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卡尼汀片中已知杂质左卡尼汀杂质A.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μBondapakTM NH2 (300 mm×3.9 mm,10 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稀磷酸调节pH值4.0)-乙腈(35:6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量20 μL;柱温为30℃,外标法计算.结果 片剂中左卡尼汀杂质A与左卡尼汀能够完全分离,空白辅料不干扰测定,左卡尼汀杂质A在5.01~75.15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1.000).左卡尼汀杂质A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16%,n=9).结论 经方法学考察,左卡尼汀片中已知杂质左卡尼汀杂质A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强,准确可靠,易于操作.左卡尼汀片中已知杂质左卡尼汀杂质A的量较低并且稳定.  相似文献   

2.
左卡尼汀与左卡尼汀缺乏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辽宁医药》2001,16(1):26-28
左卡尼汀是高等动物体内一种必要的细胞内成分,本文简要论述了左卡尼汀的生理功能并对左卡尼汀缺乏症及防治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孔薇 《安徽医药》2010,14(10):1151-1152
目的建立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VP-ODS(4.6 mm×150mm,5μm);流动相:三乙胺磷酸溶液-乙腈(82:18);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为286 nm。供试品溶液制备采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结果左氧氟沙星线性范围为1.73~15.61 mg·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1%。结论本法简捷,快速可靠,可用于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左半肝与左肝外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CT表现结合术中所见,使用左肝外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术,对照组则单纯实施左肝外叶切除,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结石残留、术后胆管炎比率,并统计肛门排气时间、出院时间和术后复发时间。结果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和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和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左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结石分布情况选择,切忌单纯采用左肝外叶切除,以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与其他左氧氟沙星盐的药动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与其他左氧氟沙星盐在大鼠体内进行了药动学比较。方法以替硝唑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高效液相的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线性范围0.5~25μg/m l,日内、间精密度RSD均<6%,平均回收率大于89%。大鼠腹腔注射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测定不同时间的药物浓度,所得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t1/2K a=7.461m in、t1/2α=16.499m in、t1/2β(m in)=218.989m in、tm ax=22.600m in、AUC=1202.262(μg.m in)/m l;盐酸左氧氟沙星t1/2K a=0.064m in、t1/2K e=24.155m in、tm ax=3.433m in、Cm ax=10.946μg/m l、AUC=420.925(μg.m in)/m l;乳酸左氧氟沙星t1/2K a=0.409m in、t1/2K e=13.576m in、tm ax=2.131m in、Cm ax=13.042μg/m l、AUC=282.797(μg.m in)/m l;左氧氟沙星t1/2K a=0.977m in、t1/2K e=8.519m in、tm ax=3.448m in、Cm ax=13.624μg/m l、AUC=221.667(μg.m in)/m l。结论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比左氧氟沙星及其盐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左卡尼汀治疗中重度左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分析讨论。方法将从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住院的慢性中重度左心力衰竭病患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及扩血管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左卡尼汀(雷卡)3g于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两周为1个疗程,记录统计病患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治疗组中显著有效35例,基本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显著有效18例,基本有效2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显示优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中重度左心力衰竭竭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值得肯定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例57岁女性患者因直肠黑色素瘤切除术后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100 ml静脉滴注,2次/d,用药约20 min时患者出现乏力、盗汗、心悸等症状,急查血糖,为2.7 mmol/L.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 ml,同时进食糖果,上述症状缓解.次日,再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约10 min后上述症状复现,即时血糖2.8 mmol/L.再次停用左氧氟沙星并给予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患者感染得到控制,未再出现低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8.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左氧氟沙星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体外抗菌活性较氧氟沙星强2倍.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组织渗透性好,广泛用于呼吸科、消化科、皮肤科、外科等科室,但近年来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多,笔者对近年来关于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分析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方法:查阅、汇总、分析医药文献所报道的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结果: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中枢神经反应、精神障碍、神经肌肉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二重感染等。 结论:左氧氟沙星临床使用广泛,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致谵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26岁.因肺炎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0.3 g,2次/d治疗.3 d后出现失眠,短暂的言语混乱.第5天出现极度兴奋,行为异常,不能入睡.给予地西泮治疗,次日停用左氧氟沙星,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停药24 h后恢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正>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2倍,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临床应用广泛。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概括如下。1过敏性药疹  相似文献   

12.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临床验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 12 6例细菌性感染病人分为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 ,其中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组 6 3例 ,男性 30例 ,女性 33例 ,年龄 ( 41±s6 )a;左氧氟沙星组 6 3例 ,男性 36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 40± 9)a。2组分别给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和左氧氟沙星片各 10 0mg ,po,tid ,疗程 7~ 14d。结果 :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89% ( 56 /6 3)和 84 %( 53/6 3)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9%和 89%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1% ( 13/6 3)和 18% ( 11/6 3) ,经统计学处理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左氧氟沙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秀华 《海峡药学》2002,14(3):69-70
简介(S)-氧氟沙星的制备工艺及检测方法以及(S)-氧氟沙星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笔者介绍了1例高龄左股骨粗隆骨折伴左肺不张的患者整体护理的过程,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部分补偿护理系统、支持.教育护理系统,效果显著。出院随访患者表示相当满意并感激,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骨科整体护理不是单纯的提供精心的护理,而应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达到家庭回归、社会回归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左氟沙星合成路线图解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左氟沙星合成路线图解苗华,郭惠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GRAPHICALSYNTHETICROUTESOFLEVOFLOXACIN¥MIAOHua;GUOHui-Yuan(InstituteofMedicinalBio...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150mm&#215;4.6mm,5μm),以己烷磺酸钠溶液(取己烷磺酸钠0.98g,加入pH2.4的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l500ml,用磷酸调节pH至2.4)l000m1).甲醇(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3nm。结果:左氧氟沙星在20.1~180、9μg&#183;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8%(n=9)。结论: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方法通过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左氧氟沙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及特点。结果共发生42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结论应充分认识到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明确用药对象和指征,掌握适用范围,选择适当的时间和用药途径、科学配伍。  相似文献   

19.
20.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珊 《河北医药》2012,34(16):2523-2524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其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因为其生物利用度较高,耐药性较少等,但其在临床上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本研究对于82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与其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为以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