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2-12适合经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9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90例非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阴道试产分娩结局及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结果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90例,试产成功71例,成功率79%;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凡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测下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进行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分别行剖宫产、阴道试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83.33%,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住院时间、产中出血、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有着一定的妊娠结局风险性,在把握阴道分娩适应证时,进行阴道试产,可改善母婴结局,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进行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自愿接受阴道试产将之分成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接收的5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非瘢痕子宫组,对三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产后24h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产褥感染情况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中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有71例,其中53例阴道分娩成功(阴道分娩成功率74.65%),18例阴道分娩失败后转为剖宫产,列入剖宫产组,最终阴道分娩组有53例、剖宫产组有47例,非瘢痕子宫组有50例。阴道分娩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h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产褥感染率等均显著优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瘢痕子宫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结局、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产褥感染率,所以应在适宜的情况下尽量给予产妇阴道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对一强化监测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并自愿试产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强化监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37例试产成功,成功分娩率82%;对照组38例试产成功,分娩成功率84%.两组生产过程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的产妇采取一对一强化监测护理,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208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磊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3):551-55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208例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8例中81例进行阴道试产,5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4.2%;再次剖宫产(RCS)156例,手术产率75%。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CS组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RCS组产后出血、粘连发生率均高于首次剖宫产(PCS)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瘢痕子宫妊娠妇女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将112例研究对象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观察分娩方式选择情况及分娩结局,统计两种分娩过程中产妇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112例瘢痕子宫产妇中,再次剖宫产60例(53.6%),阴道试产52例(46.4%)。其中43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82.7%(43/52),占总数的38.4%(43/112);试产失败9例,占比17.3%(9/52)。失败主要原因包括:继发宫缩无力5例(55.6%)、胎儿宫内窘迫2例(22.2%)、产程停滞1例(11.1%)、先兆子宫破裂1例(11.1%)。阴道分娩孕妇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剖宫产孕妇(P<0.05);两种分娩方式下新生儿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瘢痕子宫孕妇进行严格有效的评估后同样可进行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但应加强瘢痕妊娠妇女围产期管理,熟练掌握阴道试产指征,提高试产成功率。同时必须了解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各类风险,必要时及时转剖宫产,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张银丽 《临床医学》2013,33(3):63-64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372例瘢痕子宫再妊娠者,年龄24~38岁,孕37.3~40.1周.372例患者依据病情分别行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结果 372例瘢痕子宫再妊娠者进行分娩的方法为212例(56.98%)产妇通过阴道试产,阴道分娩成功的孕妇有148例,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9.81%.224例产妇进行了再次剖宫产,通过择期剖宫产手术者206例,通过阴试产失败后改为剖宫产者64例.结论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孕妇首要选择阴道试产,密切观察其各项指标,增加阴道分娩率,减少再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分娩结局分为阴道分娩69例、急诊剖宫产135例及择期剖宫产181例。比较三组产时出血量、产程、子宫破裂率、产后感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385例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者共91例,阴道试产成功者共69例;选择剖宫产者294例,实际剖宫产共316例,其中急诊剖宫产135例,择期剖宫产181例。阴道试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及产后感染率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及择期剖宫产(P0.05);择期剖宫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P0.05);三组子宫破裂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出血量少、产程短、产后感染率低,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应适当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阴道试产的适应证。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7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试验A组7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对照A组68例(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试验B组71例(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产妇)和对照B组64例(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产妇)。观察4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及阴道试产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A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B组,且试验B组新生儿的体质量明显小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较高,且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应鼓励适合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产妇进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0.
刘娟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110-11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158例割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产前、产时、产后情况。【结果】158例中要求再次剖宫产有53例(无手术指征),因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手术有39例,因产科因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手术有48例,18例阴道试产,1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6.67%。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恶露天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褥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医惠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认识不足是导致再次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掌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指征,转变医患观念,提高认识,方可提高剖官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率,才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句容市下蜀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48例,对其分娩方式选择、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同时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期首次剖宫产与再次剖宫产组进行对照研究,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与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48例患者再次剖宫产33例(68.75%),均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15例(31.25%)阴道试产,其中1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3.33%,另4例改行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瘢痕子宫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选择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瘢痕子宫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鼓励经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试产适应证,加强术中监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68例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了解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对26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8例孕妇中有207例剖宫产,61例阴道试产,试产成功37例,成功率60.66%。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产妇术中出血例数和出血量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在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试产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以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26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纳入对照组,另外34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纳入观察组,比较产妇的试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4例产妇,经阴道试产成功27例,成功率79.4%;比较后得知,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较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得以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二胎全面放开"政策背景下,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市成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开展前瞻性研究,结合产妇意愿和临床指征情况选择分娩方式,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观察两组分娩完成情况,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和产后2 h出血量,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统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10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38例接受阴道试产,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6.84%(33/38),5例中转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5 min窒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褥期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积极选择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高,对改善母婴结局和节约住院费用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4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分娩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66例患者采用阴道试产进行分娩作为阴道试产组;其他74例患者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作为剖宫产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阴道分娩的非瘢痕子宫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阴道试产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住院费用均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阴道试产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阴道试产组、剖宫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 58%、16. 22%、2. 86%。结论在严格评估和良好的产时监护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是否确需"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2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并与非瘢痕子宫、顺产的产妇30例进行分娩过程中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1例瘢痕子宫产妇中19例(90.48%)阴道试产分娩成功,与非瘢痕子宫的产妇比较,分娩过程中出血量〔(121.30±10.02)vs(122.05±10.14)ml〕、产程〔(8.71±1.21)vs(9.44±1.05)h〕、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发生率(78.9%vs 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2例产妇因瘢痕子宫外的原因行剖宫产术。结论有剖宫产或子宫手术史的产妇再次妊娠后剖宫产并非唯一的分娩方式,应遵循减少干预、回归自然的原则,在严密监测、严格掌握指征的前提下,阴式分娩同样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首选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气囊仿生助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阴道助产,研究组临产后宫口扩张3~4 cm时予以双扩法气囊仿生助产,比较两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阴道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钳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可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对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分娩的9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产前、产时、产后情况.结果 98例中要求再次剖宫产有41例,因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前次手术后有产褥热史2例,因产科因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而再次手术者46例,9例阴道试产,8 例试产成功,成功率 88.89%.再次剖宫产组89 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组90例相比,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组9例与无剖宫产史的阴道分娩孕妇10例相比,产程、产时出血、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结论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是安全的,导致再次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医患双方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认识不足,掌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指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方可提高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率,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祁志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590-6590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并发症及分娩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妊娠分娩资料.结果 286例瘢痕子宫中,再次剖宫产233例,经阴道试产63例,成功53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风险增加,并发症多,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是改善母儿预后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进行阴道试产的14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阴道试产结局分为试产成功组和试产失败组,对比分析可能影响阴道试产失败的因素。结果 143例孕妇中,阴道试产失败39例,成功104例,成功率为72.73%。试产成功组和试产失败组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距离上次剖宫产的时间、阴道分娩史、使用宫缩剂、子宫内膜厚度、胎龄、婴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剖宫产次数、是否临产入院及有无定期产前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产前BMI、距离前次剖宫产的时间、阴道分娩史、子宫下段厚度及婴儿体质量均是造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试产失败的独立因素。结论导致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时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临床应予以重视,并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