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邬夏荣 《吉林医学》2013,(33):6920-6920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骨折32例,对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32例患者均进行了成功的手术,骨水泥填充良好,手术中未对患者的其他组织的正常功能造成损伤,也未出现对骨水泥过敏的情况,术后有4例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结论: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说,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好,而且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确诊的40例由于老年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的主要治疗方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同时还要配合复位治疗,而对照组中的患者则是采用的单纯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一段时间的相应治疗和恢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实际临床的影像学的变化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VAS评分与术前相比都有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的下降幅度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Cobb氏角、椎体高度丢失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配合我科实施的复位疗法在治疗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其收到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以提高患者该类损伤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应用于临床之前的开放性手术中就有医生直视下将骨水泥或骨材料直接或间接植入椎体内,从而达到增强椎体强度,防止椎体塌陷等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在1984年由Deramong H发明并首次应用,1987年由法国医师Gallbert首次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1994年美国首次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治疗,手术通过在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使骨折的椎体稳定,以防进一步的塌陷,从而缓解疼痛,缓解率为70%~95%~([1])。本文就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后凸Cobb角、术后VAS评分、JOA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脊髓压迫或神经压迫症状,无术后感染、愈合不良等情况。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效果确切,患者功能恢复好,对日常生活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6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给予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椎体后凸角均明显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均明显升高,实验组术后椎体后凸角下降程度及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两组均未发生动静脉栓塞或脏器衰竭,实验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椎体成形术为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其中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椎体形态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上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6.
7.
<正>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目前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以真正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易加重骨质疏松,常遗留后背痛及后凸畸形,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经皮椎体成形术是通过椎弓根途径或椎弓根外途径经体表穿刺进入椎体,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骨材料从而稳定椎体并增加其强度和刚度,从而减轻疼痛,恢复部分椎体高度的一种微创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1])。本文对比分析了脊柱新鲜骨质疏松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100),对照组接受传统保守治疗,实验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Oswestry评分为(27.2±1.1),VAS评分为(2.40±0.2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后Oswestry评分为(55.6±1.4),VAS评分为(5.31±0.24),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4):513-515,518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照组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影像学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伤椎后凸角、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线高度及伤椎后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以上影像学指标均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P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能更好改善症状,恢复椎体形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患者实施该项手术。术前及术后1天、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MacNab评分。术后第1天进行X线及CT检查。所有评分数据收集后使用SAS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48例患者(共54例,6例失访)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第1天(3.120±1.076),第1个月(2.620±0.874)、第3个月(2.320±0.726)、第12个月(1.920±0.686)VAS评分(F=142.481,P=0.000)和术后第1天(2.940±0.598),第1个月(3.060±0.697)、第3个月(3.210±0.683)、第12个月(3.440±0.501)MacNab评分(F=144.207,P=0.000)较术前(VAS=8.490±0.689,MacNab=1.270±0.449)明显改善。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疗效及并发症。方法98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50例和PKP组48例,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VP组单椎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均较PKP组少(P〈0.05);PKP组术后伤椎增加高度显著高于PVP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疼痛均显著缓解,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主要并发症均为骨水泥渗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VP是一种手术时间短、止痛效果好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治疗手段,椎体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且稳定性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这种类型的脊柱骨折的发病机制有别于外伤所致的脊柱骨折,大多数患者非手术治疗止痛效果差、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此类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常并存器质性的系统疾病,常规骨科治疗风险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自2005年10月~2008年6月,我们运用此方法治疗19例骨质疏松及转移瘤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彭东 《中外医疗》2016,(15):114-115
目的:探讨不同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各55例。A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B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 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3%,与B组的90.71%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前疼痛得分(8.06±1.37)分,与B组的(8.02±1.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疼痛得分(2.31±0.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95)分(P<0.05)。结论两种椎体成形术都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式,但PKP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PVP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法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骨折疼痛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程度。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及椎体高度丢失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8.2%(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及椎体高度丢失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骨折疼痛症状,恢复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柯宝毅  陈水连 《广西医学》2009,31(12):1803-180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的近期疗效。方法VCF患者24例共28个椎体,手术前和手术中应用c型臂x光机定位,采用经单侧椎弓根手术入路,行PVP治疗,注射骨水泥4ml左右。结果24例患者共28个椎体,经皮椎体穿刺全部成功。术后24h内腰背部疼痛症状开始缓解21例,术后7d疼痛明显缓解3例,术后1个月疼痛显著缓解24例(其中完全缓解18例)。术后1年患者疗效满意度调查,完全满意20例,满意2例,较满意2例。结论PVP治疗可有效缓解VCF引起的腰背部疼痛,维持脊柱稳定性,是很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及转移瘤所致的脊柱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5例患者(共26椎)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记录、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病变椎体高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病变椎体高度恢复与骨折至手术的时间间隔有关,病变椎体高度变化不影响患者疼痛的缓解。结论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及转移瘤性脊柱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项新的脊柱微创技术,能明显缓解疼痛、维持脊柱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但是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本文就PVP与PKP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经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经皮穿刺将骨水泥(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注射入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折的椎体内达到加固椎体、缓解甚至解除疼痛。由法国放射科医生Herve Deramond于1984年首先发明、使用,并与神经外科医生Pierre Galibert合作发表于1987年的神经科学杂志。椎体血管瘤(Vertebral Angioma,VA)是椎体成形术首先的适应证,也用于其他使椎体的强度减弱的疾患中,如椎体的恶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骨质疏松是一种危害老年人群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骨量的减少、骨强度的降低,使得骨折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其常见的骨折发生部分有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脊柱。治疗脊柱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一常见的并发症一直成为众所关心的问题。2001年8月-2005年12月我们共对37例骨质疏松性、外伤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3例(15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采用WHO标准,椎体成形术后10例12小时内疼痛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1例获随访,时间1~6个月,无1例发生椎体高度丢失或腰背痛加重、复发现象。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其对伤残指数评定(ODI),简明健康状态调查评分(SF-36评分)和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予以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椎高度增加、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治疗前后SF-36、ODI、Cobb角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84.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4,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