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进行性疾病,在无左心、肺实质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情况下,由远端肺小动脉肥厚性重构增加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所致。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HIF-1)调控大量与PH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诱导肺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细胞能量代谢和利用等。HIF-1是低氧性PH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驱动肺血管和右心室重构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HIF-1在低氧性PH中的作用和调控及其在靶向治疗PH中的潜力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16层螺旋CTPA检查并确诊的18例PE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层螺旋CTPA可清晰显示亚肺段水平以上的PE的栓子的大小、分布及范围。结论 16层螺旋CTPA诊断PE的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性强,且无创、快捷,可作为PE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 d后两组患儿SaO2、PaO2均较治疗前上升,FiO2及PASP较前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结论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5.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又称肺栓塞,为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一系列临床和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为肺血栓栓塞,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危急重症,临床表现无特异症状,未经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可达20%~30%,如能及时治疗其死亡率可降至8%左右[1]。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和ICU镇静,然而它的肺循环效应尚未取得一致的研究结果。本实验利用自身对照法,通过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健康犬肺循环压力的影响,以便为各种情况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尤其是以呼吸困难为表现者,易误诊为左心功能不全。现将6例误诊为心功能不全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宏  秦蓉  任霞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3):173-174
目的 :探讨肺动脉血流频谱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程度的价值。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儿童和 6 0例不同程度肺高压患者的肺动脉血流频谱。结果 :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 ,PEP逐渐延长 ,AT和ET逐渐缩短 ,PEP/AT和PEP/ET逐渐增大 ,频谱形态由峰前移的三角形变为窄带尖峰型。结论 :肺动脉血流频谱评价肺高压的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使用氧合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试验组在体外循环中采用氧合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两组患儿在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6、12、24h时抽取动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的水平。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6、12、24h时的氧合指数(QI),并记录气道峰压和呼吸机辅助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12、24h的OI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h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24h时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合血持续肺动脉灌注能减轻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体外循环中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循环血供和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患儿术前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确定侧支血管起源及走形路径,计算McGoon比值及Nakata指数.结果 48例患儿中,肺循环血供主要来自于动脉导管16例(33.3%),粗大的体肺侧支动脉14例(29.1%),动脉导管与体肺侧支共存18例(37.5%);McGoon比值为(1.2±0.4),Nakata指数为(130±88) mm2/m2.术式包括侧支汇聚术2例,体肺分流术29例,双向格林术13例,体肺分流加腔肺分流术4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结论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动脉血供及解剖形态复杂多样化,多排螺旋CT结果结合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综合评价肺血管情况及心内畸形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双源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扫描技术。方法40例在本院用双源CT肺动脉造影(DECTPA)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先采用常规平扫,然后通过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进行快速薄层扫描,以最大密度投影(MIP)、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多种三维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影像表现。结果所有患者肺动脉造影均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双源CT扫描结果显示,肺动脉血栓栓塞累及血管的共40例,其中发生在肺动脉主干的6例,肺段动脉血栓的20例,肺叶动脉的10例,亚肺段及亚亚段肺动脉血栓的4例。结论 DECTPA是一种能够快速诊断肺动脉栓塞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准确、无创等优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建立家兔肺动脉栓塞动物模型,来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方法成年健康中国大耳白兔10只,体重2.5~3.5kg,抽取耳缘静脉血1ml制备自体血栓,建立肺动脉栓塞模型后进行64排蜾旋CT肺血管造影(64-SCTPA)数据采集。结果10只实验兔其中1只由于栓塞过量未取得数据,其余9只实验兔均成功地制备肺栓塞动物模型。家免动脉直径相差较大,膈叶动脉与尖叶动脉,心叶动脉及右肺中间叶动脉同为3级动脉,但直径存在较大差异(P〈0.05)。CT肺动脉造影共检出肺动脉血管171支,肺动脉直径〉3.0mm肺动脉45支,2.0—3.0mm肺动脉18支,1.5~2.0mm肺动脉36支,〈1.5mm肺动脉72支。家兔叶、段级肺动脉同级动脉直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兔肺塞模型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为肺栓塞动物模型的制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64SCTPA是一种无创、高敏感性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直径〉1.5mm的5—6级肺动脉分支。用热处理后的自体血凝块夹杂线头标记物作栓塞剂,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组织和细胞水平上观察阻断15-LO/15-HETE后,缺氧对KV1.5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和大鼠肺动脉,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从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上观察在15-LO阻断剂CDC和NDGA作用下,缺氧对KV1.5表达的影响。结果从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用CDC和NDGA阻断15-LO即阻断了内源性15-HETE的产生,KV1.5的表达量在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与未阻断组比较都增加。在阻断了内源性15-HETE的产生以后,加入外源性15-HETE,KV1.5的表达量减低。说明不仅内源性15-HETE参与诱导缺氧对KV1.5表达的影响,外源性15-HETE也同样能影响缺氧条件下KV1.5的表达量。但在阻断了内源性15-HETE的产生以后,加入外源性15-HETE,KV1.5的表达量减低。说明不仅内源性15-HETE参与诱导缺氧对KV1.5表达的影响,外源性15-HETE也同样能影响缺氧条件下KV1.5的表达量。结论上述结果表明,从大鼠肺动脉组织和细胞水平上,内源性15-HETE介导了缺氧对KV1.5表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雷洛昔芬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雷洛昔芬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结构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体质量180~200 g的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17β-雌二醇组、常氧+雷洛昔芬组、低氧+雷洛昔芬组;原代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分组同上。采用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慢性低氧大鼠和细胞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的增殖情况,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ASMC小窝蛋白(Caveolin-1,Cav-1)的表达,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PASMC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 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增殖、中膜厚度及肌化程度明显增加(P<0.01),雷洛昔芬可显著抑制低氧诱导的肺动脉改变(P<0.05)。低氧组大鼠PASMC中ROS浓度增加(P<0.01),给予低氧组大鼠雷洛昔芬治疗,可下调ROS浓度(P<0.05)。低氧组大鼠PASMC中Cav-1表达显著降低(P<0.01),雷洛昔芬可改善其低表达(P<0.05)。雷洛昔芬的缓解肺动脉重构、上调Cav-1的表达、减少ROS的产生、抑制PASMC增殖的效果类似于17β-雌二醇。结论 雷洛昔芬可上调PASMC中Cav-1的表达,减少ROS的产生,抑制PASMC增殖,在缓解慢性低氧大鼠的肺动脉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价先天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CT征象。方法建立先天心脏病肺动脉高压(PAHCHD)的量化诊断指标。结果 PAHCHD的特异征象包括主肺动脉瘤样扩张,中外带肺动脉的Ⅱ、Ⅲ级改变和肺小叶中心动脉Ⅱ级改变。PAHCHD的非特异征象包括肺小叶中心动脉Ⅰ级改变,马赛克征、肺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袖套征。结论当MPA>32mm、左右肺动脉>24mm。左右下肺动脉>17mm、MPA/TR>1.7、MPA/AO>1是诊断PAHCHD较敏感量化指标,并以MPA/TR1.7诊断PAHCHD更可靠。  相似文献   

17.
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颖  张双红  激扬 《安徽医药》2007,11(2):157-158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16 16层螺旋CT机对12例肺栓塞病人行造影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再处理.结果 共分析12例病人738支肺动脉,其中193支肺动脉分支显示栓塞,占26.2%.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30支,偏心型充盈缺损102支,附壁血栓16支,完全闭塞15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肺梗死3例,胸腔积液4例,肺动脉高压2例.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方便、快捷、无创,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范羽飞  郑雪梅 《安徽医药》2018,22(8):1621-1624
目的 探讨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治疗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PADN的92例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策略,包括术前评估指导、术后穿刺部位观察、并发症监测、疼痛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 h42例(46%)患者主诉胸痛,疼痛数字评分(2.4±0.6)分,24 h后4例(4.3%)患者主诉胸部不适,均在术后2~5h症状缓解,未使用药物镇痛.术后4例患者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患者发生房颤,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均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行电复律后转复.92例患者均安全出院.术后随访1年,94%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取得成功,运动能力、心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PAH相关事件及死亡减少.结论 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肺动脉栓塞(PE)临床死亡率高,而探讨早期高效、简便的诊断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方法回顾性分析CT肺动脉造影(CTPA)与D-二聚体检查的78例患者,根据D-二聚体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组,分析行CTPA检查的特异性。结果行CTPA检查诊断PE的准确性达9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A诊断本病安全、快捷,禁忌证少,能够定性定位定量诊断,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黄殊伦  唐昊  吴艳 《安徽医药》2023,27(12):2333-2338
环状RNA是一种稳定、保守的凭借共价键首尾相连的闭合环状RNA,研究表明环状RNA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肺动脉高压(P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征的肺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环状RNA在PH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为P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线索。该文结合环状RNA在PH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其在PH中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