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的表达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8-10月某院临床分离的5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Ⅰ、Ⅱ、Ⅲ类整合酶基因及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78.43%(40/51),均为 Ⅰ 类整合子,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39株(97.50%)扩增出可变区,检出5种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分别为aacA4(14株)、aacA4+catB8(22株)、arr 3+aacA4 (1株)、dfrA15 (1株)和arr 3(1株)。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可能与Ⅰ类整合子表达有关。Ⅰ类整合子主要携带aacA4、aacA4+catB8、arr 3+aacA4、dfrA15和arr 3 基因盒。  相似文献   

2.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79-383
目的分析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3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布情况及亲缘进化关系,明确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分型。方法收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3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paI酶切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反映菌株间的同源性分布情况;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反映菌株间的进化关系,经过数据共享及比较,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通过PFGE技术将30株(其中3株菌无PFGE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为4个脉冲群,其中脉冲群A为主要流行克隆;经MLST分析,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流行克隆为ST208,且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型。结论经PFGE和MLST分析,均得到了一个主要流行克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要流行株ST208与世界上的主要流行克隆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6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整合酶基因及per基因,选取不同的耐药克隆菌株进行序列测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关系,确定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结果 50株菌(78.1%)携带blaOXA-23-like基因,经测序分析确定为OXA-23;1株菌检测出blaOXA-58-like基因;57株菌(89.1%)携带I类整合子;25株菌(39.1%)检测出blaPER-1基因.PFGE图谱显示64株菌分为A、B、C、D、E等13个基因型,三家医院分别以A型、B型和U型为主要流行株.结论 三家医院均发现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播散流行,不同医院间和同一医院不同科室间存在同型别流行;三家医院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常携带OXA-23型酶,同时检测出blaOXA-58、I类整合子和balPER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基因盒结构。方法采用K-B法测定6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其整合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含舒巴坦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0.6%和47.1%,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7.9%、75.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36株细菌整合子PCR阳性,片段长度为2939bp,携带有aacA4、catB8和aadA1基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主要介导对氨基糖苷类及氯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整合子的分布。方法运用PCR扩增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Ⅰ、Ⅱ、Ⅲ类整合子,然后进行整合子可变区序列测定。结果 2007年1-12月共分离到非重复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33株,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61.9%,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成功扩增出81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整合子的可变区,其中32株携带的基因盒顺序为aacA4-catB8-aadA1,44株为同时含有aacA4-catB8-aadA1和aacC1-orfP-orfQ-aadA1,3株为aacC1-orfP-orfQ-aadA1。结论Ⅰ类整合子与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在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4年3—4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细菌室分离的39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应用聚类分析软件分析其同源性。结果3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37株为临床菌株,主要分离自ICU患者的痰液样本。3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检出率分别为74.4%、56.4%和25.6%,未检到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未检到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检出中介菌株9株(中介率23.1%)。耐药率在70%以上的其他抗菌药物依次为环丙沙星(82.1%)、头孢曲松(79.5%)、庆大霉素(76.9%)、头孢吡肟(74.4%)、亚胺培南(7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1.8%)。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3.5%。PFGE电泳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9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17型,其中以外科ICU流行性最为广泛,主要包括A型、C型、J型、M型等鲍曼不动杆菌克隆株;其次为内科ICU和新生儿ICU,流行菌株以O型、P型为主。部分病区之间、吸引器开关与患者之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存在一致的同源性。结论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的CRAB、MDRAB、XDRAB菌株检出率较高,在部分ICU病区呈暴发流行,以A型、C型、J型菌株流行最广,吸引器开关可能为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丽水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征及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了解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分离的139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检测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随机选取3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PFGE及聚类分析。结果 139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60岁的比例较高,占66.19%;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在痰液标本中最高(90.65%),主要分布于ICU。该菌对多粘菌素B均敏感,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6%以上。聚类分析表明,30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4个PFGE群,依次命名为A~D,其中A群为主要流行克隆,共23株,占76.67%。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丽水市中心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多个科室播散,主要分布于ICU病区。克隆菌株的播散是造成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耐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DNA同源性与耐药性,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该院的流行状况。方法DNA同源性分析:收集该院2009年1—6月份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药敏试验:采用VITEK一2细菌鉴定仪器法与KB法确定药敏结果。结果DNA同源性分析结果: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测出4种电泳条带数目位置完全相同的克隆株,其中A型11株,B型11株,C型9株,D型9株。菌株分布在该院外科、内科、ICU、新生儿科四个病区,10个科室。普通病室与ICU病室均存在A、B、c、D4种型别克隆株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仅为5%,4种克隆株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7.5%,A、B、C型克隆株对阿米卡星较敏感,但D型克隆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明显降低;4种克隆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75.0%,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耐药率。4种克隆株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7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达60%以上,较多克隆株的耐药率已达100%。结论A、B、C、D4种克隆株在该院未见明显集中流行趋势,呈散在分布特点。4种克隆株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病监护病房(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菌株的鉴定采用梅里埃公司API鉴定板条,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方法,整合子及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 1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对除多粘菌素外所有测试的药物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0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携带aacA4-catB8-aadA1同一种整合子类型,其所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为OXA-23基因亚群.结论 ICU泛耐药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是由可转移质粒所携带的OXA-23基因亚群介导,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某院ICU患者及环境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方法 对江苏省该院ICU采集的180份 患者和环境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药敏分析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从180份样本中 分离出41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临床菌株9株,环境菌株32株。药敏结果显示除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外(34.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70%。41株鲍曼不动杆菌PFGE基因分型分成19型,其中I、M、N、O、P 5个型别每型包含2株及以上,其余均为1株一型别;P型16株,其中有5株来自于医院感染患者,其余株来自于患者的呼吸机、治疗车以及周围环境,同时该型AB的检出时间跨度长达141 d。结论 该院ICU患者及环境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同源性,存在医院内传播及医院感染的流行。应加强消毒措施实施的监管,尽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致血液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介导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Microscan WalkAway40和纸片扩散法,对16株大肠埃希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PCR扩增细菌总DNA上的Ⅰ类整合子,对扩增产物测序并分析其中的基因盒。结果:8株细菌含有Ⅰ类整合子,整合子大小分别为600bp、1700bp和2500bp,600bp整合子含基因盒dfr2d,1700bp整合子含基因盒dfr17-aadm5。结论:整合子在介导细菌耐药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grons among 752 multidrug-resistant Salmonella isolates from human febrile and/or diarrheal patients during 1992-2007 and analyzed their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Here, we report extensive integron analysis results within human isolates during the last 16 years. The gene or gene cassette(s) in the class 1 integrons found in the isolates were dfrA7, dfrA12-orfF-aadA2, aadA2, bla(PSE1), dfrA1-aadA1, dfrA17-aadA5, bla(OXA1)-aadA1, aadB-aadA1, aadA22, aadA1, and aac6'Ib-bla(OXA1)-aadA2. Class 2 integrons harboring dfrA1-sat2-aadA1 gene cassette were also found in four isolates. Twenty-nine isolates including one Salmonella Schleissheim isolate had two integrons harboring aadA2 and bla(PSE1) in their variable regions of 1.0 and 1.2?kb amplicons, respectively, which have been also found in Salmonella genomic island 1 (SGI1) of multidrug-resistant Salmonella Typhimurium DT104. The presence of SGI1 in Salmonella Schleissheim isolate was proved by SGI1-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e first report a Salmonella Schleissheim having SGI1,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nd Salmonella Heidelberg having the class 2 integron with dfrA1-sat2-aadA1 cassettes, Salmonella London with the aac6'Ib-bla(OXA1)-aadA2 gene cassette, Salmonella Chailey with the gene cassette of aadA22, and coexistence of two class 1 integrons carrying aadA22 and dfrA12-orfF-aadA2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性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探讨其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年9月-2010年12月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PA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上述患者标本分离的PA菌株,检测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菌株整合子片段,分析整合子的类型;分析影响PA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PA 114株,检出多重耐药菌47株(41.23%);71株(62.28%)PA检出Ⅰ类整合子。患者预后:21例(18.42%)治愈,63例(55.26%)好转,30例(26.32%)死亡。除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均P<0.05)。影响PA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整合子阳性、多重耐药菌株、不适当的经验性治疗、联合使用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混合感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而联合使用2类抗菌药物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PA多重耐药率及Ⅰ类整合子携带率较高,整合子与耐药性关系密切,应加强监测。尽量避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可联合使用2类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研究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东省3所医院2010-2012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3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和整合子可变区,测序分析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类型。结果共收集156株大肠埃希菌,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耐药率<1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0)、亚胺培南(3.85%)、头孢替坦(4.35%)、厄他培南(7.69%)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97%);I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57.69%(90/156),多重耐药菌与非多重耐药菌的整合子检出率分别为66.00%(66/100)和64.71%(22/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与敏感菌组(9.09%,2/2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检出的整合子可变区分为9种类型,大部分都含有aadA和dfrA耐药基因盒。结论大肠埃希菌整体耐药情况严重;I类整合子在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分布广泛,并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关系密切,主要介导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β 内酰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状况,以及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和整合子的分布情况,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及整合子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2019—2020年成都某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59株AB,采用微量肉汤法检测17种抗菌药物对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17个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及Ⅰ、Ⅱ、Ⅲ类整合酶基因,同时对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可变区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 59株AB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为1.69%,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7.80%、71.19%,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9.32%~84.75%。59株AB中XDR-AB 40株(67.80%),多重耐药菌株(MDR-AB)5株(8.47%),敏感菌株14株(23.73%)。59株AB 17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中,6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bfmR、bfmS、csuC、csuD、csuE、pgaD检出率为100%,其他11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检出率为74.58%~98.31%。XDR-AB 4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abaI、epsA、pglC、ompA检出率分别为100%、95....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大肠埃希菌整合子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品中大肠埃希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检测细菌总DNA中1、2、3类整合酶基因,确定细菌携带整合子的情况。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整合子的可变区,分析插入基因盒的序列。结果:50株大肠杆菌中19株携带1类整合子,2株携带2类整合子,集中分布在对4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中。插入基因盒主要是dfr和aadA类基因盒,各种基因盒组合中最常见的是dfr17-aadA5。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高度一致,但是单个菌株的耐药谱与整合子的耐药基因盒缺乏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Ⅰ类整合子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及敏感株中分布的差异,初步阐明Ⅰ类整合子是否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形成相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的67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62株敏感株中Ⅰ类整合子的阳性率,并进一步用PCR证实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存在。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中,32株(47.76%)为Ⅰ类整合子阳性;敏感株中仅1株(1.61%)为Ⅰ类整合子阳性,多重耐药株的Ⅰ类整合子分布显著高于敏感株(χ2=36.02,P〈0.05)。PCR进一步证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盒,而敏感株携带空整合子。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Ⅰ类整合子阳性率,Ⅰ类整合子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调查2015年4月1日—26日入住某院ICU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先后共发生15例泛耐药AB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15例患者共分离AB15株。1、3、4、5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6、7、8、9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10、11号患者检出AB药敏结果相同;时间均相对集中。共采集43份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标本,床头柜AB检出率为100.00%(1/1),监护仪按钮为75.00%(6/8)、医务人员手为66.67%(4/6),治疗桌、输液泵按钮、医生鼻拭子均未检出AB。至2015年5月下旬综合ICU内未再出现类似新发病例。结论此次AB医院感染可能通过ICU环境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播散,患者检出的AB呈广泛耐药性,积极治疗患者和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进一步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食品中沙门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整合子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检测细菌总DNA中1,2,3类整合酶基因,确定细菌携带整合子的情况。整合子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整合子的可变区,分析插入基因盒的序列。结果69株沙门菌中25株携带1类整合子。集中分布在对4种以上抗生索耐药的菌株中。插入基因盒主要是dfr(甲氧氨嘧啶)和aadA(氨基糖甙类)基因盒,各种基因盒组合中最常见的是dfrl-aadA1。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