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院内转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院内转运,且转运前做好相关科室的联络沟通、对患儿病情正确评估、转运设备及急救药品的准备、患儿准备,转运途中护理严密观察以保持坚护和生命支持的连续性。结果:120例危重新生儿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未发生意外情况。结论:加强对新生儿危重病的识别、做好转运前评估、把握转运时机、加强转运中的护理,是危重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基层医院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1日~4月30日经抢救后需转运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5月1日~7月31日经抢救后需转运的10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方法进行评估病情,并转运。观察组转运前在常规评估基础上增加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病情评估,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院内转运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及接受科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的8.64%降低到实施后的0.97%(P=0.030);患者家属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5.19%提高到实施后的94.17%(P=0.042),接受科室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25%提高到实施后的93.20%(P=0.008)。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客观、准确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病情,有效降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科室间合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病人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7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6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发生供氧不当24例,输液中断11例,管道滑脱8例,运送方式不当25例,护士对患者病情缺乏了解15例,转运前未联系接收科室26例,接收科室不满意43例,送错科室3例.结论: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风险不容忽视,应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准备工作及预处理,正确实施转运,并做好转运后交接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妙音  蔡友锦  高明榕 《全科护理》2011,9(26):2416-2417
[目的]探讨ICU重症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方法]对140例重症病人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转运前进行病情评估,与转运科室做好沟通,征得家属同意,通知医送中心派工人协助转运病人,做好病情观察、病人及物品准备。l结果]140例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安全到达目的科室。[结论]ICU重症病人院内转运前病情评估、物品和手续准备、转运途中的密切监护及对运送人员资格要求,是I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40例急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及准备,转运途中实施有效的监护,并对危急情况采用处理措施.结果 140例急危重病人经积极有效处理,均能安全转运.结论 急危重病人转运前的评估及充分准备,转运途中医护分工合作及全面的监护,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保证病人安全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科室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联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PDCA循环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6个月及实施6个月后急诊患者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安全管理、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接收科室满意率高于实施前,而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护理纠纷事件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急诊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急诊气管切开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措施.主要包括护送人员的准备、患者的准备、转运途中仪器和急救药品的准备、接收科室和相关检查科室的准备、物业人员和电梯的准备、家属的准备,及转运途中患者呼吸道的管理、病情观察和各管道的管理、与相应科室做好交接.认为对气管切开患者提高风险意识,在转运前评估病情,做好充分准备,与相关科室或部门做好协调.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是保证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和抢救治疗连续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影响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对该院急诊科2005年1~8月126例危重症患者转运时意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126例转运途中发生意外42例。讨论:要做好转运前的评估、准备工作,以及急救药品和器材的准备,加强相关科室的协调,提高护送人员的责任心,以确保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孙琳  韩小琴  狄开荣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44-645,659
文章阐述了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分析了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病情、转运、人员、药物及设备、沟通等相关危险因素,提出制订转运及相关护理文书规范、加强转运的沟通与交接、完善转运前准备、加强转运中的监测与护理等安全措施,为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常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51-6352
目的 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01—2010-12 540例急诊科转运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建立完善的转运规程、转运前风险权衡与评估、与相关科室的协作、充分准备和预处理;提高转运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转运途中做好记录;转运后好交接工作.结果 540例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发生意外12例、转运死亡0例、转运科室间满意528例、检查零等待,转运用时10 min;护理零投诉,与2006-01—2008-12 460例转运途中35例、4例、380例、13例、15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制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按5个阶段(入院24h、入院第1周、急性治疗期、康复期和出院前)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并实施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技能训练等。成立临床护理路径三级护理管理组织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P〈0.01);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为零。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建立护理部垂直管理下合理、科学、可行的护理人员绩效薪酬分配体制。方法2009年我院展开了护理垂直管理改革,通过护理工作量标准化计算,细化护理质量考核,护士能级评定及患者满意度考核护理人员绩效薪酬。比较改革前后护理人员绩效成果。结果护理绩效改革使绩效分配切实反映护理工作量,改革后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改革前按科室效益分配绩效比较,31个科室中16个科室提高、6个科室持平、9个科室减少。并且提升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改革前为90.12%,改革后为95.37%,保证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结论护理部垂直管理下的绩效改革实现了护理部对全院护士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及调配,加强了医院管理。  相似文献   

13.
Servqual标尺与满意度联合测评护理服务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红  贺美华  李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7):481-483,49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感知值和满意度,测评护理服务质量(service quality,SQ)。方法采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基础的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表对某三级医院109例住院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联合应用Servqual标尺与满意度两种指标测评该院护理SQ。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为4.12、感知值为3.65、满意度为90.72%,该院护理SQ值为-0.48、SQ得分为88分。结论患者对护理服务总体评价较高,护理服务在患者生理需要及自尊的需要方面有待提高。Servqual标尺与满意度联合评测护理服务质量可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进行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实施前后1个月内基础护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的合格率和出院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同时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项目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和患者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建议在更多的科室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冲突管理的方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对我院护士从上下级和同级冲突2个层面进行倾向型管理干预。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进行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工作满意度得分;并对干预前后护士离职的原因进行分类比较,同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后护士总体满意度分别为(68.67±10.58)分和(79.18±10.01)分,其中内部满意度分别为(39.35±8.19)分和(45.78±7.73)分,外部满意度分别为(28.53±7.93)分和(33.82±8.6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离职人员明显减少,其中因环境不满的离职人数较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对护士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我院实施的冲突管理方法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稳定了护理队伍,患者对护士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在实习护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人文关怀融入临床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中,以帮助护生顺利度过从学校到临床的关键时期。[方法]从2004年开始通过对实习护生岗前培训内容及授课形式的改进,加强人性化教学理念,选择2001年—2003年153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04年—2007年187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结果]护生对带教老师授课满意度及护生岗前培训考核成绩实施人文关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生的岗前培训中,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医院和科室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岗前培训授课质量。  相似文献   

17.
龙燕  覃小慧 《天津护理》2012,20(4):246-24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对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构建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并将之运用于护理管理,对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前后的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比效。结果:采用护理绩效管理后各考核指标较未使用前有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采用护理绩效管理对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整体水平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更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种形式对ICU护士进行分层培训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ICU继续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综合ICU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的不同,将护士分为:新手护士、合格护士、熟练护士、专科护士4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将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部季度考核成绩、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后护理人员季度考核合格率高于培训前(P0.01或P0.05),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由81.7%上升到95.9%,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培训前的74.5%上升到91.7%。结论采用多种形式对综合ICU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挖掘护士的潜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ICU护士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9.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人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探讨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效果,以进一步改进我科护理工作。方法护理部记录备案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每月护理质量评估资料,收集我科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问卷。抽取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问卷各500份进行分析,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我科对住院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形象,保证了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20.
庄薇  段怡  赵敏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1660-1661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再造在母婴保健院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针对母婴保健护理流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容易疏忽的环节进行了流程再造。结果护理流程再造实施6个月后,患者的门诊平均等候时间较流程再造前缩短,患者满意度较流程再造前提高。结论护理流程再造的实施,有利于规范护士行为,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