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带量采购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在上海市第一批带量采购执行日期前1年至"4+7"带量采购执行后1个月的药物使用相关数据,对用药频度(DDDs)、复合年均增长率、DDDs变化幅度、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各批次带量采购品种结构、数量、剂型以及采购方式的优化,某院带量采购执行情况逐批转好;涉及某院品种排序前20位的药品DDC均降幅≥70%,根据统计数据显示DDC调整幅度与DDDs尚未完全体现线性关系,但总体执行情况逐步向量价挂钩方向发展。结论:带量采购作为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正取得积极作用,达到以量换价、低价与保质兼顾,切实让人民群众以更低廉的价格用上更高质量的药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批集采药品在本院的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国家集采药品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本院创业应用门户平台药库信息系统中收集本院第1批带量采购执行前1年至第3批带量采购执行后4个月期间的药品使用相关数据,对执行前后的用药频度(DDDs)、DDDs变化幅度、限定日费用(DDC)、DDC变化幅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药品在医疗机构的短缺情况及原因,为优化集采规则和完善药品短缺供应保障体系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提取全国医药信息网短缺数据库2019年1月-2021年12月前5批集采药品的短缺信息,对短缺频次、短缺品种及短缺原因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前5批国家集采落地后中选品规药品及中选企业药品短缺报告频次均明显增加,且以中选企业药品短缺报告为主。中选企业药品部分品种在集采落地短期内短缺情况明显,多为临床常用药品。集采药品短缺的发生受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影响,短缺原因复杂多样,原料药短缺或垄断为主要因素。为保障国家集采药品的供应,建议科学评估企业断供风险,进一步优化集采规则,完善药品短缺报告制度,并关注集采重点药品供应情况;此外,医疗机构应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多种措施,灵活应对药品短缺的问题,以免贻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4.
申玲玲  张斌  贡雪芃 《医药导报》2023,(8):1261-1265
目的 为武汉市或其他地区后期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借鉴。方法 总结武汉市2019年第一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对1年期内武汉地区医疗机构药械集中带量采购联盟内(联盟)医疗机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0年5月—2021年4月,武汉市2019年第一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联盟内医疗机构共采购并使用中选药品5135万支(片),按照约定量计算整体完成率129.11%。中选39个品种150个品规中,化学药品38个品种113个品规,完成约定量的品种32个,未完成的品种6个,品种上整体完成84.21%;生物制剂胰岛素类药品37个品规,完成约定量的品规10个,未完成品规数27个,按照约定量计算整体完成率85.72%。结论 武汉市2019年第一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地情况大体完成较好,后续对集采品种质量及联盟内医疗机构使用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31):4345-4349
目的:为完善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5年国务院7号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70号文发布后各省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搜集药品中标数据,分析药品带量采购的形式及实施情况。结果:带量采购包括分散带量采购、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3种形式。分散带量采购存在实际采购价格不透明、个别省份采购类似"二次议价"等情况;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良好;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尚未大规模执行,仅上海进行集中带量采购试点,且试点效果较好。结论:为推进带量采购,建议在政府公开文件中明确"带量采购"的定义;公开分散带量采购的实际采购价格;各省试行不区分质量层次的集中带量采购;改良区分质量层次的集中带量采购;完善配套措施,如医院采购系统和省际采购平台、医保资金预付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国家和地方层面已先后开展多批药品集采,集采制度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但各地采购工作中仍存在较多差异,有待规范完善.本研究以省级及省际联盟层面集采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竞价分组、评审方式和市场分配3个关键机制的对比研究,总结制度经验,为完善地方集采制度提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集中带量采购背景下某院中标药品的短缺现状及原因,为保障中标药品的供应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医院采购工作实践收集、汇总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执行以来出现的中标药品短缺信息,结合文献研究法和非结构式访谈法分析中标药品短缺基本情况及原因。结果 该院67个中标药品中,购销合同期内12个中标药品出现短缺,短缺率达17.91%。短缺原因主要有生产性短缺,药品定价与监管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建设不健全。结论 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模式的持续推进,在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定价与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医院可通过优化采购制度,加强中标企业供货能力评估,及时报送短缺药品信息,积极与医疗保障局和供应商沟通等方式保障中标药品的供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资料分析法,通过检索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访问各省市药品集中采购网站,收集整理我国药品采购制度相关文献与政策文件,对历年来我国药品采购制度的演变与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现状与完善措施。 结果与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实施在降低药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实施过程中的产能、流通配送及用药合理性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隐患,建议可从明确价格区间、精确采购量、 规范用药行为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药品集中采购现存问题进行分析,阐明带量采购模式中“一品三剂型两规格”、“量价挂钩”和“单一货源承诺制”等典型特征,剖析带量采购在药品集中采购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带量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难以精确估算用药量等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机制、促进带量采购模式在市场中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韩仲姜  徐前 《药学研究》2020,39(12):742-744
在我国医疗改革进程中,药品集中采购是解决药价虚高的重要方式。经过不断的探索,药品招标采购迎来全国范围的集中带量采购时代。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时事发展的研究方法,总结新的药品招标采购模式给包括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患者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带来的影响,同时探索各方更好应对负面效应的措施,期望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的带量采购进行了探讨,分析带量采购在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应用的优势,通过"量价挂钩"等方式,达到合理降低药品价格的目的;并分析了"一品三剂型两规格"和"单一货源承诺制"可能导致货源过于集中,难以满足多样用药需求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思路及相关建议。认为带量采购整体上利大于弊,对于完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苏州地区14家医疗机构医师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
张弦  陈红君 《中国药房》2021,(2):247-253
目的:探讨上海市第三批带量、国家"4+7"带量采购政策在上海某医院的实施效果及对该院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信息系统中上海市第三批带量采购执行前(2018年2月10日-8月31日)、上海市第三批带量采购执行后(2018年9月1日-2019年3月19日)、"4+7"带量采购执行后(2019年3月20日-1...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促进我国尽快制定完善的国家药物政策(NDP)。方法:采取文献研究方法和比较制度分析法,对世界卫生组织的NDP指南和多个典型国家制定的NDP及其国情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在对比分析各国国情和NDP目标、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各国NDP制定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医疗保障情况及制药行业发展水平三方面,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有关国情,建议我国NDP的目标应包括改善药品的可及性、保证药品安全性和提高药品质量、促进药品合理使用、促进制药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快中药发展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杨金霞  田作明  寇振茹 《中国药房》2007,18(34):2673-2674
目的:探求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方法:通过对2005年我院退药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制定出《医院退药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并加以实施。结果:实施《办法》后,我院门诊及住院退药处方数与上年同期比较均明显地减少(P<0.01)。结论:《办法》的实施可有效地减少医院退药的发生,提高用药水平,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孟锐 《中国药房》2006,17(8):564-567
目的:探讨推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方法与途径,以实现其制约与导向功能。方法:回顾我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推行的背景,分析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效弱化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我国今后全面推行该政策的措施与对策。结果与结论:探索、分析和解决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推行实效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重大课题。大力推行该政策是治理、解决药价高和看病难、看病贵及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海轶  张育娟  邱细梅 《中国药房》2010,(48):4602-460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应用现状和实施策略。方法:结合现阶段新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实施方案,从基层医院实施的具体做法入手,分析实施执行的保障措施。结果与结论:基层医院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率偏低,通过提高认知度、加强执行力、控制指标、配套政策等方面可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In 201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dentified four municipalities and seven sub-provincial cit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Drug Pooled Procurement (NDPP) pilot program (the "4 + 7" policy).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the "4 + 7" policy with data of 25 pilot drug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NHSA) from the aspects of drug price, volume, and expenditur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he average price of total and winning drugs was decreased by 54.47% and 73.8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DDDc of non-winning drugs was decreased by only 1.54%, and the DDDc of uncertificated generic drugs was increased 83.18%. The DDDs indicating the volume of total and winning drugs was increased by 21.18% and 353.98%, respectively, and the DDDs of non-winning drugs was decreased by 61.35%. The costs of total and non-winning drugs were decreased by 44.83% and 61.94%, respectively, and the cost of winning drugs was increased by 18.87%. The "4 + 7" policy reduced the price and cost of pilot drugs and improved the afford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drugs. However, there were also problems with unexpected excessive price increases of uncertificated generic drugs and relatively high prices of non-winning products. Therefore, we highly suggested promoting the norm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ooled drug procurement, enhancing the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of local procurement platforms, and strengthening monitoring the price of non-winning, especially for the uncertificated generic drug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对江苏地区中选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第七批国家集中采购的5种抗菌药物,对比江苏地区2022年前三个季度与2023年同期的销售情况,描述性分析抗菌药物集采的实施效果。结果及结论:进行集采后,生产厂家减少、主要生产厂家发生更替;临床上DDDs上升明显,DDDc普遍下降了60%至80%;中选抗菌药物在销售量普遍上升的情况下,销售额平均下降了60%以上,药品价格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评估药品和医用耗材零差率政策对医院的影响。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对比分析方法,对珠海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的部分业务指标、盈亏测算、患者次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零差率政策实施两年后,珠海市某三甲医院门急诊人次、普通门诊人次下降。平均住院日为8.88 d,药占比为34.10%。专家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治疗占比增加。虽让利患者,但次均费用仍然增长;医院存在政策性亏损。结论:改革促进了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医院收入结构,药占比显著降低,一定程度上达到政策设计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