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一梅李牧虹张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8):1016-1018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方案用于肿瘤患者住院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科收治的326例住院肿瘤患者,根据三维护理管理实施时间分组,2014年全年为对照组(156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案。2015年设为观察组(170例),采用三维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7%(12/156),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2/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9.4%(169/1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14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约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化疗。抗癌药物(简称ADs)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化疗毒副反应引起患者的负性心理,也是干扰患者安全的因素。因此,护士在临床化疗过程中担负有监护的职责,应最大限度地应用专业知识,消除化疗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保障化疗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手术、放疗和化疗三种,化疗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化学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对患者化疗的全过程,必须给予周到细致的护理,这不仅关系到化疗效果,也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工作,我们体会到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护理。 相似文献
4.
5.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3)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胃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间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其中,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不良反应,心理不良反应包括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 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1)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加积极的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增加,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的生理、心理、社会、婚姻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能促进肩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意识,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法在门诊化疗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找出门诊化疗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对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护理缺陷统计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实施后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满意度明显提高,门诊化疗护理安全得到了保障,无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地保证门诊化疗护理安全,有效地防范护理缺点、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法在门诊化疗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找出门诊化疗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对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护理缺陷统计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实施后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满意度?热
明显提高,门诊化疗护理安全得到了保障,无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地保证门诊化疗护理安全,有效地防范护理缺点、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效果,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148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静脉炎发生率、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总体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6.8%,对照组发生率为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1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策略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焦虑、抑郁的生理及心理状态,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1)
目的探讨路径管理护理在垂体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76例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7例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路径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经济效果、护理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住院时间为(14.80±2.21)d,对照组为(19.12+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14,P<0.001)。研究组住院费用为(20534.8±10.12)元,对照组为(22213.7±12.0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1,P=0.007)。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97.9%,对照组分别为88.2%和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治愈,但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和再手术率分别为2.6%、0和0,对照组分别为21.1%、3.9%和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路径管理护理在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术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经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的96例肾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安全、护理满意度、患者术后疼痛感受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消毒麻醉、器械准备、设备管理、医护配合以及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态度、责任、适感以及护患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2h时,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道管拔除、引流管拔除、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管理中,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安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张东方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3,10(5):462-462
1 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一般患者悲观、焦虑、恐惧 ,甚至绝望 ,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化疗期间看到别人呕吐 ,自己就感恶心 ,甚至彻夜不眠 ,连用安眠药物都难以奏效。在悲观绝望之余 ,惦记着心里最不放心的问题 ,计划今后有限的人生 ,考虑今后对工作、婚姻、家庭、子女等问题的安排。表情冷漠 ,沉默寡言 ,很少提出任何要求 ,感情多用非语言形式来表达 ,但也有的表现为心里烦躁、语言粗暴、行为怪异。2 护理2 .1 生活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整个治疗过程中 ,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 ,所以 ,护理人员在解除患者痛苦的过程中取得信任。因此要求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94例卵巢癌化疗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和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低于对照组的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化疗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4):273-27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58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做好心理护理,血糖的监测和控制,饮食指导与锻炼,并注意感染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结果除18例化疗前即为糖尿病患者外,36例于化疗第1疗程即出现高血糖,4例于化疗第2疗程出现高血糖。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既定化疗疗程,无1例因高血糖原因中途停止化疗。患者空腹血糖5.3~8.1 mmol/L,平均6.8 mmol/L,餐后2 h血糖9.7~14.9 mmol/L,平均12.3 mmol/L。13例糖尿病患者化疗第1天餐后血糖即升高,其中2例餐后2 h血糖达27.4 mmol/L和26.8 mmol/L,5例发生低血糖,2例发生静脉炎,均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无酮症酸中毒和严重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结论加强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可使其安全有效地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3)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对原发性晚期肝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肝癌疼痛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其中,采用疼痛护理管理的3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及护理前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两组患者IL-1β、IL-6、TNF-α和CRP均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客观环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采用疼痛护理管理干预原发性晚期肝癌患者,可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优化心理现状,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125例应用PICC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管留置并发症相关护理问题.结果 导管留置并发症居前3位的是:静脉炎(4.0%)、导管相关性感染(2.4%)和导管滑脱(1.6%).结论 PICC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多种优点,通过合理护理及预防,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