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4):52-54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辽宁省盖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中医康复理疗处置,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芍药甘草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时点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住院时间、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χ2=4.537,P=0.033);入院1 d 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2周时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30 d后,2组睡眠质量、躯体能力、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中风偏瘫痉挛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给予芍药甘草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对支气管哮喘SD大鼠Treg/Th17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7的干预情况,探讨芍药甘草汤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组、地塞米松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卵白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给予对应药物,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肺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7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脾脏CD4+细胞数及比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显著降低IL-2、IL-6及IL-17水平(P<0.01),同时能显著升高IL-10含量(P<0.01);各药物组之间比较IL-2、IL-6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IL-17表达比芍药甘草汤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芍药甘草汤组能显著增加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 芍药甘草汤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哮喘大鼠Treg/Th17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芍药甘草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化学致癌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MNNG)建立CAG大鼠模型,以三九胃泰为对照组,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90 d 后观察胃黏膜炎症情况,检测大鼠胃黏膜血流量( GMBF )、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谷胱甘肽( GSH-Px )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加味芍药甘草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学接近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加味芍药甘草汤各剂量组大鼠胃黏膜SOD、GSH-Px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GMBF 显著增高。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能改善和逆转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萎缩。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抗自由基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阵发性疼痛,发病急骤,烧灼样或电击样剧痛,甚则面肌抽动,发作次数持续数秒或1~2min,疼痛范围局限在三叉神经某支或多支范围内.多数为一侧性.约有15%的人为双侧性. 相似文献
6.
蔡玉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24):221-224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疾病特点、治疗要点,评价中药芍药甘草汤加减辅助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 84例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肌张力、日常行为能力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芍药甘草汤与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凌源市中心医院接受康复性治疗的128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为64例).对照组采用巴氯芬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芍药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减口服及针刺,对照组采用利他林10 mg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配合针刺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三化汤对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血清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纯净水,干预组灌胃三化汤水煎液,连续给药10 d.10 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似文献
11.
芍药甘草汤的组方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33(6):513-514
芍药甘草汤(以下简称芍甘汤)是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的著名方剂,是常用的缓急止痛之方,由芍药和甘草等组成,主营阴不足、肝脾不和,症见脘腹诸痛,四肢挛急等证候。随着现代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现代临床广泛用于神经、呼吸、消化系统及外科、妇科的病症。1 组方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芍药甘草汤方记载“芍药、甘草各四两,上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温再服”,可见方中两药的比例1∶1 ,后人对此亦有讨论,如曾用此方治疗胃溃疡[1] ,发现白芍与甘草之比为1∶1时解痉止痛作用最强,但维持时间较短,当白芍与甘草之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SGT)中配伍不同芍药炮制品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赤芍、白芍等在SGT中使用时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CIS ODS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SGT中芍药苷含量为赤芍>酒炙白芍>炒白芍>去皮白芍>白芍。结论:赤芍、酒炙白芍、白芍分别配伍SGT时,其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差异,提示SGT在临床加减使用时应根据不同证候区别使用赤芍、白芍及白芍炮制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作用机制的特点。方法:利用现代药理研究方法初步阐释其止痛作用的路径。结果与结论:探讨PGE2、NO的相关性与疼痛发生之间的关系,为中药复方汤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芍药甘草汤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新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31(4):308-309
芍药甘草汤 (以下简称芍甘汤 )是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的著名方剂 ,是常用的缓急止痛之方 ,由芍药和甘草等成分组成 ,主营阴不足、肝脾不和 ,症见脘腹诸痛 ,四肢挛急等证候。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 ,许多学者对芍甘汤进行了许多研究 ,既丰富了本方使用范围 ,又宏扬了仲景学说。近年 ,国内外有一些新的报道 ,说明该方应用日趋广泛。1 对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的影响伊藤美穗 [1 ] 通过培养来自于因诊断为子宫肌瘤而施行子宫全切除患者子宫的增生期子宫内膜成纤维细胞 ,并调整至 10 6个 / m L 研究磷脂合成 ,磷脂分解及前列腺素合…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骶管注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味芍药甘草汤用于临床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芍药甘草汤联合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的同时给予芍药甘草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5%(P<0.0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运动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芍药甘草汤中芍甘相配,酸养肝血,以充肝之体,苦能泄,以助肝之用.配伍言简义宏,其组方核心在于柔肝疏肝的脏腑调养核心.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