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腹输卵管绝育术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慧  方江萍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5):77-78,F003
目的 提高对经腹输卵管绝育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认识。方法 复习1991年1月至200l年12月间《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原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有关经腹输卵管绝育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有25种2056例,多数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清点敷料和器械制度,术后要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和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内脏粘连。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凤秀  付佾 《河北医药》1999,21(5):366-367
青光眼外滤过术、虹膜根切术后白内障,由于上方角膜缘结膜有手术切口或滤枕,并有虹膜后粘连。瞳孔小,甚至有膜闭,如果做传统的囊外摘除术,手术切口必须做在领侧或鼻侧,切D大,手术难度大,瞳孔小,晶体核难以娩出,人工晶体不易植入,术后反应大,并发症多。我院自1997-06至1998-12,用超声乳化吸出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26眼,获得满意效果。星资料与方法l.亚临床资料青光眼术后白内障ZI例26眼,男8例,女13例;年龄50~77岁,平均68岁。青光眼术后9个月~16年。青光眼外滤过术23限,虹膜根切术3眼。术前眼…  相似文献   

3.
术后痛与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疼痛治疗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医生以不同方式或手段介入。它不应仅仅局限于麻醉学或外科学,而应涵盖所有手术(围术期)的大范围。目前,尽管术后镇痛已相当普遍,但是此方面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澄清和解决。本文仅对有关术后痛的认识、技术和管理方面略做表述。  相似文献   

4.
赵峰 《江苏医药》2003,29(4):273-273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2001年12月以来共有62例患者行PCI术,现就术后监护介绍如下。 一、对象 62例患者接受冠脉造影术(CAG),男5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38~72)岁;其中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中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病例51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时期行单纯剖宫产术病例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产褥病率、血性恶露时间、恶露排净时间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腹部手术史尤其腹部手术史一直作为LC术的禁忌证,随着腹腔镜器械的进步手术技巧的提高,经验的积累,腹部手江苏省术史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证。本文就我院从2002年至2008年27例有腹部手术史行LC的体会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7~71岁,平均49岁,均为有过腹部手术史,上次手术距本次LC术时间为3~19年,全部为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价值。方法常规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待子宫切口缝合好后,行肌瘤剔除术,切开肌瘤包膜剔除肌瘤,再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并间断加固,查无渗血后,清腹,关腹。结果 50例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行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因剔子宫肌瘤导致子宫收缩不良致术中大出血,而需行子宫切除的。结论掌握好剖宫产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指证,该手术是安全的。避免了患者再做第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医疗费用。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指征和方法。方法:对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32例.无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对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与正常剖宫产的出血量比较、单发肌瘤与多发肌瘤剔除时手术失血量比较、产后子宫复旧与非剔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时应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同时采用U字连续缝合的方式关闭瘤腔.以减少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剖宫产术中同期行肌瘤剔除术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10.
王晨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340-341
<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发展而来,ESD是一项新的微创治疗技术,如今已慢慢的普及到临床上,护理方面尚不成熟,现就1例行ESD的患者,讨论一下ESD术前术后护理。1临床资料患者蔡某,女性,51岁因上腹部不适5个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底息肉,癌前病变。于2011年7月31日行ESD治疗后安返病房,神志清楚,痛苦貌,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血及黑便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中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产褥病率。结果观察组产褥病率为5.7%(2/35),对照组为2.9%(1/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中出血量外,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PPH术与传统PPH术术并发症的临床对比。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直肠内膜脱落、Ⅱ~Ⅳ度内痔患者213例,其中Ⅱ度内痔是因反复出血手术,随机分成两组,就采用改良PPH术和传统PPH术进行临床对比性分析。结果改良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PPH术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单延霞  胡伟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23-2224
目的 :提高心脏介入术的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34例心脏介入术实施围术期管理 ,术前相关宣传、口服抗凝剂、造影剂过敏试验、准备抢救药品和设备 ,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肝素用量。术后严密观察 ,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 :通过34例围术期的护理 ,患者成功率为93 % ,手术成功率为97% ,并发症由上一年度的15%下降为3%。手术成功系数与围术期护理成正比 ,手术并发症与围术期护理成反比。结论 :介入治疗创伤小 ,疗效确实 ,严格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管理 ,利于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预防结肠癌术后肠粘连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4例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采用相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术后结束前应用术尔泰液行腹腔灌洗预防粘连,对照组未应用术尔泰。观察2组术后愈合情况,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住皖时间,并术后进行随访。结果2组均病愈出院。治疗组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9.2±1.2)d短于对照组的(15.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12个月,2组均无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发生。结论术尔泰可有效防止炎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减少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简便、安全、合理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对 2 86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在新式剖宫产基础上进行改进式剖宫产 (改进组 ) ,同期相同指征的 130例孕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疼痛、切口愈合等。结果 :改进组平均手术时间2 1 8min ,明显少于对照组 42 6min ,P <0 0 1。术中出血改进组 :平均 195ml,对照组 32 6ml,P <0 0 1。术后疼痛、排气、切口愈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进式剖宫产术式安全、简便、效果满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吴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8):686-687
于2000~2003年,我院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死残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5~58岁,平均39岁,外伤性颅内血肿23例,脑血管意外3例。1 2方法:采用经皮钻颅血肿粉碎清除术,术后根据复查CT情况,重复进行抽吸、冲洗血肿、注入液化剂、闭管、开放引流。第一个24小时内,运用上述方法作3~4个周期处理,第二个24小时使用2~3个周期,血肿在3天内基本被清除。1 3结果:术后3~7天经CT检查证实血肿清除量>90 %8例,80 %~90 %8例,50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多种重睑术式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12~2011—10门诊行重睑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采用韩式数码打孔埋线法,乙组采用皮肤睑板固定法,丙组采用简易缝合结扎加压法,丁组采用皮下埋线缝合法。结果:各组术后均比较理想。术后平均随访5(4~6)月。甲组18例中,2例重睑线稍不自然。乙组20例中,1例术后1月内轻度上眼睑外翻,1个月后症状自然消失。1例术后瘢痕略明显。丙组16例中,1例闭眼后可见皮下线结处皮肤结节,1例术后5月单侧重睑沟稍有变浅。丁组18例中,2例术后3月余重睑线单侧稍有变浅。结论:新兴韩式重睑术与传统皮肤睑板固定法、简易缝合结扎加压法、皮下埋线缝合法均达到较理想效果,各有优缺点,重要的是不同方法对适应人群的选择与重睑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戴晓莲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86-186,18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治疗结果。方法: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与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及产褥病率。结果: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单纯刮宫产术,P〈0.05;但两者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产褥病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切实可行,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预防术后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是腹外科多年研究课题,为减轻患者术后肠粘连,广大医务人员从多种途径探讨解决该课题。我们应用术尔泰注入腹腔预防肠粘连,经临床对照观察取得满意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