照组比较,3、7、14及28d各时间点肾病组大鼠。肾皮质VEGF的mRNA表达无显著性改变(Pa〉0.05)。3.与对照组比较,肾病组大鼠肾皮质VEGF蛋白表达于注射多柔比星后7d显著降低(P〈0.05),且在14d和28d2个时间点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a〈0.01)。4.与对照组比较,28d肾病组大鼠肾皮质nephrin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VEGF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发生,VEGF与裂孔隔膜关键分子nephrin的磷酸化水平可能存在联系,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维护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