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纤维蛋白原(serum fibrinogen level,FIB)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冠心病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6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106例,单支病变组49例,双支病变组32例和三支病变组9例,hs—CRP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FIB采用散色比浊法,并寻找hs—CRP、FIB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多支病变组hs—CRP和FI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中hs—CRP和FIB浓度的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冠心病的病变类型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贵荣  段永桂  周钧 《天津医药》2004,32(8):515-516
有研究表明,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着密切关系。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白细胞(WBC)作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稳定程度,预测CHD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检测了多种炎性标志物,旨在进一步探讨炎症反应与CH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科林公司生产的VP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105例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mild/moderate coronary stenosis,MCS)患者、130例重度狭窄(serious coronary stenosis,SCS)患者和150例年龄相当的健康对照者(CTRL)的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同时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清中CRP含量。结果与CTRL组相比,MCS患者其血清CRP、baPWV均显著升高(P<0.001;P<0.001),且在SCS患者中增高更明显(P<0.00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RP、baPWV均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P<0.001;P<0.001);相关分析提示血清CRP水平与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461,P<0.001)。结论血清CRP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导致以动脉硬化为典型特征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病变,可能在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管腔直径狭窄>50%~95%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因此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郑利平 《安徽医药》2012,16(12):1823-1824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a(L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为CHD组,选取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A)组。其中CHD组又分为单支病变(B)组、双支病变(C)组、多支病变(D)组。酶法检测血清FAA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和hs-CRP。结果 FFA、Lpa、和hs-CRP在CHD患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C和D组中FFA、Lpa、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并且FFA、Lpa、和hs-CRP水平在B、C、D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FA、Lpa、和hs-CRP的水平随着冠脉病变分支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冠心病患者FFA、Lpa、和hs-CRP水平升高,联合检测FFA、Lpa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胆红素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 ACS患者54例为治疗组,另选30名冠心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Hs-CRP、血脂及胆红素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Hs-CRP、LDL-C及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Hs-CRP、LDL-C及胆红素水平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Hs-CRP,血脂及胆红素水平与ACS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王建富 《河北医药》2006,28(2):95-96
目的了解高压氧治疗对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4例首次接受冠脉内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CRP的测定结果.结果高压氧组在治疗后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CRP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治疗前两组的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P的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降低冠脉支架术后患者CRP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8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52例为实验组,于患者入院2h内抽取血样,选择50例年龄匹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hs-CRP、cTnT、D-D的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项指标都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的hsCRP、D-D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c Tn 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通过对比发现,联合检测cTnT、hs-CRP、D-D等3项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TnT、hs-CRP、D-D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分类以及病情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KD)多发于婴幼儿,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易损冠状动脉,本文分析69例患儿KD患儿在病理的不同时期CRP和cTnI的水平变化,并与传统的心肌酶学标志物对比,探讨CRP和cTnI对川崎病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冠心病患者病情发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7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47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28例非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ysC水平差异.将观察组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梗(AMI)三个亚组,比较CysC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的差异;随访1年,比较高CysC亚组和低CysC亚组两亚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亚组、AMI亚组 CysC 水平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UA亚组;SA亚组与UA亚组Gensini积分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AMI亚组;观察组CysC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P&gt;0.05).观察组147例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高CysC亚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CysC亚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CysC 水平升高,AMI急性期 Cys C 水平会降低,其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高水平CysC 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杜文会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28-1630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评价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23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256层极速CT诊断结果分为无冠脉病变组52例、轻度冠脉病变组103例、严重冠脉病变组83例.检测所有患者的ABI和hs-CRP,并分析合并冠脉病变患者ABI、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结果 轻度病变组、严重病变组与无病变组ABI、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严重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的ABI、hs-CRP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冠脉病变患者IMT为(1.37±0.29)mm,与ABI呈负相关关系(r=-0.2195,P<0.05),与hs-CRP呈正相关关系(r =0.3946,P<0.05).结论 ABI、HS-CRP的水平变化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尿酸、胱抑素C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0例冠心病患者及80例健康人群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胱抑素C水平及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及对比,观察血清尿酸、胱抑素C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对比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高水平的血清尿酸及胱抑素C属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炎症反应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免疫反应标记物新蝶呤的变化。方法同时选取ACS患者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各8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上述患者血中HS-CRP、新蝶呤浓度。结果与SAP患者相比,HS-CRP、新蝶呤的浓度在ACS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HS-CRP和新蝶呤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ACS发生的敏感指标,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均参与了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血浆apoB和hs-CRP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apoB、hs-CRP水平分别与UAP组和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AMI组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apoB、hs-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戴仁森  李伟林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14-1816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测定及分析两者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纳入该研究,分别测定左心室功能以及血清Hs-CRP和Hs-cTnT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CRF和Hs-cTnT水平明显升高(t=11.745、7.803,均P<0.01),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显著升高(t =4.984,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显著降低(t=5.021、4.672,均P<0.01).观察组不同YNHA分级,其Hs-CRF、Hs-cTnT水平、LVEF、LVEDD及FS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463、143.463、24.352、30.621、15.724,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CRP、Hs-cTnT水平分别与NYHA分级、LVEDD正相关(r=0.849、0.752、0.807、0.785,均P<0.05),Hs-CRP、Hs-cTnT水平分别与LVEF、FS负相关(r=-0.605、-0.754、-0.536、-0.806,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Hs-cTnT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心脏功能显著相关,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脏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将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治疗;B组(2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30mg治疗.另选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设为C组,给予常规治疗.3组治疗3周后分别测定血清sCD40L、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sCD40L、hs-CRP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3周后血清sCD40L、hs-CRP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3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变化(P>0.05).3组治疗前后sCD40L、hs-CRP水平呈正相关(r治疗前=0.98,r治疗后=0.99).结论 早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sCD40L、hs-CRP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使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获益更大.血清sCD40L、hs-CRP水平可成为预测冠心病不稳定斑块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扩张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0例单纯冠状动脉扩张症(CAE)患者、70例阻塞性性冠心病患者[包括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和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20例无冠心病正常者的血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3,并进行组间MMP-3、CRP水平的相关分析。结果 CAE组MMP-3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ACS组、SAP组和正常对照组(26.2±6.5ng/mL比(22.39±5.1)ng/mL,(12.42±6.1)ng/mL和(10.61±4.2)ng/mL,P值分别为P<0.01、P<0.001、P<0.001;(9.05±3.3)mg/L比(6.79±4.1)mg/L、(2.79±2.6)mg/L和(1.61±1.02)mg/L,P值分别为P<0.01、P<0.001、P<0.001),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2.42±6.1)ng/ml比(10.61±4.2)ng/mL,P>0.05;(2.79±2.6)mg/L比(1.61±1.02)mg/L,P>0.05]。结论 MMP-3、hs-CRP在CAE组明显升高,表明炎性反应在其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将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治疗;B组(2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30mg治疗。另选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设为C组,给予常规治疗。3组治疗3周后分别测定血清sCD40L、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sCD40L、hs-CRP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3周后血清sCD40L、hs-CRP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3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变化(P>0.05)。3组治疗前后sCD40L、hs-CRP水平呈正相关(r治疗前=0.98,r治疗后=0.99)。结论早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清sCD40L、hs-CRP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使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获益更大。血清sCD40L、hs-CRP水平可成为预测冠心病不稳定斑块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_反应蛋白 (CRP)的改变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65例ACS患者及50例对照组血清CRP含量 ,ACS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及血管内超声 (IVUS)检查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在血管内超声显像上的管壁横断面分布将ACS组又分为ACS1(同心性斑块 )和ACS2(偏心性斑块或血栓形成 )。结果 :AC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ACS2组CRP水平明显高于ACS1组 (P<0.05)。结论 :炎症反应在AC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