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正李某某,男,52岁。因顽固性呃逆1年余来诊。患者1年前因虹膜睫状体炎入院,行激素等治疗(具体不详),后逐渐开始出现呃逆,晨轻暮重,伴反酸、嗳气,停用激素治疗数日后,呃逆逐渐消失,一周后再次发作,程度较前加重,予以护胃治疗,症状缓解,数日后呃逆再次出现,程度进一步加重,严重时伴剧烈呕吐,呕吐后数小时呃逆停止,后再次发作,偶尔影响夜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将43例脑卒中后频繁呃逆超过72h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 针灸)2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0例,结果观察组3d内呃逆完全终止12例,1周时23例患者呃逆全部终止,而对照组1周时仅13例完全终止,提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急性脑卒中伴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对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和护理干预,可使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和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失眠、无力、感染等诸多症状,加重病情,及时终止呃逆的发生,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穴位经皮电刺激联合利他林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关、翳风穴穴位电刺激联合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9月47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内关、翳风穴电刺激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利他林;对照组采用利他林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3d后评价疗效,并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评价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关、翳风穴穴位电刺激联合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合并顽固性呃逆临床常见 ,急性心肌梗死 (AMI)以呃逆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有报道。本文报道 2例脑卒中并顽固性呃逆引起AMI的病例 ,旨在探讨呃逆与AMI的关系。1 临床资料病例 1 患者 ,男 ,6 7岁 ,因嗜睡 5d ,以脑血管病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 7a ,否认心脏病史 ,入院查体 :BP 110 / 70mmHg,嗜睡状 ,查体欠合作 ,HR 73次 /min ,心律齐 ,A2 >P2 ,双肺呼吸音清 ,伸舌右偏 ,左侧肢体肌力 4级 ,巴氏征 ( )。ECG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头颅MRI示延髓、右侧大脑脚、右侧丘脑、基底节区及双顶枕、右额叶多发脑梗死。入院后第 2天出现持… 相似文献
6.
7.
9.
10.
脑卒中致顽固性呃逆,治疗较困难。是长期困扰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问题。本文收集我院自2001年12月~2002年8月收治的3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伴发顽固性呃逆者32例,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咽部冰刺激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电刺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刺激组在电刺激组基础上给予咽部冰刺激,干预时间为2周。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和肺炎的发生率。结果: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4%(对照组)、96.4%(电刺激组)和98.1%(联合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4.5%(对照组)、17.9%(电刺激组)和14.8%(联合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联合刺激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咽部冰刺激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改善吞咽功能,并能够显著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硬膜外植入式皮质刺激兼顾了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硬膜下皮质刺激和深部脑刺激的优点,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的肢体运动与语言功能。
目的:综述近年来有关硬膜外植入式皮质刺激在脑卒中康复中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年1月至2014年4月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检索关键词为“cortical stimulation,extradural motor cortex stimulation,extradural cortical implants,extraduralcorticalstimulation,stroke,rehabilitation;皮质刺激,硬膜外电刺激,硬膜外皮质植入,硬膜外皮质刺激,脑卒中,康复”。纳入有关硬膜外植入式皮质刺激在脑卒中后运动与言语障碍中应用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硬膜外皮质刺激是植入式皮质刺激,其优势是侵入性小、高度精确性和经硬膜与大脑密切接触,对缺乏有效治疗的脑卒中慢性期运动和语言障碍患者来说,这有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硬膜外皮质刺激通过促进神经可塑性、促进病灶周围结构与功能改变、提高神经网络功能、促进大脑半球间功能平衡及增加感觉输入来改善脑卒中后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4.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13,35(15-16):1383-1388
Neurophysiolog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lectrode montage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to determine the neuromodulatory effects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We tested these results clinically b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optimal tDCS electrode montage in stroke. Ten patients received in a counterbalanced and randomised or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of stimulation (i) anodal stimulation of affected M1 (primary motor cortex) and cathodal stimulation of unaffected M1 (‘bilateral tDCS’); (ii) anodal stimulation of affected M1 and cathodal stimulation of contralateral supraorbital area (‘anodal tDCS’); (iii) cathodal stimulation of unaffected M1 and anodal stimulation of contralateral supraorbital area (‘cathodal tDCS’); (iv) anodal stimulation of affected M1 and cathodal stimulation of contralateral deltoid muscle (‘extra-cephalic tDCS’) and (v) sham stimulation. We used the Jebsen–Taylor Test (JTT) as a widely accepted measure of upper limb function. Bilateral tDCS, anodal tDCS and cathodal tDCS were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n the JTT. Placing the reference electrode in an extracephalic position and use of sham stimulation did not induce any significant effects. This small sham controlled cross-over clinical trial is important to provide additional data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DCS in stroke and fo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uture large tDCS trial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频rTMS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MO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高频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进食、个人卫生、洗澡、穿衣、如厕、上下楼梯和平地步行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频r TMS治疗对于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同时观察脑出血患者低频r TMS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39),治疗组(n=36)。2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予健侧M1区低频r TMS治疗,每日1次,共20天。治疗前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评分(包括上肢及下肢评分)、FIM、Berg评分。结果:(1)Fugl-Meyer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特别是上肢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2)Berg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Berg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FIM评分:2组患者在治疗后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但是2组未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4)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健侧M1区低频r TMS能明显提高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上肢功能作用更显著,且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加用膀胱电刺激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尿量,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膀胱电刺激连续治疗4周后,患者24 h平均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平均单次尿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尿失禁及尿频症状。 相似文献
18.
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20d。采用简易Fugl—Meyer评定法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有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B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C组加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双侧肩关节X线片及肩关节指诊评价复位情况;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上肢部分评定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C组复位率明显高于A、B组(45%、15%、25%,P<0.05);3组FMA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C组更高于A、B组(P<0.05)。结论: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方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TBS)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招募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恢复期(1—6个月)严重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iTBS组和假刺激组。每位患者接受2周共10次对患侧M1的iTBS或假刺激干预。干预前、干预结束后第二天和1个月随访时分别对受试者进行上肢Fugl-Meyer评分、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Barthel指数(BI)的评定和静息运动阈值(RMT)的测定。干预和评定均由经过专业培训后的专人完成。除干预实施者外,患者和所有涉及的研究人员均不知晓分组情况。结果:共有16例患者(每组各8例)完成了这项前瞻性、单中心、单盲、随机、假刺激对照的探索性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均能够耐受iTBS或假刺激。干预前后和随访时两组间上肢Fugl-Meyer评分、MSS、BI评分和健侧RMT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和1个月随访时的各项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但干预后和随访时的健侧RMT与基线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所有受试者干预前后和随访时均无法引出患侧第一骨间背侧肌(FDI)的运动诱发电位(MEP)。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恢复期的严重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增加iTBS刺激可能并不能在短时期内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