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估心电图3级缺血(G3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 (pPCI)术后ST段回落(STR)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82例STEMI患者,依据术后STR程度将其分为STR组(n=234)和non-STR组(n=48),随访12个月,记录院内和出院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82.9%)pPCI术后ST段回落良好,回落不良者为48(17.1%).non-STR组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及G3I发生率均显著高于STR组,LVEF低于STR组,两组间Kil-lip分级差异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3I是pPCI术后non-STR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18).non-STR组患者pPCI术后的平均住院日长(P=0.011),总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高(P =0.026).[结论]G3I可预测STEMI患者pPCI后non-STR,non-STR患者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半年内ST段变化对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接受直接PCI的病人51例,按介入治疗后2周抬高的ST段有无回到等电位线,分为A组(35例)和B组(16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情况。结果B组病人在术后半年易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易发生室壁瘤。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半年内ST段变化,可反映心肌再灌注治疗后的微循环情况,是预测临床预后和检出高危病人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 DE)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T-3DE对LAD病变的AMI行PCI治疗的患者,术前、术后LAD供血节段的容积和功能进行测定,比较其术后与术前的差异,估测LAD的通畅情况.结果 术后与术前的比较:术后1周各LAD供血节段的收缩末容积(ESV)、舒张末容积(EDV)和射血分数(EF)均无明显改变;术后1个月各LAD供血节段EF升高、ESV减小(P<0.05),估测LAD通畅性良好,该结果得到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 RT-3DE通过定量测定支架置入前后LAD供血相应节段的容积和功能的改变,能够评价支架放置后LAD的通畅情况,可应用于这类患者PCI术后疗效的无创性随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检验声学定量- 硝酸异山梨醇酯试验( AQISDN) 能否在术前预测择期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 后心功能。方法 随机对择期PTCA 30 例患者在介入前应用声学定量技术( AQ) 测定经口吸入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2 .5 m g 之前及吸入后5 min 的左心功能参数的改变。并与介入后AQ 左心功能测值相对照。结果 介入前吸入ISDN 后5 min 峰值射血率(PER) 的改变与介入后PER 的改变相关,相关系数r = 0 .72(P = 0 .001) ;也与介入后峰值充盈率(PFR) 的改变相关,相关系数r = 0 .56( P = 0 .001) 。回归分析介入后PFR值,能由介入前AQISDN 的PER、PFR 值代入公式推算:PFR = PFR1 - 0 .08 + 0 .90 ×( PER2 - PER1) 。其中PFR 为介入后预测值,PER1 、PFR1 为静息时测值,PER2 为吸入ISDN 后5 min 时的测值( 单位:EDV/S,Sig =0 .0014) 。把AQISDN 吸入后5 min 的PER 大于等于吸入前和小于吸入前作为预测介入后心功能改善和恶化的标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对比,本标准对介入后EF、PFR、PER 的  相似文献   

7.
姜芳  富丽娟  李勇  杨蓉  张辉  李拥军 《临床荟萃》2007,22(3):F0002-F0002
患者,男,67岁,主因胸闷、胸痛3小时入院.患者缘于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呈持续性,以胸骨后、心前区为著,伴冷汗、恶心,无肩背部放射痛,送我院急诊科,当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5导联ST段抬高约0.1~0.3mV,T波高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CI时球囊扩张释放支架对心电图QRS时限及QRS额面电轴的影响。【方法】1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球囊扩张释放支架前后QRS时限及QRS额面电轴的变化。【结果】左前降支球囊扩张释放支架后,QRS波时限延长(81.5±11.7 ms比94.0±12.9 ms,P<0.01)、QRS额面电轴左偏[(47.8±22.6)度比(26.0±34.8)度,P<0.01];右冠状动脉球囊扩张释放支架后,QRS时限延长[(81.5±11.40)ms比(93.7±12.6)ms,P<0.01]、QRS额面电轴右偏[(47.6±23.0)度比(64.1±24.6)度,P<0.01];左回旋支球囊扩张释放支架后QRS时限延长[(83.9±11.7)ms比(93.8±12.3)ms,P<0.01],对于左冠优势型的患者QRS额面电轴右偏[(48.7±20.9)度比(64.2±19.3)度,P<0.01],对于右冠优势型的患者QRS额面电轴左偏[(51.2±24.7)度比(30.6±25.4)度,P<0.01]。【结论】球囊扩张释放支架后,QRS时限延长及QRS额面电轴的变化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10.
11.
开通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 (infarctionralatedartery ,IRA) ,可以恢复心肌再灌注 ,改善心室功能 ,减少并发症发生[1,2 ] 。目前评价IRA再通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 ,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反映细胞水平的灌注[3 ] 。用心电图连续监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术后ST T的变化 ,是一种无创性观察指标 ,其操作简单、经济 ,患者无痛苦 ,现将PCI术后ST段恢复 5 %所需不同时间的 9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自 2 0 …  相似文献   

12.
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因AMI入院并接受PCI治疗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根据其发病至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急诊直接PCI组(<24 h)及择期PCI组(7~30 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CI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直接PCI组及择期PCI组的病变成功率和病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7.9% vs 97.3%.98.5% vs98.3%,均P>0.05),择期PCI组植入的药物洗脱支架比例较高(83.6% vs 71.0%,P<0.05).两组术中无死亡病例,急诊直接PCI组中50例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术后住院期间17例死亡;择期PCI组无死亡病例.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急诊直接PCI组和择期PCI组分别随访(12.3±9.9)个月和(12.5±10.3)个月,两组心袁发生率及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75岁以上AMI患者行择期PCI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治疗组48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对照组28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两组患者术前24h,术后4h、术后24h和1周分别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结果:治疗组术后QT间期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QT间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支架置人术后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杨剑峰  张荣林  徐标  宋杰 《临床荟萃》2006,21(15):1072-107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急诊PCI术成功后1小时的18导联心电图(ECG)与入院当时ECG比较,分别测定梗死相关导联最大ST段高度,按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分为A组:ST段下降≥50%,B组:ST段下降<50%,根据对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相关因素的观察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室壁运动异常、再通后ST段下降又再抬高和住院死亡病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PCI术后,其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可以作为预示患者近期预后的一个临床实用指标,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结合局部Tei指数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左心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为病例组,左室壁被分成梗塞动脉相关室壁(A组)及非梗塞动脉相关室壁(B组).应用Simpson法测量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PCI术后1周及1、3、6个月观察病例组 Tei指数、收缩期峰值位移(Ds)的变化.结果 病例组术前LVEF明显减低(40.5%±7.43%),术后1周时LVEF有所提高(47.2%±6.12%),1、3、6个月时达正常水平;术后病例组的Tei指数在各次检查中逐渐减低,Ds逐渐增高,但B组室壁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A组,其Tei指数在术后3个月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QTVI结合局部Tei指数可无创、有效、定量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局部左心功能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TCA加支架植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多项心功能指标动态检测。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左室容量、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监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脉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30minST段回落(STR)不良的预后意义并寻找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6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心电图资料,分析STR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差异,并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寻找STR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达到TIMI3级而STR不良者占全部患者的34%;与STR组相比,STR不良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更高(25%vs7%,P<0.05)、前壁心肌梗死更多(63%vs37%,P<0.05)、吸烟比例更高(67%vs39%,P<0.05),其他项目如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Killip≥Ⅱ级、无梗死前心绞痛、术中未用欣维宁的比例以及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有增高趋势,只是差异没有显著性;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与STR不良独立正相关(OR=8.838,P=0.019)。结论:计算30min的心电图STR率可以更早地发现急诊PCI术后的心肌组织再灌注不足,由于心肌组织再灌注不足与不良预后有关,一旦发现STR不良即应该进行更加积极的干预。本研究中吸烟对STR不良的影响显得异常突出,这可能与欣维宁的使用消除了冠脉系统微血栓形成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病情评估及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7例UAP患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对比各组的TEG参数;并根据UAP患者PCI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氣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两组的血小板抑制率、TEG参数差异。【结果】三支病变、双支病变组UAP患者反应时间(R)均显著地低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UAP患者R值均显著地低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双支病变组UAP患者a角、最大振幅(MA)值均显著地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UAP患者α角、MA值均显著地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PCI术后,替格瑞洛组患者R值高于氣吡格雷组,α角、MA值则均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替格瑞洛组患者AA途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氣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检测对于评估UAP患者冠脉病变程度、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部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置入支架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基本规律。并比较分析了支架置入前后导致心电图导联变化,了解冠状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后对心肌的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QT离散度(QTd)的应用已涉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和随访、缺血性心脏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领域.作者分析了24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心电图,以探讨PTCA对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